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总是坚持不了一件事情?,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你要努力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女孩?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你要努力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女孩(了不起的发光女孩)

你要努力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女孩

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总是坚持不了一件事情?

是目标感不强还是外界干扰太多?是不够热爱还是自律性太差?

最近看了这本书《了不起的发光女孩》,我找到了答案。

正如这句话说的:“你遇见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一本书中找到答案。”

那我想这本书不该被错过。

这是一本由青年畅销书作家韦娜、人气漫画家燕七、小红书人气博主唐安妮、诗漫文化创始人紫翘隆重推荐,和30位知名作者联合创作的励志书籍。

同时,本书也是一本有温度、有力量的治愈系作品。全书共分为我还是想过滚烫的人生;愿你特别凶猛,也特别温柔;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愿你的坚持,都是因为热爱;做自己才是真正的勇敢;活成自己生命中的那束光等六个部分。

作者用细腻优美的文字告诉读者,遵从内心的想法做好自已,追求自己的梦想,也可以成为真正闪闪发光的自己。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人成事的最大底气是来源于她的坚持。”

01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会看到希望

书中有这样一个励志女孩,她是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清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博士江梦南。

1992年,她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学校的老师。

父母为她取名“梦南”,寓意“岁月静好,梦里江南”。

但在江梦南半岁时,因为误用药物导致双耳失聪,从那时起,江梦南就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由于失去了听力,江梦南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也会听不到自己的发音,就会失去说话的能力。医生建议父母带她去聋哑学校。

但是,她有一对对她不曾放弃的父母。有一次,江梦南因皮球滚得太远捡不到而着急起来,嘴里挤出了一句“妈”的声音,这让父母看到了转机和希望。

为了让江梦南更好地融入社会,父母毅然决定让她学习唇语和发音。

训练中,很多方法是父母自创的,比如让女儿摸着自己的喉结感受发声时的震动,用手感受呼出的气流;母亲在一面镜子前抱着她,在后面对她说话,这样她能看到母亲的口型,也能看到自己的口型。

此外,要想学会听和说的能力,每一个音节都要经过成千上万次重复,才能形成肌肉记忆并熟练掌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但在父母日复一日的引导下,江梦南终于能分辨出“花”和“哈”,也学会了分辨四声,甚至学会了方言宜章话。后来,她更掌握了一项传说中的绝技:读唇语。

江梦南说,父母给了她最好的礼物,就是从来不曾放弃她,他们坚信自己的孩子不差,只要肯下功夫,就会看见希望。所以她也不会放弃自己。

任何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会看到希望。

02只要坚持在路上走,就没有到不了的彼岸

有梦想信念的人,即便面对坎坷,也会砥砺前行。

书中《坚持,只为心中那份执着》章节,讲述了一个叫李柏霖的95后女孩,陪山里娃写下1000多首诗的故事。

在这位年轻老师心里,留守儿童写诗,就是敞开内心世界的门。这扇门曾紧紧关闭,又随着稚嫩诗句,一点点打开。

她教书期间,明显感受到孩子们在体会情感,锤炼语句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孩子们不再是通过文字来获得分数,而是在通过文字来记录生活,表达自己。难过、开心、无聊、有趣…都记录在小本子上,孩子们也更加愿意敞开心扉。

列夫·托尔斯泰说,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

这团火,就这样,在这所小且偏远的学校里“燃烧”,温暖和照亮了大山里的童年。

两年后,在李柏霖的带动下,许多孩子能够写出,“大概,冬天是梅花的心上人吧”、“棉花吐出了丰收”,这样的句子,实在让人惊艳。

此外,三年间,带领孩子们创作了1000多首诗。

其中,部分诗作经她推荐在公益平台发表。她还自掏腰包,为孩子们做了两本诗集。

诗歌,不是解决所有童年问题的答案,却可以成为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少年心中有了诗,童年就更有了光。

李柏霖说,诗歌于大山里的孩子而言,就像一扇扇心门。叩开这扇门,你会看见他们多么爱这个世界,也会明白,怎样更好地爱他们。

我涉水而来,只因,沧海有岸,彼岸有花。

春寒料峭中,有李柏霖坚持的信念,有执着的追求。

当你执着的时候,连时间都要向你投降。

世界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和坚持,时光也不会怠慢执着而勇敢的每一个人。

我想人生的意义,大抵在于在这短暂的时光里,坚持自己的坚持,追寻自己的追寻,执着自己的执着。

03所有甘之如饴的坚持,都会成为一个人成事的底气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这一年把自己完全给了‘青绿’,2021以‘青绿’收尾。”

这是书中《愿你的坚持,都是因为热爱》一章,主人公孟庆旸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一条动态。

与此同时,网络上对她的夸赞铺天盖地,她的家乡周口人更是引以为傲。

然而对于这些,孟庆旸始终很清醒,她知道,作品能够满意地呈现,离不开团队每个人的努力。

大家如螺丝钉一般,各司其职,站好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动作,把每一次排练都当做正式演出,每个人都百分百地付出,才能有如此绝美的展现。

孟庆旸说,第一次饰演“青绿”这样的大写意角色,很有挑战性。

从巡演收官到走上春晚舞台,她几乎牺牲掉自己所有的私人时间,不社交,不回家,全身心融入这一抹历尽千年的色彩中。

她和同伴们连续4个月,每天至少排练10个小时,一遍又一遍练习剧中每个动作、走位。

那段时间,孟庆旸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的都是舞蹈动作。

有时,她甚至忘记了自己本身,幻化成“青绿”,与其合二为一,浸润着传统文化,发掘自己最松弛的状态,找到最准确的角色定位。

正是这种沉浸忘我的排练状态,让她在春晚舞台上,有了精彩绝伦的表演。

因为热爱,才会沉浸;因为沉浸,才会忽视各种过程的艰辛。持续专注打磨自己,在努力的枯燥与隐忍中,选择一如既往,进而创造无限可能。

对于舞蹈,孟庆旸因热爱而起,也因为“热爱”两个字支撑,让她坚持20多年。

对于孟庆旸而言,与舞蹈相遇,是人生的幸运。而选择一条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绝对是一件很可贵的事情。

结语:

常听人说:“坚持到底,才能笑到最后。”

深以为然!

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只要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可能会出现奇迹。

成功的人不一定是那些条件最好、能力最强的,却一定是那些意志最坚定、战斗力最顽强的。

只要不抛弃梦想,不放弃努力,你也可以见证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