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家”来了“摩托书记”
□ 本报记者 杨润勤
2月25日上午8时,生平第一次来北京的李洪文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之后,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和来自全国各地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友”受到了表彰。
过去5年里,李洪文每天早上4点钟准时起床,骑行120多公里,往返于家与济南叶家坡村之间,座下的“铁驴”5年更换了16根外胎、14挂链条、14副链盘,累计行程22万多公里,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摩托车上的“第一书记”。
3月19日,正是叶家坡村杏花开放的时候,但山路上仍有还未融化的积雪,足见这里山之高,昼夜温差之大。
山路上一位摩托车骑手在驾车疾驰,像山间一匹飞奔的马。由远及近,这哪是什么骑手,他就是济南市历城区供销社派驻叶家坡村的“第一书记”李洪文。
李洪文59岁,人高马大;他摘下头盔,头发花白,脸色黝黑;他支起“铁驴”,快步走进村委会;他从背包里掏出两个烧饼、一块咸菜疙瘩,烧饼就咸菜,嘎吱嘎吱嚼得香甜,边吃边接受采访。有一片饼花儿蹦到桌上,他用食指肚粘起来再抹到嘴里。他说,这饼香、好吃,也方便、省钱还扛饥。这是他5年来不变的午餐。
问穷
5年前的3月15日,天刚蒙蒙亮,李洪文带着老伴烙的两个烧饼,骑上自己刚刚花5600元买的一辆大马力摩托车,从仲宫李家庄村的家直奔西营的叶家坡村。走完省道走县道,再沿着山路一路向上,入得山口,路变得坡陡崎岖,像麻花一样九曲十八转。翻过这架山,又过那道梁,2个多小时后来到叶家坡村村口。
叶家坡村在济南南部山区跑马岭附近的山脊上,由叶家坡、藏主庵、东水峪、西水峪、杜家坡5个自然村组成。5个村分布在两座山头上,相隔十几里,最高的村海拔780米,是济南的“天上人家”。
摩托车停在村口,进村推开一家的院门,院子里空空荡荡,有两间土坯房,墙面因年久失修“龇牙咧嘴”。屋门大敞着,屋里只有破桌一张,炕上有一张席和一床破棉被。屋里没人,李洪文在院子里等。
大约一个小时后,70岁的村民李天春挑着水气喘吁吁进门了。
李洪文问他:“挑水远不?水这么浑,咋喝?”
他以为这是来山上探险的“驴友”:“不近,来回六七里呢。水沉沉就能喝,不碍事!”
“村里人都跑这么远挑水吃?”
“是呀,不挑没喝的,我一路上歇了三气才挑来,现在还能挑得动,挑不动就完了。”
村里人挑水的地方叫狗草湾子,在离村三四里的山沟里,这里有一眼古泉,夏秋泉水旺,到了冬春时断时续,来挑水的人要等水,有时等上半天也只能冒出几桶水。等不及,就用水瓢舀泉沟里的泥水,挑回家沉淀一夜再吃。挑着水在蚰蜒一样的山路上东晃西荡,挑回家往往只剩两个半桶。
泥水也好,半桶也罢,村里能挑动水的人家有水吃,独居的老人和残疾人就比较麻烦,有的两个老人合伙抬水,抬不动的,就用水葫芦提水,半天提一趟,也只能够做一顿饭。有的提水也提不动,就得求邻居家的水,求的次数多了不好意思再开口,自己就想出了法子,下雨天用盆接水存到缸里,可时间一长水里会长出密密麻麻的小虫,还散发出难闻的气味,那也得喝。冬天下了雪化雪水,雪白,化的水却浑浊,还有一股怪味儿,还得喝。
多少年来,在村里人的心目中,水是用来喝的,刷锅刷碗都心疼,更别说洗澡了,一年到头,除了夏天在雨地里洗洗“天然澡”,村里人没有在家洗澡的。不洗澡身上有一股难闻的味道,本村人闻不出来,要是进城或赶集,熏得别人躲着走……
李洪文感到震撼。
在风景如画的南部山区里,竟然还有忍着干渴度日的百姓。他来这里当这个“第一书记”前,听人说起过,叶家坡村1998年脱离西营镇(2019年撤镇设街道办),划归跑马岭景区管委会管辖,2006年跑马岭景区管委会撤销后,成了跑马岭景区和西营镇“两不管”的村,直到2016年初又重新回归西营镇,但这个时候,村庄已在穷窝里陷得很深,比其他村都要落后。
在此后的十几天里,李洪文从天亮到傍晚,一村一村地转,一家一户地访,每到一家,先看住的是不是危房,再问家里人口、困难情况,还有心里的“疙瘩”是什么?然后认真记在笔记本上。他骑着“铁驴”,背个黑帆布背包,包里装着两个烧饼和笔记本,这是他此后形影不离的“四件宝”。
他在笔记本上写道:叶家坡村有山岭薄地500亩,以种植核桃、山楂、花椒、苹果、玉杏为主;村里“三多一少”,贫困户多、破房多、光棍多、孩子少;全村212户603人中,贫困户125户210人;村民吃水要到三里路以外的山沟里挑,村里均是山路,收获农作物全靠肩挑人抬;村“两委”没有办公点,集体经济无分文收入,属经济“空壳村”;20多年未发展一名党员,全村14名党员中,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50岁……
每一个字都那么沉重,刺痛了他的心。年轻人纷纷逃离叶家坡去攀“高枝”,村里留守的大多数是老弱病残,他们一天天一年年地过,一直走不出贫困圈,日子越过越没指望,人心慢慢地凉了,好日子是啥样,做梦也梦不到,那就混日子。对他这个刚刚到任的“第一书记”也没抱什么幻想。
点醒
既然“好日子做梦也梦不到”,那就得“点”醒梦想。
叶家坡召开了一次党员会。李洪文抛出了三个“点”:一是,他领了脱贫攻坚任务而来,“头拱地”也要弄出个样子来;二是,村“两委”成员和党员要当贫困户的靠山,帮他们脱贫;三是,眼前火烧眉毛的事是想方设法解决村民吃水难。
党员们将信将疑。怕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完了,“第一书记”也该“打道回府”了。
李洪文知道,山里人是刀子刻碑,尽说石(实)话,办事喜欢扳倒树掏老鸹,稳抓稳拿。说一千,道一万,要看到实实在在的事。
这个事,就是让哗哗的自来水流到每家每户,让“梦不到”成为摸得着的现实。
必须干,还得马上干。
李洪文先是骑着他的摩托车“化缘”,先到镇里,再到区里,天天跑,一天来回几趟,几百公里,终于争取到各方支持。
随后,找技术人员勘察。水源要用蓄水的方式解决,蓄水池要建在高处,流到各家各户。叶家坡本身海拔近800米,也就是说,蓄水池要建成800米以上“天池”。
山路陡峭,荆棘丛生,有的野草一米多高,大型机械根本上不去。李洪文发动全村人上阵,村里人看到,人家外来的“第一书记”是为咱弄水,心动了,叶家坡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工程开工了。
他们用大锤、钢钎、铁镐、铁锨这种原始的工具,把一块块石头砸开、凿开、撬开,硬生生开凿“天池”。
抡大锤拼的是力气,李洪文光着脊梁抡,汗水哗哗淌,村里的壮劳力都比不上他。大家看到,李洪文每天天不亮就骑着摩托车来到工地,接着他们一起上山干活,他抡锤凿石也是行家里手。中午就着咸菜啃两个烧饼,天傍黑才往山下走。
从春天到秋天,树叶由绿到黄。大半年下来,“天池”由小变大。开凿了一个,再开第二个,远远看去,两个“天池”像深山里的两只眼睛。此时,村里人透过这双“眼睛”,浑身长了劲儿,对好日子的渴望隐隐放亮。
接着,铺设水管线路,凿开石头,把管子埋进去,再回填。一番一番鏖战,管线一寸一寸延伸,一直延伸到13580米,从山上的“天池”到各个村庄,再延伸到家家户户。
通水在即,村里人看到,天天最早来到工地,最晚离开工地的李洪文人瘦了一圈,脸晒得像炭。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大半年里,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伯父从得病到去世,他都没去伺候过一天,心里愧疚;他84岁的父亲重病住院,他没能在医院待过一天,还是愧疚。人不是铁打的,愧疚的心理,加上巨大的体力付出,头痛,眩晕,当时已55岁的李洪文有些受不了了。
这天,李洪文悄悄来到历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检查,脑部CT显示,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已堵塞45%,医生马上开了住院手续,要他立即住院治疗。他说,村里的工程离不开,不能住。医生说,不住会有生命危险,天大的事也不能拿生命当儿戏。他说,村里这个吃水工程就是天大的事,住下了心里更急,还是不能住。医生“拧”不过他,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要他每天晚上来输液治疗。就这样,他每天天黑从叶家坡骑着摩托车来到医院,输液三四个小时,将近半夜再回到李家庄的家,第二天凌晨准时赶赴叶家坡。一连23天,他没有告诉病重的父亲,也没有告诉多病的妻子,黑黑白白,来来回回,一个人默默地撑着、忍着。
管线铺设完成,他与技术人员再次查验管线,一查就是一天,在黄昏回村的路上,他觉得头晕得厉害,天旋地转,失脚滑到崖下,这是个30多米深的悬崖峭壁,幸亏他抓住了悬崖上的荆棵。几个人用绳子把他拖上来,见他的脸上、手上、胳膊上都流着血。他在路上躺了一会儿,起身笑笑,又踉踉跄跄地在窄窄的山路上走。在场的人都被他的毅力折服了,动情了,流泪了。
……
2016年12月1日,叶家坡的自来水真的来了!村民们在自家院子里拧开水龙头,水就哗哗地淌了出来,这是他们从来没有听过的最美妙动听的声音。有人接上一碗,咂摸一下,舍不得喝;有人含着眼泪长饮几口,笑得合不拢嘴;有人拿块干净的毛巾小心翼翼地把水龙头包起来,像对待刚刚出生的婴儿。
这一夜,叶家坡许多人睡不着觉,半夜里还起来摸摸水龙头,躺到床上也琢磨那个给他们弄来水的“第一书记”,他们认定,跟着这样的人干,好日子不会远了。
脐带
叶家坡有贫困户125户210人,每户平均1.68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证明光棍多、孩子少。光棍多与贫穷有关,贫穷与路有关。
村里人脚下走的这条路,山路十八弯,或陡或缓。他们在“弯”里依据地势筑屋,你家在这个弯里筑,我家在那个弯里建,渐渐形成了古老的村庄。这路走到了现在,光走不修,坑洼越来越多,到了雨雪天道路泥泞,外边的人进不来,里边的人出不去,把人困在了村里。
一个“困”字让村里人吃尽了苦头。庄稼、果品收到家里,家里的粪肥送到田里,全得靠手提肩挑。老人和残疾人提不动,挑不动,就得求人,不好意思求就得眼睁睁看着地荒了。还有,村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自家的粮、自家的菜,农闲时依着墙根晒太阳,东家西家串门拉呱儿,村外的世界好像离他们很遥远,好多年没有出过村的大有人在。
年轻人心气高,村庄被“困”,他们要想办法“逃”出去,到城里打工的,再也不想回来。村里的姑娘留不住嫁外村,有的小伙子也“嫁”到外村当养老女婿。只出不进,自然村里光棍成群。如此这般,村庄的香火何以延续?老人们忧心忡忡。
路已经“卡”得叶家坡喘不过气来,村民对修路的渴求达到了望眼欲穿的程度。
所以,当李洪文提出修村里的街巷路和生产路时,村民们举双手赞成。
雷厉风行,李洪文座下的“铁驴”改了道儿。跑有关部门,求帮助、要支持,每到一处,他都把村里无路致贫的窘境和村民们对路的渴望反反复复讲述。
这一次的硬化街巷路,是去除村庄多年的“心病”,憋足劲儿的村民们自觉义务出工,谁也不比不攀,争先恐后,有多大力出多大力。几个月下来,硬化了街巷道路8564米。
修生产路时遇到了难题,按照勘察设计,路要经过一大片洼子地(山坳),地里几百棵丰产期的核桃树、栗子树、苹果树要被砍伐掉,这可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树;如果让路拐弯儿,不仅成本大增,还会影响路的安全系数。
怎么办?李洪文拿不准,召集树主们议这事。
李洪文说:“不是强迫大家砍树,砍的话咱们争取补偿,不砍的话看看有没有其他法子。”
没想到他话一出口,树主们异口同声:“砍、砍,绝不能让树挡了咱们的路。”
他吃惊:“补偿多少还不知道呢?”
树主们拍着胸脯:“一分钱不要,想啥时砍就啥时砍。”
他反而觉得过意不去了。一位村民说,“你李书记来到山里为俺们操的心、出的力,每个人都清清楚楚,眼下为俺们修路,让俺们致富,要是不听招呼再要钱,天理不容呀!”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500米的生产路很快告竣。村里人走在宽绰干净的水泥路上喜笑颜开,从田里走到村里,再走到家家户户的家门口,脚底生风,步履轻快,享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舒服。
这个时候李洪文又想打开叶家坡的“大循环”,村里的街巷路和生产路只是“内循环”,打开“大循环”,让公交车通到村里,让大型车开到村里,才能让村庄融入时代。好事快办,他立即来到济南公交三公司和济南公交总公司申请,市公交总公司派人勘查后说,叶家坡村有一段山路没有硬化、没有护栏,达不到安全指标。他们说干就干,硬化了4000米的村级公路,安装了7000米的镀锌钢板安全护栏。
那一天,当333号公交车开到叶家坡村口的时候,全村人像过年一样高兴。村里有一位96岁的小脚老人,走不了远道,40年前让丈夫用小车推着她赶了一回西营大集,来回用了一整天,之后的40年再没有出过村庄,热热闹闹的大集成了美好的回忆。公交车一通,她第一个上了车和村里一群老人去西营赶集,公交车跑了20多分钟,就把他们送到了大集上。老人乘公交免费,他们不花一分钱乐悠悠地赶了集,心里甭提有多恣了。
还有,历城区供销社新合连锁超市收购农产品的车开进村了,城里人也来看风景了,果品往路边上一摆就能卖个好价钱……
这路,成了叶家坡脱贫“输血”的“脐带”。
潸然
李洪文娴熟地驾驶摩托在山路上急行,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坐在他的摩托后座上耳边风声呼呼,树木一闪而过。他要去看望一个病号,几年来,过不多久就要去看一回。这个病号得的是绝症,他每次去心情都不好,所以路上他一句话也不说。
58岁的病号马登玉正在家门口阴着脸看山、看树、看云彩,一见李洪文脸上立马挂上了笑容。让进屋,倒上水,坐在那里拉呱儿。
马登玉说:“李书记,你不用再跑了,俺这病就这样了,别再耽误你的工夫了!”
李洪文说:“不耽误,顺路来看看,大夫开的药要记得吃,还有买药的钱够不?”
“吃药有大病救助,你就放心吧。”
“病不好治更得注意,天暖了,多晒晒太阳,一早一晚当心着凉。”
他老哥哥一样的关心话儿,让马登玉的眼里含了泪:“俺这辈子值了,遇到了你这么个大好人!”
前年,马登玉的丈夫因有腰椎病不能干重活,她又得了肝硬化,家境越发贫困。有一天她摘了60斤芸豆,等着菜贩子来村里收购,天快黑时还是没有等来。李洪文途经她家门口,见她面黄肌瘦在那里等,便把她的芸豆放到摩托车上带到了仲宫,让妻子当晚在夜市上以每斤3.5元的价格卖了出去,比菜贩子每斤2元的收购价高出1.5元。第二天,当李洪文把210元的芸豆款交给她时,她激动地流着眼泪叫他“大好人”。
后来的一次“救命”,更让她记住了这位“恩人”。2017年3月份的一天晚上12点多,刚刚睡下的李洪文突然接到马登玉丈夫的电话,说她在家门口吐血不止,已经昏迷,不知咋办。李洪文安慰他,让病人等着,随即联系急救中心,并带着救护车直奔叶家坡村。当晚,救护车拉上她往返100多公里到千佛山医院抢救,到了天亮才把急性胃出血的她抢救过来,她睁开眼时一把拉住李洪文的手:“李书记,要不是你,我这条命就没了,你是俺的救命恩人呀!”
眼泪是感动和真情的流露,村里许多贫困户都被李洪文感动。
94岁的姚红莲老人有个儿子患精神疾病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到处乱窜。李洪文去看她,刚进门,她儿子一下子扑上来,举拳就打。他忍着头上的疼痛,了解她家的贫困情况。在这之后,他成了她家不怕打的“常客”,冬天里,他看到老人的家里冷,拿出1000元给老人和她儿子买棉衣、棉被,还给她安上了铝合金门窗。夏天她家的屋顶漏雨,他又拿出1000元买了檩条、苇箔、彩钢瓦找人换上,再给她留下500元钱补贴家用。为改善老人的居住环境,他又一次拿出1000元,让人为她抹水泥墙面、做水泥地面……当他再一次从商场买了件新棉袄交给老人时,老人受不了了,一下抱着他的胳膊哭着说:“李书记,俺担不起你的情分了,你比俺亲儿还好、还孝、还亲……”泪水从老人眼里淌到深深的皱纹里。他轻轻给老人擦掉眼泪说:“大娘呀,你就当我是你的亲儿子吧!”
说他是叶家坡人的儿子并不过分,他看到村里87岁的一位老人患病无钱买药,当即掏出890元为老人家买药。看到72岁的单身老人因摔伤了双腿不能行走,马上掏出身上仅带的200元塞给他……村里贫困户几口人,哪家最需要照顾他都记得清清楚楚,5年来,他自己花在村里贫困村民身上的钱达到4万多元,为贫困村民争取到资金救助20多万元。
其实,他并非“大款”“富户”,来到仲宫街道的李家庄村,走进一个破旧的院落,几间石砌的房屋也同样陈旧,拼接的门板已经腐烂。这里就是李洪文生活了59年的家。
他88岁的老父亲在火炉边烤火,显得很虚弱。他患冠心病的妻子马春云在洗菜给老人准备午饭,说到李洪文,她一肚子怨气——俺们住的这几间西屋是50多年前建的,屋顶漏雨墙裂缝,赶上下雨就害怕,村里家家户户都翻建了新房,他光说没空儿。气不过与他吵,有时吵着吵着他竟能睡着了,又觉得他累得可怜……给叶家坡贫困户的4万多元是全家人省出来的,他每月6000多元的工资,全家人要生活,几个“药罐子”要吃药……每天往叶家坡奔,晚上很晚才回来,两头不见太阳,天天月月年年如此……他还有严重的胃病,5年前医生就让他手术治疗,至今也未治疗过,一旦病情厉害了,命都保不住了,俺们这一家子怎么过,他还怎么扶贫……说着说着,她的眼泪淌了下来。
一头是叶家坡,一头是他的家庭;一边是贫困户感激的眼泪,一边是他妻子委屈的眼泪,泪与泪之间折射出李洪文的人格与情怀。
蝶变
仅仅为了一个砸核桃的小项目,竟然让李洪文潸然泪下。
有一天,李洪文得知一个消息,济南一家公司加工出口核桃,想把砸核桃的项目包出去,加工过程就是把核桃砸开,取出核桃仁,砸一蛇皮袋子给35元钱的加工费。他觉得这项目好,村里老人多,坐在家里就能砸核桃挣钱。再者,一天砸三袋,挣上一百多元,对于贫困户来说,这个数字很有诱惑力。他马上来到这家公司,找到项目经理,想要揽下这个活儿。但是,想到叶家坡山高路陡,运输成本高,对方几乎没考虑就拒绝了。李洪文不肯罢休,前后跑了三十多趟,顾不得颜面,软磨硬泡。当那位经理知道他这个骑摩托的老头儿,不是山里的农民,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时感动了:“既然你为了乡亲们跑这么多趟,我们也不计成本,把这个项目给你。”李洪文当场喜极而泣。
并非李洪文的泪点低,只是贫困户太需要钱了,没有钱脱贫也是空谈。然而,钱不是依赖政府“输血”,而是要发展产业,实现自我“造血”。
钱从何来?其实叶家坡本身就是块“金疙瘩”。他跑遍了叶家坡1.1万亩山坡和每一条山峪,察看分析山势、土壤,在记录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叶家坡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在种植养殖业上得天独厚,叶家坡要想解困脱贫增收致富,必须更新老旧观念,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适合自己地域特色的产业,实现由依靠政府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调整产业种植结构,发展适合叶家坡自己地域特色的产业,引导村民种植高山越夏蔬菜,发展高山小米、高光效苹果,还要饲养小尾寒羊、黑山羊、柴鸡等,吸纳在林果、蔬菜、禽畜养殖等方面经验丰富的村民组成服务队,教村民技术,互帮、互学、互助,先富带后富,实现同致富。
笔记上记录的日期是2016年3月30日,5年后,这些字一个个“活”了。
48岁的雷付山原准备到济南打工,村里的水来了、路通了,他高兴得不得了,舍不得走了。李洪文给他出主意,种植高山越夏蔬菜。蔬菜市场上有“春淡”和“夏淡”之说,大棚和温室解决了“春淡”,但夏季炎热、潮湿,蔬菜难长,造成了“夏淡”菜少,叶家坡海拔高、凉爽、昼夜温差大,适宜蔬菜生长。他一听在理,开始种植番茄、芸豆、茄子、黄瓜,一季下来,收入三四万元,后来成了村里种越夏菜的“菜王”。
那天张继厚在坡里溜达时遇见了察看墒情的李洪文。李洪文问他多大了?他说四十好几了。李洪文说,四十正当年,得琢磨着干事。他说,地就是这些,年种年吃,想养羊,可没本钱。话说到这里,他也没当一回事,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李洪文来到他家,把借来的2万元钱塞给他,还要带着他去梁山买小尾寒羊的羔子。他激动地手发抖,发誓要养羊致富。从此以后,他成了叶家坡最大的“羊倌”,每年成羊出栏七八十只,收入十几万元。瞧他养羊发了财,其他村民也争相效仿,李洪文又争取部分扶贫款,买了248只小尾寒羊分发给贫困户。现在全村每年成羊出栏达到1200多只,能有150万元以上的收入。
有“菜王”“羊倌”,也有“鸡王”“果王”“小米王”。
瞧见别人发财,李天芹心里发痒。思来想去想养鸡,又拿不准养什么品种。李洪文让她养高山柴鸡,好养,鸡蛋价也高。她第一年养了400只,一下子尝到了甜头。一只鸡平均每年下100个蛋,1.5元一个就是150元,400只鸡一年的鸡蛋钱6万元。村里许多贫困户眼馋“鸡王”,也要养柴鸡,李洪文说,养,多养,城里人都看上了咱山上柴鸡蛋了,一户养上100只就能脱贫。
54岁的李天杰家去年种了4亩谷子,秋后算盘响,收入3万元,成了“小米王”,全村种了80亩,共收入60万元。叶家坡的小米有“金小米”之称,西营大集上的小米一般五六元一斤,而叶家坡的小米能卖到15元一斤。高山上的小米香味浓,煮成米粥表面有一层黄亮的米油。李洪文给大家伙算了一笔账,种谷亩产600斤,出小米500斤,按15元计算是7500元,全村加种到100亩、200亩,光小米收成就能达到150万元。
……
叶家坡的“蝶变”,让村里人告别了贫穷,然而,脱了贫也有可能返贫,对此,李洪文早就打好了“算盘”。在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旅游旅居观光产业上做文章,把叶家坡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旅游观光、体验采摘、旅居民宿的长久产业,让古老的房屋成为城里人乡愁的载体,让万亩山林成为休闲的乐园,让“天上人家”成为一方美丽、富裕、和谐的桃源。(图片摄影 张宝贤)
为生者权,为死者言
□ 杨润勤
泉城济南,温柔而又热烈,清泉杨柳的背后是车水马龙霓虹闪烁。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肇事处理处主任法医师马宗刚,却常常无暇顾及这样的风景,驱车匆匆赶往一个又一个交通事故案发地。
为何死者被碾轧后能行走数步
冰冷的解剖室,凝固的血腥味。
这是一具中年男性的尸体。尸表衣着完整,躯体有轻微擦伤。
打开头皮,锯开颅骨,剪开去除硬脑膜,没有发现颅内出血及颅骨骨折;取颈、胸、腹联合切口,颈部肌肉无出血,舌骨及甲状软骨无骨折;胸前未见肌肉出血及肋骨骨折,仅发现双侧胸腔少量积血,右侧胸部第4、5、6后肋近脊柱处骨折,右肺门处有1.5cm×1.0cm破裂口。继续细查,发现腹腔有大量积血,肝右叶破裂挫碎,脾脏萎缩……
2020年3月1日凌晨3时17分,孙某某醉酒后躺在商河县商中路机动车道内,被一辆小型轿车碾轧,之后竟然自行走到路边,数分钟后死亡。肇事车系一辆接送从意大利回国留学生的车辆,司机被扣留。
为什么死者被碾轧后能行走数步?仅仅是碾轧?还是另有隐情?
要查明真正死因,需要解剖寻找答案。而那时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时候,肇事车又是接送回国留学生的,有传染的风险。再者,因疫情原因,买不到连体防化服、防水鞋套。但是,面对命案,马宗刚毅然决定,用隔离衣代替防护服,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尸体解剖。
答案终于找到了:肝破裂大失血死亡,符合车辆碾轧形成。死者当时被车辆撞击碾轧后能短时行走,是因为肝破裂导致的大失血死亡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像颅脑损伤和心脏破裂导致死亡速度那么快,加上死者生前大量饮酒致神经兴奋,所以伤后仍有一定的行为能力。
肇事者服法了,死者也安息了。
尸体不会说谎,解剖的证据就是亡魂的“遗言”。解剖破译亡魂的“遗言”是马宗刚的“硬”功夫,得到这门“绝技”,得益于中国刑警学院。
1991年,19岁的马宗刚考入中国刑警学院,这是公安部直属的第一所本科院校,也是全国最早、最权威的一所警校,有“中国福尔摩斯摇篮”之称。能在这所学校里学习法医物证专业,是他的夙愿。当时,他的信念是,学好本领,忠于法律,还原真相,恪守正义。
马宗刚的专业是法医物证,像血液、唾液、精斑、指甲、骨骼都属于法医物证研究的范畴。同时,法医所有的专业课他们都要学。记忆最深的是,解剖课上看到老师们娴熟的解剖动作和条理分明的判断分析,心中好生羡慕。学习,思考;再学习,再思考;理论让他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又让他回归到理论中进行验证。
但是,第一次解剖他竟放了“哑炮”。大四时,他到济南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实习,实习老师带他去解剖一具因醉酒死亡的尸体。在“真枪实弹”面前,他有些紧张,肾脏在腹膜后,解剖从前面解,很深,不好取。他两手哆嗦,以至于在取肾脏的时候,血液灌进了手套里。他以为会遭到老师批评,没想到,解剖结束后,老师还夸他,不怕脏,敢上手,了不起;理论底子厚,多练就能成为解剖“高手”。
1995年他毕业分配到了济南交警支队,当时,中国刑警学院第一批法医物证专业毕业生27个人,分配到山东的只有他一个人,他也成为山东法医物证科班出身的第一人。
为了探寻亡魂“遗言”,他在去往解剖“高手”的路上苦求“真经”。
当时还没有解剖台,大多在野外蹲在地上解剖;没有电锯,用手拉小锯条锯颅骨。夏天穿的隔离衣能拧出汗水,胶手套也能倒出汗水;冬天则冻得拿不住手术刀,口罩能结出冰花。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具尸体解剖需要两个小时,他最多一天一夜解剖过8具尸体……
一晃25年过去了,马宗刚已参与重特大交通事故现场勘查2000起,检验尸体5000余具,活体450余人,酒精检验15000余件,出具检验鉴定书、报告书20000余份,无一差错。
这些无声证词已成为诸多亡魂的代言——还原真相,拨开迷雾;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让尸体“开口说话”戳穿谎言
2019年7月30日凌晨3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在济南市钢城区颜庄镇隆港加油站路段,一名瘦弱的女子撑着一把雨伞,在风雨中艰难行进。这时一辆灰色轿车从远处急驶而来,也许是雨幕中司机视线模糊,也许是路滑刹不住车,可怜的女子被当场撞飞至路边,头部鲜血流淌,染红了雨水。她扑倒在地再也没有起来,而灰色轿车扬长而去。
根据监控,肇事驾驶人很快被找到,但面对监控资料,他只是承认把受害者刮倒了,最多是轻伤。并坚称,当时他看到后面多辆车从她的身上碾轧过去,所以,不是他撞死的,是后面的车轧死的。
还原真相,让事实说话,最有力的证明是通过尸体解剖。
先查看尸表衣着,无破损。再对尸体进行反复的检验,除头部外无其他碾轧伤。
马宗刚切开死者头部皮肤时看到,颅骨已经破碎不堪,无法看到受力点。怎么办?只有拼接。他一块一片认真拼接着……颅骨近似一个具有一定弹性的球状体,当受到暴力作用时,颅骨不但可以发生局部变形,亦可发生整体变形,甚至破碎。从破碎程度看,这个受害者为当场死亡。
几个小时下来,一个拼接的完整颅骨展现在马宗刚面前,他仔细辨别受力点和受力方向,得出颅骨的破碎不是来自于车辆碾轧,应为车辆撞击以及坠落时与硬物(如地面)相撞所致。最后认定死者系遭受车辆剧烈撞击摔跌,致颅脑严重损伤而死亡;由于死者位置在路边,没有遭到其他车辆碾轧。
肇事驾驶人的谎言被戳穿了。
尸检之重,毋庸赘言。早在宋代,有“法医学之父”之称的宋慈就提出:“人命之案,须查获凶器;凶手定罪,须查获尸体;尸体检验,须查验到致命伤,否则不易结案,便为疑案。”
现代的法医尸体解剖首先要做尸表检验,即对尸体的衣着、皮肤和各外部器官所进行的检查和化验。内脏的大体检验更重要,因为对于外伤致死者,除了极少数因遭受长时间或广泛性暴力而导致创伤性休克死亡外,大多数系内脏遭受损害而死亡,而内脏的损害在法医学上又非常复杂,有明显肉眼可见的破裂性损害,如肝脾肾肺脑损伤,也有肉眼难见的损伤如心脏传导束、肾上腺、脑垂体、松果体损伤等。然后,通过显微镜检验进一步确认已经发现的病变或伤情。
然而,实际操作比理论还要复杂。
当下,在没有护栏、路灯的路段上,首车撞人(受伤或死亡),后面多车碾轧案例偶有发生。如果首车所撞的人当场死亡,后面轧的就是尸体,不负刑事责任。法医鉴定的原则是:尸表检验,生前伤在损伤的部位会发生肿胀,创口有哆开,周围的血管会发生收缩;内脏大体检验,解剖后观察肋骨骨折处的肋间肌有没有出血,胸腔有没有积血,心脏肺脏有没有破裂出血,用来判断被碾轧时是否已经死亡。
在解剖中,马宗刚对碾压骨折和撞击骨折有了新的发现:人的胸廓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后边靠近脊柱的地方最结实,车辆撞击人体时,肋骨会在被撞击的部位形成一侧性分布的骨折,而车辆碾轧相比撞击力量更大,范围更广,有时多则24根肋骨全部骨折,有时一根肋骨上出现二三处骨折。
还有,撞击伤与钝器打击伤还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对冲性损伤,比如车辆撞到人的脑后,会在着力处的对侧部位脑组织形成损伤,这与颅脑结构有密切关系,交通事故相撞力量大,而人的颅腔有一定的空隙,脑组织在经受剧烈撞击后会在颅腔内滑动,在对侧部位形成损伤。人为击打脑后,受力量的限制,一般只会在击打部位形成损伤。
在研究发掘中提升办案效率,帮助更多人寻找真相。他将自己多年的经验积累撰写成《25例二次交通事故成伤机制的区别分析》《交通事故中驾乘行为方式确认的法医学研究》等多篇论文,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
他坚信,痕迹就是铁证,只有让尸体“开口说话”,才能不断戳穿一个个肇事者的谎言。
练就一手“码踪”绝活儿
法医不仅有一双巧手,还要有一双洞若观火的眼睛。
马宗刚长得结实,手也没什么特别,但解剖工具在他的手里刚柔相济,运用自如。眼不大,笑时眯成一条缝儿,严厉时目光如炬。
济南,2012年的冬天特别冷,临近年底更是滴水成冰。周日午夜,看罢案卷刚刚睡下的马宗刚被电话铃声惊醒,支队通知到长清现场勘验。没有迟疑,迅速出发,不到30分钟,他已驱车来到了长清区104国道旁张夏法院门口的案发现场。
他看到,十几名刑警、交警已将现场隔离,路边有一辆歪倒的自行车,路上有星星点点的红色冻结物。他打开手电筒蹲下辨认,是残缺的尸体碎肉。接着,他用放大镜查看碎肉的边缘、血迹走向,甚至捡起地上一粒沙子、一根干草棒审视一阵,时而又站起身环视四野,低头沉思。
过了许久,一名刑警试探着问他:“这是杀人后碎尸抛尸?”
他自信地说:“不是,这是一起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事故。”
刑警疑惑:“什么样的剧烈撞击能把人撞成碎尸?应该还是个杀人碎尸案。”
马宗刚赞赏这名年轻刑警敢于提出问题的“犟劲”,说出了他勘验后的推断:现场的自行车,应该是死者停放的,他(她)徒步穿越马路,正好与途经的大车相撞。根据血迹的形状和分布状态,可以排除人为伤害,人为打击没有这么快的速度和这么大的力量,事发地在国道上,被车辆撞击的可能性最大。地上的碎尸块不是分尸,而是被多辆车碾轧所致。这也是为什么血迹分布距离远、形状不一的缘故……这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
没过多久,刑警拿到了现场的监控录像,证实了马宗刚的判断。视频中有一名中年男子把自行车停在路边,步行过马路,其后消失在众多过往车辆里。进一步排查,200多辆过往车中有多辆碾轧过“碎肉区”。
然而,当事人为何就从画面中离奇消失了呢?为何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呢?第二早上,忙碌了整个后半夜的马宗刚回到单位,本想休息一会儿,但是睡不着,许多“为什么”在脑子里浮现,赶也赶不走。
他在中国刑警学院读书时,课上课下,大家提得最多的也是“为什么”。当时,同学们常在一起议论内蒙古的“神眼”马玉林,他为什么能够通过辨认人的足迹,判断出性别、身高、胖瘦、年龄、体态?后来,著有我国第一部《足迹学》教材的吴旭芒老师为大家解疑释惑:马玉林当过放羊娃,以羊的大小、肥瘦、毛色、特性等体征为依据,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比较、琢磨,练就了一手“码踪”绝活儿,由羊及人,屡破疑案。“神”的谜底,就是用心去感受,不放过现场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一条划痕、一节纤维、一根毛发、一滴血迹,往往是揭开真相的关键要素。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我们要入足三分,入鞋三分,入土三分,比古人要多两个“三分”,才能八九不离十。
马宗刚记牢了这些话,并一直付诸到勘验。不仅细点,细点,再细点,还要心思缜密,反复推敲,深刻思考。
可是,眼下这个“碎肉案”里的当事人到底去哪儿了呢?
第二天上午10时,他接到刑警的电话,在济南南部山区仲宫镇附近发现一具男性尸体残骸。
不容歇息,他立即赶至案发地点。眼前的尸体表面磨损严重,指骨甚至磨到了骨髓腔,疑似长距离拖磨;非窒息而死,像被人抛至草丛中。他像“神眼”马玉林一样“码踪”,细致辨别,觉得死者伤口残缺部位似曾相识。突然,他眼前一亮,立刻给长清的法医同事打电话,让其马上去殡仪馆查验尸块。他们现场连线,确定尸块的具体部位和形态。
逐个对照后,得出一个惊人结论:这具尸体就是40公里外长清“碎肉案”里那个失踪的尸体。
扑朔迷离的尸体失踪真相大白:受害者在过马路时,被肇事车撞伤倒地,遭到多辆车碾轧,之后被一辆临沂牌照过路大货车底盘钩住。司机未觉察,一路行驶到仲宫附近的某过磅处。下车排队过磅时,发现车底的尸体。惊惧的司机,悄悄把尸体拖拽到距离不远的一处沟里丢弃。
一鼓作气,根据马宗刚对事发时段的判断,民警对影像资料筛式排查并再度深入调查,让最初撞伤死者的肇事司机落入了法网。
探血迹让鲁米诺试剂出场
大雨中易发交通事故,深夜里的大雨更是高发时段。某次大雨中,槐荫区经十路段店立交桥附近,一辆水泥罐式货车将一名行人碾轧致死后逃逸。当时,现场有位私家车主目睹了货车伤人逃逸的全过程,但雨中没看清车牌号。关键性的侦破线索中断。
当地交警紧急搜集线索,连续两天两夜的排查走访,终于锁定了一辆嫌疑车辆。可是,由于连日大雨,不仅现场物证被破坏严重,而且大货车车轮上雨水加泥水层层冲刷,看不出任何碰撞痕迹。
询问货车司机,他一口咬定自己绝对没撞过人。
现场没有监控视频,目击者又记不住车牌号,涉案的两人一个已死亡,一个矢口否认曾经撞人,案子进了“死胡同”,找不到突破口,被转到了马宗刚手里。
立即翻阅案件,立即想到要查验血迹。这时,他脑子里浮现出他在中国政法大学培训时,听到的一个强奸杀人案的案例:一嫌疑人杀人后,曾抓着被害女孩穿着袜子的脚将尸体拖进树林,由于当时的物证保存完好,20年后,民警在重新梳理此案时,在嫌疑人抓过的袜子上提取到他手上脱落的上皮细胞,凭借DNA成功将嫌疑人定罪。
细胞、头发、唾液、血液等都能进行DNA鉴定,死者被货车相撞瞬间死亡,后被雨水冲刷,恐怕最有可能留下的证据是血迹,查到血迹进行DNA鉴定就能破案。
如何找到隐藏的血迹?他想到了在中国刑警学院学到的鲁米诺试剂显现原理。对于多数交通事故而言,血迹的勘察极其重要,而肇事者往往会采用各种方法来清理肇事车辆,直至肉眼无法找到血迹,这个时候就要靠鲁米诺试剂出场。鲁米诺试剂喷到隐形的血迹上,黑暗中会发出淡淡的荧光,把血迹显现出来。
马宗刚匍匐在车下,用试剂喷涂了整个车底和前后12个轮胎,躺在湿冷的地上反复观察。连续两个夜晚,他仍没发现任何血迹。
“法医鉴证中有种说法叫触物留痕,只要是两者接触,肯定会留下痕迹。”他又在车底来回匍匐取证的时候注意到,这辆大货车共有6组轮胎,每组有2个轮胎,由于轮胎间空间很小,手伸不进去,里边的情况也勘查不到。他觉得,即使轮胎外的血迹被冲掉,轮胎中间的缝隙里还会有残留。于是,他让人把大货车里侧的轮胎全都卸下来,一一标记好位置,逐个进行试剂喷涂。
终于,在左后外轮的内侧胎壁上,他找到了两处米粒大小、发出淡淡荧光的血迹。经过DNA检测,确定就是死者的血液。
证据面前,肇事者认罪服法。
蛛丝马迹中“剥”出真相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马宗刚记忆最深的是他来到济南交警后的第一案。
1995年7月,从中国刑警学院毕业的马宗刚来到济南交警报到。当天晚上,单位在大明湖西南门附近的一家小饭店里聚餐。刚刚坐定,对讲机里传来警情:解放路上发现一起交通肇事逃逸。“呼啦啦”,大家一起赶往现场。
受害者躺在路上,已经死亡。问路人,没有人提供逃逸者的任何信息。马宗刚仔细观察死者,注意到他的小腿前部没有擦伤,也没有骨折,却有皮下出血。他对一位“老交警”说,肇事的很可能是辆摩托车。
“老交警”问:“为什么?”马宗刚分析:“摩托车轮胎弹性大,撞击后不会造成皮肤表皮破损,却能导致皮下出血。车轮能够撞击到小腿的交通工具有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有撞人致死力度的摩托车嫌疑最大。”
当天,交警部门对市区内摩托车进行重点排查,很快找到了肇事逃逸者。此时,“老交警”拍着马宗刚的肩膀说:“你是个干‘细活儿’的好手。”
其实,“细活儿”在法庭科学中叫“微量物证”,指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所形成的证据,如毛发、纤维、土壤、油漆、玻璃、体液、火药痕迹及各种残留于犯罪现场的微量物证。
马宗刚被中国刑警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后,经常回到自己母校授课,面对一张张充满勃勃朝气的年轻脸庞,他敞开心扉讲授微量物证,并用自己从蛛丝马迹中“剥”出来的一个个真相启发他们。
2015年2月7日7时,济南腊山立交桥新桥西辅道,发现一具男性尸体。离奇的是现场没有血,血泊在桥下。难道尸体也会行走?
马宗刚根据血迹分析技术得出,血泊出血多、时间长,此时已经死亡的结论。仔细查看沿途,没有发现滴落的血迹,证明是死后较长时间人为移动。所以,尸体不会行走,此案并非是纯粹的交通事故。
其后,公安刑侦部门侦破此案:死者生前与人斗殴,将对方打伤后逃跑;对方开车追赶,他慌不择路跑到了立交桥上;对方再逆行追赶,他慌乱中失手跌落桥下当场摔死;对方见其死亡,在现场停留很长时间,后怕追查,将尸体抬至辅道上佯装交通事故死亡。
还有一个案子。三个当事人,分别是车主、车主妻子和车主朋友。三个人去济南某酒店喝酒,酒后开车返回,酒店目击人证实是车主开着车走的。后来车子出了事故,翻倒在路边沟里,车主妻子当场死亡。车主说是车主朋友开的车,车主朋友则坚决否认。因为现场没有其他证人,整个案情变成了悬案。
后来检察机关指派马宗刚去鉴定,他对车进行仔细勘查,发现车后座顶棚位置有一根毛发,经DNA检测是车主的毛发。他据此判断,应该是车侧翻过程中,车主头部碰到车顶。由此而推,车主必然坐在车的后座,车主朋友才是当时驾驶车辆的事故责任人。
济南机场路,一个人死在路上,脚踝部位骨折,地面上有爬行的痕迹,路边的草地上有血迹。对死者进行了解剖,两侧颞骨都有严重的骨折。
案情分析时,有人认为,是车辆撞击而亡,颅骨两侧骨折说明撞击力度大,属交通事故。马宗刚反驳,上面重物打击,下面水泥路面衬垫,完全可以导致双侧的颅骨骨折,再有脚踝部位的骨折位置太低,与保险杠的高度不符。
再度勘查现场,发现多块石头,马宗刚对第一块石头仔细观察,竟有三块能拼接在一起。他认为,这是人为用石头击打而死的,应属刑事案件。
刑警沿着这个思路侦察,案情水落石出,系故意杀人案:死者去饭店吃饭,见到过去的仇人,对方酒后扬言要砸断死者的腿,死者见状而逃,对方和几个同伙追赶,追至草地上厮打,其中一人用石头砸死者脚踝,石头碎了一块,死者倒地匍匐,又有人用石头往死者头上猛砸,石头又碎一块,所以留下了三块可以拼接的石头。
有一年济南突下大雪,两个男子在回民小区酒后开一辆高档轿车去黄河北。行至省道104线时,刹车打滑栽倒路边沟内,车上两人一死一伤。民警勘查现场发现,事故车旁边还有一具女尸,身上盖着一张绿色的毡布。因需要追究肇事驾驶人的刑事责任,因此必须搞清楚女尸的来龙去脉。
马宗刚对女尸作了解剖,女尸全身有污垢,没有任何撞击伤,体内酒精含量很高,系因为呕吐物堵在气管里窒息而死。据此判断,这是一个靠喝酒取暖而被呕吐物窒息而死的流浪女,和交通事故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巧合死在事故车旁。
接着,询问受伤的车主朋友,他咬定自己当时在副驾驶位置,司机是车主本人。马宗刚现场勘查轿车,见驾驶员位置的车体没有变形,车门能自由打开,安全气囊没有弹出来。如此高档的轿车没有弹出气囊,证明驾驶员位置的人只会出现轻伤;而副驾驶位置撞击严重,应是重伤,或是危及生命。可现在情况刚好相反,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推卸驾驶责任。
据此审讯脸上只擦破一点皮的车主朋友,他最终交代了真相:车主喝多了酒,让车主朋友开车,撞死了副驾驶座的车主。因为肇事人开车出现事故,需要负刑事责任,被判刑并要赔偿,所以编了瞎话唬人。
现场勘查是解开真相的钥匙,细微之处隐藏打开案件的开关。
“没有人情味儿,是老家的叛徒”
在侦破济南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马宗刚正发高烧,接到任务带病连夜赶赴牟平,天亮到达后立即对10余辆可疑车进行仔细的检验,下午5点才吃了第一餐饭。此时,高负荷的工作加重了病情,然而,提取的检材需要立即送到公安部进行检验,他咬牙坚持,当即带上吊瓶坐上奔赴北京的火车。送完检材,他在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的卫生所打上吊针。结果又发生过敏反应,送入医院紧急抢救才闯过了“鬼门关”。
马宗刚有时也害怕。暴雪后,山西长治的盘山公路异常凶险,马宗刚和同事驱车行驶在悬崖边上,当车辆行至一处桥面时发生了急剧侧滑,差点跌入山涧,他惊出一身冷汗,他第一次体会到自己离死亡如此之近。这是他们侦破历城“2007.12.9”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的一次行动,当时高速公路封闭,开车14个小时才从济南赶到长治。到后迅速开展工作,傍晚时分将嫌疑人查获,为防不测,连夜押送回济南……
每个人都有家乡情结,马宗刚却让老家人骂了一回。老家莒南县的一个女孩在济南打工,骑摩托车撞倒了一位行人,她身后的大货车躲闪不及,把倒地行人轧成了重伤。小女孩吓得逃回了老家,构成了肇事逃逸罪。于是,马宗刚和同事一起前往追逃。
来到女孩家,见十分贫穷,门口挂了张草席遮风,连扇门都没有。一同前往的涉案大货车所属单位的人,动了恻隐之心,和马宗刚商量把女孩放了,伤害者的赔偿全部由他们单位来负担。尽管马宗刚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最后还是把女孩带走了。在回济南的路上,女孩哭着骂他“没有人情味儿,是老家的叛徒”。他说,“法律是法律,人情是人情,你骂几句解解气可以,不走不行。”
是的,“桥归桥,路归路”,这些年来,不少朋友、老乡、同学找他在鉴定上“帮个忙”,都被他一口回绝。在他的心中,执法者捍卫法律的公正和尊严,责任比天还要大。
“为生者权,为死者言。”800年前,“法医学之父”宋慈的这句话重若千钧,时刻在他耳边回响。
舌尖上的山东
□ 杨润勤
“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山东自古出好品,好品在信守中传承、升华。山东作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超过万亿元的省份,好品迭继,指不胜屈,今年2月的北京冬奥会上山东好品云集,各国运动员品尝到山东“菜篮”“果篮”里的滋味,好味道难忘。眼下,首批“好品山东”出炉,汇集了农产品的好滋味。好滋好味的背后蕴涵着不一样的“密码”。
点醒肴馔
民以食为天,粮食和蔬菜是人类生命的主要能量来源。
春风荡漾,万物复苏,我来到泰山南麓的“汶阳田”,最惹眼的当是一望无际的麦田。绿油油、清爽爽、活脱脱的麦苗生机勃勃,让人心旌摇荡。这是能“吃”的风景,这景由绿而黄时,颗粒归仓,收获的便是人们的“第一主粮”。
“汶阳田”是从泰安岱岳到宁阳、肥城,沿大汶河北岸几十公里的农田,褐土棕壤,深厚肥沃;有丰富的地下水源,灌排条件良好。这只是山东小麦的一个小区域,山东小麦种植面积已近6000万亩、4万平方公里,比整个海南省的面积还要大。
追根溯源,山东人与小麦的情结由来已久。考古证明,小麦最早在4500年前左右传入中国,最先落脚的省份正是山东。这归功于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山东大部分地区处于北纬35°到北纬38°之间的“黄金优麦区”,属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土壤条件适宜小麦生长。
山东人是从骨子里喜爱麦子的,即便是当下,农村里也有许多孩子的名字叫大麦、小麦、麦花、麦穗等等。麦子是山东人碗里的好饭,在人们的心目中,小麦要比其他农作物“高出一头”。
收好麦,还要多收麦,是山东人的夙愿。除了辛勤耕种,科技的力量,让这一夙愿成了现实。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农科院专家赵振东是“麦田守望者”,他一辈子眷恋小麦,育成的麦子装满上亿人的饭碗。他主持培育了多个小麦主推品种,其中“济麦22”在全国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是全国第一位的“当家小麦品种”。
高产难优质,优质难高产,这是育种界公认的难题。2018年,“济麦”育种团队培育出“强筋、高产、抗病、抗逆”的“济麦44”,通过山东省审定,实现重大突破。在山东省区试中,“济麦44”较“济麦22”平均增产2.3%,且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是目前优于美国“硬红冬”的5个国产小麦品种之一。
2020年,山东小麦总产量513.77亿斤,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山东饺子、胶东饽饽、青岛大包、鲁南花糕、周村烧饼、济南油旋等等,无一不是山东小麦的“杰作”。
天天大米白面,曾经是多少代人的梦想。山东有上好的白面,也有不一样的好米。鱼台是“鱼米之乡”。
“来到鱼台县,龙虾拌米饭”,在李阁镇姜楼村,大多数人家每日必有一餐是龙虾拌米饭。龙虾的鲜香与大米的清馨融为一体,成为舌尖美味,欲罢不能。“这一口”吃了多少年,谁也说不清楚,但他们知道,鱼台种大米是很久很久的事情了。
《鱼台县志》记载,唐虞时期,鱼台县属豫州,“其谷宜稻麦”,“谷之品有黍、稷、麦、菽、稻、梁秫、芝麻”。又载,明代起此地大米为贡赋之品,明清时文庙祭祀孔子等先贤时,普遍用“稻”作为祭祀品。
好米离不开自然的天赋。这里濒临微山湖,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境内还有17条河流纵横交错。天南地北的泥沙淤积成为这片肥沃的土地。由此,诞生了晶莹透亮、洁白如玉,口感滑爽、筋道的“江北第一米”。
守正创新是让一种植物物种延续、光大的正道。鱼台人代代“守正”着他们的好米,然而,20世纪90年代冒出的“多快省”生产习惯,让大米陷入“品牌杂乱、口感退化、市场萎缩、品牌价值走低”的困境。要想出好米,就得在品质上下功夫。痛心疾首之后诞生了新的“稻改路径”,“五个统一”像一双手托起了鱼台大米。统一供种,与天津农科院、山东水稻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联合建立育种研发平台,选定了两个大米主推品种;统一育秧,依托鱼台县亿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鱼台县农鑫谷物种植合作社,实行统一集中育秧,确保秧苗品质;统一管理,推广应用配方施肥、增施菌肥和生物肥、秸秆还田、绿色防控等新技术;统一订单收购和品牌销售,成立了鱼台县农产品品牌(联盟)协会,作为标准化生产的订单收购价格制定者和“鱼台大米”地理标志产品标识管理者,统一打造品牌。
“喜看稻菽千重浪”,鱼台35万亩稻田长出的20余万吨大米,既有东北大米的醇香,又有南方稻米的软糯,不一样的鱼台好米再度让人刮目。
食以菜为要,饭与菜,生活中缺一不可。
寿光位居渤海莱州湾西南畔,有海有地,出盐出鱼产粮菜,明清时期就有了“寒腊冰雪便已登盘”的早春韭菜,成为朝廷贡品。这极少的韭菜是屋前土炕暖出来的“圣物”,难以走上百姓的餐桌。直到1989年,三元朱村引发了寿光乃至全国的蔬菜“白色”革命。王乐义带领17个农户试验冬暖式蔬菜大棚取得成功,解开冬季蔬菜种植的“结”,揭开了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的序幕。当时菜农弯着腰、点着蜂窝煤炉子供暖的第一代大棚,目前已经升级至第七代。
眼下,智能蔬菜大棚遍及寿光,在孙家集街道前杨村的瑞航家庭农场,随便走进一个大棚,菜户通过手机即可读取棚内温度、湿度、土壤pH值和二氧化碳含量等数据,并可实时浇水、施肥、开启补光灯等。眼下的寿光菜已达近千个品种,“海陆空”齐发,陆上“绿色通道”销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海上的“蓝色通道”销往日本、韩国,“空中走廊”销往美国、委内瑞拉。
看寿光蔬菜种植技术展览,2米长的丝瓜、1米长的黄瓜、藤蔓上结的红薯、水里长的南瓜、树上长的西瓜、西红柿等让人眼花缭乱,而气体施肥、立体种植、无土栽培、水培等又让人大开眼界。《齐民要术》里的“菜经”在寿光已蝶变为“好品山东”的经典之作。
踵事增华,发扬光大。已种植300多年的潍县萝卜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其糠心的“病”是用现代的“处方”治愈的。“面、甜、香、绵、爽”的定陶陈集山药,2000余年来久传不断,绵延至今,越吃越香………哪怕是最家常的葱姜蒜,山东人也辈辈传承,精心“伺候”。章丘大葱高、长、脆、甜,“名”“特”“优”兼备,为让500年的“葱王”不倒,每户葱农从大葱育苗到收获、出售的整个过程全部记入档案,技术人员跟踪检查,核实用药、施肥情况,对不合格者坚决淘汰。昌邑南逄大姜有千年种植历史,近年来推广新品种和地膜覆盖大棚种植技术,每亩能产出万斤色泽鲜黄光亮,味道甘辛清香的大姜。
古老的粮菜被现代人的巧手和智慧“点醒”,连接成“好品山东”的成长链条。
添甘加香
烟台蓬莱,有一个乌沟苗家村,村里有一棵百年苹果树。
据考证,这棵古树于1890年前后栽培,可称得上是我国苹果栽培历史的“活档案”。1871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斯将西洋苹果引进烟台,在烟台毓璜顶建起了“广兴果园”。1899年,福山绍瑞口村果农唐殿功,看到“广兴果园”的苹果,想方设法引种。唐殿功将这些枝条嫁接在自家的秋子海棠等苗木上,“青红香蕉”苹果就此诞生。
烟台苹果年均日照2500小时,无霜期215天,不仅富含磷、钾等矿物质及胡萝卜素、氨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还有着“酸甜黄金比”。大自然的恩赐与历史的垂爱,才有了眼前这棵百年老苹果树。抚摸老树沧桑的树干,萌出的新叶绿得醉人。抬眼看,眼前是它层层叠叠望不到边的子子孙孙们。绵绵瓜瓞,出蓝胜蓝,烟台苹果在全国的苹果大家族里地位“显赫”,曾经7个苹果中就有一个是烟台苹果,外地人可能没到过山东,没到过烟台,但他们一定吃过烟台苹果。
然而,20世纪80年代烟台苹果还是被“卡”了。
市场上“红富士”等品种的出现,从口感到颜值,对烟台的国光、祝光、伏花皮等品种进行了全面碾压。原本的出口主力“小国光”市场份额更是被挤压,从年出口过万吨到仅有数百吨,烟台苹果“憋”得喘不动气了。
人有我也要有。1983年,栖霞市蛇窝泊镇开全国先河,引进“红富士”落户。秉着壮士断腕的勇气,烟台拉开了一场覆盖全市苹果产区的品种革新。到1986年,全市200余万亩果园全部换种红富士系列。渐渐地,烟台苹果“复活”,又登上了全国“老大”的位置。
烟台苹果的“自我革命”不敢停歇,依托农业农村部果品和苗木质检中心等10余所科研机构,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和砧木500多个,培育出“烟富3号”“红将军”等10余个优良脱毒品种,开发出富硒、SOD等功能性苹果。同时,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绿色生产技术,让烟台苹果又添甘加香。
2021年末,烟台籍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吃苹果的视频,引来全网围观点赞,航天员为家乡的苹果作“天宫代言”,烟台苹果“高调出境”,让原本就品质上乘的红苹果“飞得更高”。
烟台苹果莱阳梨,距那棵百年老苹果树130公里以外的莱阳照旺庄镇芦儿港村还有一棵古老的梨树,树龄已达400年,主干深埋地下,只露出五条粗大的分支,犹如五龙旋舞。所结果实个大、肉细,糖分特别高,清朝时被列为皇家贡品。
源于明末,形成于清初的莱阳梨沾了好“风水”的光,莱阳梨主要产地在五龙河流域,清水河、墨水河、富水河、蚬河、白龙河在五龙河口汇流,淤积成一片广阔的油沙地。这种细沙土壤里腐殖质多,云母多,土质松,通透好,光的反射强。充分的光合作用,再加上沙土升温急,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加快了梨果糖分的积累。
日轮月转400年,当地人一代一代呵护“宝贝梨”,除了精心授粉、施肥、浇水外,近年来,又琢磨吊果和掐花两个“秘器”。吊果是为了预防果实变大、变重压断枝;防止风过大,果实之间发生碰撞。掐花是掐掉幼果上的花,开始时是为了防治虫害,后来却意外发现掐花后梨果形状大变,顶端凹陷,果肉丰满、脆嫩,品质又提升了一截。当地有句顺口溜:“好吃不过莱阳梨,酥甜可口杠杠的”。
其实,山东最古老的果树在枣庄峄城。峄城石榴园有棵千年老石榴树,被称作“石榴王”。西汉时期,凿壁偷光的匡衡是峄城人,他官至丞相,告老还乡时,向皇帝讨要了一棵张骞从西域引进、种植在御花园里的石榴树。由此,石榴在峄城繁衍开来,经历数代,直到今天。
农以“种”为先,种质资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延续2000余载的石榴种植,也有其“病灶”,比如,出汁率低、裂果率高、不易储藏等,也得换“芯”。峄城是天然“育种场”,依托中国石榴研究院的科研引领,多渠道搜集与保存石榴种质372份,建成了国内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石榴种质资源库、石榴种质资源圃。在石榴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上,打造石榴种质资源研发基地、创新基地、品牌基地。新建高标准石榴繁育基地400亩,扩种“秋艳”“青丽”等优质石榴3000亩,改建、复壮石榴树6000亩,发展富硒石榴600亩。石榴还是那个石榴,但在传承中已让其再次“焕发青春”。
在山东,老果树展新枝结新果,创新中凝结着人们对生态规律的思考与智慧。
蒙阴蜜桃色泽艳丽,果肉细腻,汁甜如蜜;肥城桃果实肥大、果肉乳白,肉质细嫩致密、柔软多汁、口味甘甜。两种桃子的栽培历史皆逾千年,古老的滋味在延续中变得愈发纯正。
“先有冬枣树,后有沾化县”的千年沾化冬枣,一直“窝”在庭院里,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走入大田,在减密度、增光照等一系列改进后,肉脆、甘甜、清香的独特气息已成为现代人难以割舍的味道。
山东的“果品王国”里,也有崭露头角的“后浪”。淄河上游的源泉镇,是淄博市特级水源保护地,优美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小气候使这里成为种植猕猴桃的最佳区域。30多年的技术培植,“碧玉”猕猴桃脱颖而出。每年入秋,漫山遍野的猕猴桃像绿色的精灵,吸引采摘者云集,果肉晶莹剔透,如同翡翠,口感酸甜适度、细嫩多汁、芳香浓郁,让人流连。
我国引种蓝莓仅仅几十年,蓝莓落户山东刚刚十几年。青岛的黄岛蓝莓“后浪”澎湃,已形成品种引进、种苗繁育、基地种植、果品深加工及销售的“中国蓝莓之都”。究其“秘诀”,除了依陆傍海的砂质土地,再就是从头到尾的科技引领。
品尝一下黄岛蓝莓吧,就着细细白霜咬下果肉,汁水瞬间破皮而出,一股酸甜滋味在口中引爆味蕾……妙不可言。
山水之间,星罗棋布,“天下果品”看山东,是也。
激活滋味
清晨,在威海好当家集团的海洋牧场上,海参采捕者驾驶着舢板驶向海参捕捞区,穿戴好设备后,一个跨步扎进大海中。不一会儿,个头饱满、色泽亮丽的海参就被捕捞上岸,成筐成筐地放在舢板上。很快,这些海参经过检测后发往全国各地。“早上在海里,晚上在锅里”,当天的晚餐就可吃上威海的放心海参了。
山东的海岸线3290公里,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在奇妙多姿的海洋世界里,有着诸多鲜活灵动的生物,不好动且丑陋的是海参。海参喜欢生活在海藻茂密,水流迟钝、没有淡水流入、通明度较大的礁石或泥沙底地带。威海的千公里海岸线,近海远离大江大河入海口,海底水流平缓,属礁石、泥沙石混合地质,显然,这里是海参最好的天然港湾。自然环境禀赋与培植壮大海参产业相加,千百年的“港湾”里有了海洋牧场,海参“爆棚”,2015年,威海海参总产量达4.4万吨,是全省的1/2、全国的1/4。
每一只海参都要“验明正身”,好当家实行严格的海参质量管理,育苗养殖过程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苗种来源、饲料投喂、水质变化等全部信息记录存档;检测中心可进行700多项农残、兽残、重金属、微生物的检测。
好当家只是威海人呵护“海中人参”的一个缩影,威海严格执行陆源污染排放总量和排放标准“双控”,以容量定排量,培育河道及入海口湿地,把住海岸带“生态红线”,近海海域水质达标率100%,是全国海水水质最好的区域之一。
人们喜食海参,是因为这个黑不溜秋的家伙,在滚热的锅中与葱姜等融为一体,便被激活了其内在品质和营养,成了香气四溢,鲜嫩肥美的佳肴。海参做法百种,海参与同样丑陋的牡蛎入锅、成汤,被称为“海边一绝”。瓦煲放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滚,加生姜、海参、牡蛎,改用中火煲两小时,放葱段和少许盐调味,即可食用。做法极简,却激活了食材的营养,焕发起滋补养颜的功效。
牡蛎俗称“蚝”,距离威海仅百公里的乳山是“生蚝窝”。养殖品种以太平洋牡蛎为主,采取筏式养殖方式。养殖区域分布于西至乳山口、东至浪暖口的开阔水域内。这一水域,潮流畅,风浪小,入海的乳山河和黄垒河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盐,饵料丰富,成了牡蛎的“天堂”。
如果按照传统养殖的套路,是“春播秋收”。由于乳山湾外海岛屿少,夏季风浪较大,再加上夏季海水附着物多等原因,导致牡蛎成活率不高,产量低,制约了牡蛎产业的发展。如何“破茧”?乳山人去多地“取经”,末了,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开发出了牡蛎“秋播春收”的养殖技术。每年9月采购外地牡蛎半成品养殖,11月到次年4月收获。这种养殖模式避开了夏季风浪,缩短了养殖周期。接着,又引进并试养生长快、个体大、肉质好,卖相、品质好的三倍体牡蛎。“牡蛎家族”迅猛扩大,年产牡蛎50万吨。肉质饱满、入口爽滑、汁液鲜美的乳山牡蛎在全国叫响了。
水中美味,螃蟹不可或缺。淡水蟹口味鲜甜,并不逊色于海蟹。
“七月的风,八月的雨,黄河的水里畅游着你;青色的背,雪白的底,金爪横行不拘理;秋风吹,秋雨起,又到水美蟹肥时,我在黄河口上等着你。”每年七八月份,东营黄河口捕蟹人往往边哼唱边捕蟹。大闸蟹成筐成筐地抬上岸,早已等候多时的商贩们,把鲜活的蟹分送到四面八方。大闸蟹以清蒸为好,保持原汁原味,肉鲜香甜美,再蘸少许姜醋汁,香甜中透着清爽,百吃不厌。
黄河自改道由东营入海,黄河三角洲地区就开始有大闸蟹的分布。黄河为地上悬河,无污染,水质好,营养盐丰富,为大闸蟹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大面积人工养殖十几年前才开始,建设苗种基地,育苗、种好草、调好水、喂好料。有一塘好草,才能养出一塘好蟹,要保证50%-60%的水草覆盖率。销售一季好蟹,挣来一块市场,扩大一片面积,“雪球”越滚越大,养殖规模达到100多万亩。“南有阳澄湖、北有黄河口”,黄满膏肥的黄河口大闸蟹,已与阳澄湖大闸蟹大江南北平分秋色。
不管是海参、牡蛎,还是大闸蟹,在鲁西南人看来,都赶不上一碗热腾腾的羊汤。
这碗羊汤往往是鲁西南人美好一天的开始,就着汤吃上两个壮馍,一碟小菜,周身舒畅。单县大街小巷遍布羊汤馆,家家户户也自做羊汤。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的羊汤成了他们的最爱。
鲁西南的青山羊是草地上蹦跳温顺的生灵,背部、唇、角、蹄为青色,最大价值在于肉用,肉质鲜美,不膻不腻,以青山羊为原料熬制羊汤可谓“生花妙笔”。单县地处黄河故道,是碱性水、碱性草,家畜常食,肉中膻味小。另外,弱碱性水对油脂的溶解好。再加上独特的熬汤工艺,唤醒了骨肉里的元素,释放出诱人的浓香。
单县志载:清嘉庆十二年年初,单县人徐桂立、曹西胜、朱克勋三人开设“三义和汤馆”,后来三家分开经营。由于徐家技术好,制作精细,一时间风靡全城。在其后200多年里,单县羊汤的名声越来越大。然而,当地人担忧的是如何保住牌子,擦亮牌子。
羊汤好喝羊为本。单县郊区有一个“单养千秋”保种育种创新示范基地,这是一个标准化、智能化、现代化的保种育种基地,饲料投喂、消毒降温、粪便处理等都实现了自动化。这里养殖着数千只单县特有的青山羊,正在培育生长快个头大的青山羊杂交新品种,延续中提升青山羊的品质。还有,单县羊汤产业发展联盟,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专家顾问团等组成理事会,为羊汤产业发展提供智囊。比如,制订了一整套的养殖技术、方案,模拟它的自然生存环境,用单县技术标准养出每一只羊。
不仅是羊汤,山东人普遍钟爱的是鸡。鸡的吃法五花八门,枣庄辣子鸡、莱芜炒鸡、聊城熏鸡、夏津布袋鸡、济南黄焖鸡、新泰黏糊鸡、泰山栗子鸡等,各有千秋。特别是栗子鸡,简直是泰安美食中的“绝味”。
都说泰山栗子鸡能品到千年前的味道。此话不虚,泰山板栗迄今已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早在周朝就有记述,在大汶口发现的甲骨文上也有“栗”的象形字记载。今天,板栗进行培优繁育后,质地细糯,口味甘甜的品质更加突出,有“东方珍珠”美誉。泰山红公鸡羽毛鲜艳,尾羽黑且闪有绿色的光泽,亘古以来就在山间板栗树林中奔跑跳跃。板栗香甜,鸡肉鲜美,两者在猛火、沸水中深度交融,其鲜香软糯的好滋味被激活了。
山东把鸡做到极致的当数德州扒鸡。
在德州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300年前德州城西门外,烧鸡制作艺人贾健才远近闻名。一天贾健才外有事出,店里伙计却在灶前睡着了,一觉醒来,一锅鸡煮过了火。哪知这过火的烧鸡却散发出独特香气,吸引了过往的行人……贾健才由此摸索出一套德州扒鸡的原始做法。后来,康熙南巡路过德州,品尝德州扒鸡后称:“真乃神州一奇也”。从此德州扒鸡成为皇家御用贡品,声名大振。故事里的事无从细究,但德州扒鸡品质却“勾”住了每一位食者,“热中一抖骨肉分,异香扑鼻竞袭人。”
德州扒鸡也折过“翅”。20世纪80年代初,扒鸡的品种从农家散养笨鸡改用肉食鸡,质量和口感下降,消费者不买“账”了。痛定思痛,德州扒鸡立马为消费者还“账”,全部使用散养笨鸡,选育培养生长期为6-8个月优质专用鸡,构建起“养殖 加工”全产业链。终于,老味道又回来了。
眼下,走进扒鸡自动化加工现场,会看到一只只活鸡经过宰前检验、沥血、浸烫、脱羽、掏膛、预冷、清理整理、自动分拣、上色、焖煮等多道环节后,像变魔术似的成了一只只香气扑鼻的扒鸡。
散养笨鸡表明鸡肉的品质,自动化加工线只是提升了速度,德州扒鸡的精髓还在于那锅老汤。这锅百年循环的老汤,火不熄,味不改,一汤永续。汤里有桂皮、白芷、砂仁、山柰、草豆蔻、白豆蔻、花椒、陈皮等多种佐料。正是这锅像酵母一样的汤,激活了鸡肉中的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钙、磷、铁等多种成分,释放出撩人心魄的美味。每年2000万只德州扒鸡正是带着这种美味,“飞”到了人们的餐桌上。
其实,真正激活舌尖上“好品山东”滋味的是人,是山东人的勤劳、淳朴、厚道、善良和智慧。
传承是骨子里的传承,创新是灵魂的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