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方器不同于圆器的拍打成型,而是用不同的泥片镶接成型的。这种成型方法对制壶者的技艺要求甚高。稍有差错,则气势和神韵尽失。

方器有多个平面、棱、角,与圆器完全不同。成品要求:线条挺括流畅,不拖泥带水;立面平整匀称,不厚薄不一;流、把配合协调,不比例失当;整体端庄大方,各部过渡自然;口盖周正吻合,角度可以变换;重心沉稳安详,无轻浮之感。

方器的韵味,讲究方中寓圆,线条不能过于锋利,多是比较润的,这就是常说的“逢角必倒”,即“倒角”。

紫砂壶方器工艺(紫砂工艺方器的边角艺术)(1)

制作时,便是用专用的工具有鰟皮刀、明针等将壶体边线整理勒光,达到浑厚匀称,圆润美感。

方器的角有直角、抽角、侧角、切脚、圆角等。

紫砂壶方器工艺(紫砂工艺方器的边角艺术)(2)

▲边角处理

直角

四方直角壶,除了合角处棱角分明外,其壶肩与壶盖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壶盖必为嵌盖,壶口无颈。

紫砂壶方器工艺(紫砂工艺方器的边角艺术)(3)

此壶器形似砖,主体,附件均由直线组成,为传统优秀壶式。制作显其功力,线面干净利索,直挺不板,给人以坦坦荡荡之式。

抽角

在方器壶身的两面相交处,采用凹线受访藏锋匿角,像用凸面刀切除掉合角,产生凹进弧面,使转角含蓄稳重,壶身块面扩大。有上下等宽的“直抽角”和上窄下宽的“斜抽角”之别。

紫砂壶方器工艺(紫砂工艺方器的边角艺术)(4)

此壶为抽角石瓢,壶身呈四方塔状,四角处作抽角处理,四壶足分别附著于壶底四角处;四方壶流、四方耳把;压盖式,盖面以“加线片”的手法微微隆起,桥梁钮。此壶稳重端庄、气势磅礴,紫泥加砂,更体现此壶古朴之美。

抽角可分为多种类型,有四方抽角、六方抽角等等,根据不同的壶型进行改变,如抽角石瓢、四方抽角、八方抽角等等,无论是哪种造型演变而来,抽角的气、神永不变。抽角也是紫砂壶传统造型之一,类似于瓷器的几面开光,使得壶的结构有丰富的层次感,突出身筒块面,抽角线条是第一层次。壶盖上又有条线是第二层次。壶的“的子”又有条线是第三层次。上下照应,气韵贯通。

隐角

在方器壶身的两面相交处,采用“匿角线”手法藏锋匿角,像用双弧面刀切除掉合角,产生双弧面凹进合线,使转角匿身。又大圆弧过渡,小圆弧过渡,多重过渡之分。

紫砂壶方器工艺(紫砂工艺方器的边角艺术)(5)

紫砂壶方器工艺(紫砂工艺方器的边角艺术)(6)

此为朱可心竹鼓壶,壶身及壶盖皆为四方隐角,壶流壶把及盖钮塑以竹节,筋纹肌理层次变化极为丰富,如竹之苍劲挺拔,生气盎然。

方器壶身的两面相交处,采用“匿角线”手法藏锋匿角,像用双弧面刀切除掉合角,产生双弧面凹进合线,使转角匿身。有大圆弧过渡,小圆弧过渡,多重过渡之分。

侧角

方器壶身的两面相交处,采用平面匿角手法,像用平面刀切除掉合角,产生新的平面,使壶身块面扩大。新增的块面为附属面,面积小于主面。有上下等宽的“直折角”和上下不等宽的“斜折角”之分。

紫砂壶方器工艺(紫砂工艺方器的边角艺术)(7)

此壶为顾景舟四方侧角套组,造型古朴典雅,形器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

壶足、壶腹、壶颈、壶盖、壶钮,乃至壶流与壶把兼以四方侧角构成,实为八方。壶钮至圈足自上而下八根线条将壶身分为八大块面,壶盖、壶流、壶把与圈足顺其巧妙延续,形成即协调又稳重之态。

浑方

浑方处理的壶,有一种圆润感,如传炉壶、觚棱壶、诗文玉露壶,这三件就是典型的浑方角处理,也都是方器的造型。

紫砂壶方器工艺(紫砂工艺方器的边角艺术)(8)

紫砂壶方器工艺(紫砂工艺方器的边角艺术)(9)

紫砂壶方器工艺(紫砂工艺方器的边角艺术)(10)

很多朋友会把浑方处理的壶当做是圆器,例如传炉壶、觚棱壶、诗文玉露壶,这三件就是典型的浑方角处理,也都是方器的造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