红豆薏米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夏季经常食用的一种粥品,并且中医认为,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红豆薏米粥有去湿的功效。
当然我是个农业人,“功效”之言我不专业,不能多谈。
想看粥怎么熬,有啥功效的朋友,手机屏幕右上点放大镜自己去搜索。
如果大家对红豆薏米粥中两个与农业相关的杂粮主料“红豆”和“薏米”感兴趣,那就继续往下看。
薏米作为禾本科薏苡属植物薏米的种子,薏米没有“身份”相关的争议。(虽然没有普遍争议,但还是说说,植物分类学上“薏苡”和“薏米”是薏苡属的两种不同植物,不能混为一谈)
但我认为关于“红豆到底是什么?”存在争议。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红豆”。
这时候一定会有部分喜欢看健康类科普文章的朋友指出:“红豆”的身份也没有争议!
专家都说:赤小豆才是有去湿功效的“红豆”,这两天“红豆薏米粥的红豆是赤小豆”还一度登上了热搜。
不过赤小豆这个“标准答案”,真的标准吗?
大家都觉得对的时候,理论上讲那就应该是标准答案,我是一个认可大众经验的人,但我觉得有的时候科学客观的质疑一下过度笃定的“大众经验”,无伤大雅。
并且“红豆薏米粥的红豆是赤小豆”确实有值得质疑的地方。
接下来我就斗胆质疑一下。
在我国有“红豆”别称的豆科植物种子数不胜数,比如说豇豆属的赤豆、赤小豆;相思子属的相思子(种子含有相思子毒蛋白,有剧毒);海红豆属的海红豆;红豆属的红豆树、小叶红豆、软荚红豆、厚荚红豆等数十种植物。
不过被我们广泛食用的只有赤豆和赤小豆,所以红豆薏米粥中的“红豆”在它俩之中。
赤豆(Vigna angularis Ohwi et Ohashi)
赤豆和赤小豆是同科同属的两种不同植物,它们之间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植株上普通人不好辨别,不过其各自的种子倒是有很大的区别,很好分辨。
简单总结就是,赤豆“圆胖”,赤小豆“椭长”,并且赤豆的种脐不凹陷,赤小豆则有凹陷的种脐,放在一起一眼就能辨别出来。
当前大众经验普遍把“椭长”、“种脐凹陷”的植物“赤小豆”的干燥种子当作红豆薏米粥中的“红豆”。(这句不是故意写的繁琐废话)
红豆薏米粥中的红豆是啥?
显然这个问题归根结底问的是:赤豆和赤小豆谁能去湿?
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Ohwi et Ohashi)
其实聊到这里,“赤小豆”就已经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了。
《中国药典》中收录了中药“赤小豆”,并对其来源下了定论。
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Ohwi et Ohashi)或赤豆(Vigna angularis Ohwi et Ohashi)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看见那个“或”字了吗?
《中国药典》已经明确指出植物赤小豆和赤豆的种子都可以。
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Ohwi et Ohashi)
当然,很多专家都说用植物“赤小豆”的种子,熬红豆薏米粥更好。
我专门去查了出处,最早应该出现在《本草纲目》,李时珍说: 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人药,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并不治病。
其中“紧小而赤黯色者”大概率指得是植物“赤小豆”的种子。
至此之后,基本上大部分古代《药典》中,都遵从这个说法。
那之前呢?
赤豆(Vigna angularis Ohwi et Ohashi)
既然质疑我就又多查了点资料。
“赤豆”一词最早出现在《齐民要术》上,“赤小豆”最早出现在《神农百草经》上,经检索各药典中确实鲜有“赤豆”的记载。
不过这不能证明药典中记录的“赤小豆”就是植物“赤小豆”的种子。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王玠(我没有找到这个老师的资料,不知道是啥职称),就做了这方面的考究。
经他考证《神农百草经》、《百草拾遗》等早期药典中没有对赤小豆植物形态、产地的描述,无法考证到底是哪一种植物的种子。
赤豆(Vigna angularis Ohwi et Ohashi)
但是在明代的《救荒本草》、《本草品汇精要》中对赤小豆的植物形态和产地有了详细描述,经过王玠老师考证,其中记载的“赤小豆”指得是植物“赤豆”的种子。
另外比《本草纲目》成书早的《本草蒙筌》记载:赤小豆,各处俱种,胭脂赤者为良。
经王玠考证这里的“胭脂赤者”指得是植物“赤豆”的种子,《本草蒙筌》认为植物“赤豆”的种子更好。
也就是说,在《本草纲目》之前,很大可能药典中记录的“赤小豆”的主要来源是植物“赤豆”的种子。
至于为啥到李时珍这里变了,就无从可知了。
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Ohwi et Ohashi)
如果用历史典籍考证质疑不足以信服,那咱就再聊聊科学。
现代科学的好处在于,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把诸如赤豆( angularis)、赤小豆( umbellata)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功效成份,分析得相当透彻。
我自然是没做过这些分析,但我找到了一些资料。
资料显示,赤豆和赤小豆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等营养成份在含量上相差无几、各有高低。
中医认为中药“赤小豆”的功效主要依赖于其所含的三萜类物质,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卫莹芳教师及其博士团队曾做过不同地区赤小豆(中药)总三萜物质的测定。
测定实验的37个样品来自13个省份,其中包括赤豆( angularis)29份,赤小豆( umbellata)8份。
赤小豆( umbellata)总三萜物质的平均含量是0.56%;赤豆( angularis)总三萜物质的平均含量是0.48%.
从平均数上来看,赤小豆( umbellata)确实优于赤豆( angularis),但不代表吃赤小豆就是“标准答案”,平均含量差距还不到0.1%,不能说赤豆无效。
另外,赤小豆的总三萜物质含量高可能与样本数量少有关系,28个赤豆( angularis)样本中,有6个样本总三萜物质含量超过了0.56%。
文章写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不下任何结论也不做任何指导,毕竟这个“质疑”只是我看到热搜后的心血来潮。
最后多说一句话,粥就是粥,粥只是粥,若把它当药,必须遵医嘱。
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农村生活、植物科普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头条号@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