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送心]

1995年,国内电视台曾经热播了一部名为《红樱桃》的电视剧。剧中主要讲述了一位中国小姑娘在德国纳粹集中营的悲惨经历

而这部电视剧中的女主人公就是以朱德元帅的女儿朱敏为原型塑造的。虽然在纹身等情节上有所艺术加工,但朱敏的真实经历却比电视剧中展现的还要艰苦和悲惨。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1)

朱敏(中)在集中营

朱敏在集中营的3年中几乎没说过话,这导致她在未来一直都多少有一些语言功能的障碍,她的身体上也落下了很多终生的病痛。

而且,朱敏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一直经历着骨肉分离的痛楚,在14岁时,她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爹爹——朱德元帅,至于妈妈,她从未见过。

在晚年的回忆中,朱敏说道:我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母亲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2)

朱敏

那么,朱敏在年少时到底有什么样的经历?

她在纳粹集中营,为什么3年没有说话?

而她又是为何无法原谅自己的生母呢?

四旬

1919年底,朱老总的两位弟弟先后在军阀混战中阵亡,朱老总的心情也低到了极点。就是在这个时候,和他关系不错的一位老部下把自己的妹妹贺治华介绍给了他。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3)

贺治华

贺治华从小生活优渥,还在国外留过学,热情泼辣,风姿绰约,很快就与朱老成就了一段英雄美人的佳话。

1922年,朱老总为了寻求救国的真理而远赴德国,贺治华也随夫同行,后二人又辗转到了苏联学习和生活。

两人的年纪差了10几岁,朱老总性格沉稳内敛,但缺少点浪漫,在苏联的时候,工作学习又很忙,这就引起了喜欢小资生活的贺治华的一些不满。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4)

1926年4月,贺治华为朱老总生了一个女儿。此时的朱老总已经40岁,老来得女,欣喜异常,对闺女是爱不释手,取了小名“四旬”,大名则是按家族的排辈唤作朱敏书。

彼时,国内的北伐战争即将如火如荼地展开,6月,朱老总就接到组织的任务,要回国去做四川军阀杨森的统战工作,因此,只能与妻女挥泪惜别。这位老父亲在临行前,抱着刚满月的女儿是真的落下了英雄虎泪。

谁知道,朱老总一走,贺治华不但不好好照顾女儿,反而开始放飞自我,频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还与另外一位曾经在法国留学的年轻进步青年何家兴谈起了恋爱。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5)

朱德(前排右一)、贺治华(前排右二)

1927年夏天,“四旬”刚满一岁,贺治华就让妹妹从四川千里迢迢来到中苏边境把女儿带回了老家。随后,她向朱老总提出了离婚。正在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的朱老总闻之,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尊重贺女士的意见。”

1928年,贺治华、何家兴夫妇按照组织的安排回到了白色恐怖的上海,协助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罗亦农同志开展工作。

但回国后,贺治华带着何家兴却辗转于十里洋场,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最后竟然出卖了罗亦农同志,想换取国民党的悬赏远走高飞。他们的叛变使罗亦农同志在1928年4月惨遭敌人杀害,而我党的“红色双面特工”鲍君甫则掌握了他们叛变的证据。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6)

罗亦农

最终,“中央特科”的同志惩办了这对叛徒,何家兴被当场击毙,贺治华重伤,虽然没死,但也毁了容。伤愈后,她偷偷跑回了老家嫁给了当地一个普通人,但12年后还是被国民党特务枪杀于家中。

说回到小四旬,小姨把她接回到四川的姥姥家后,就给她改名为贺飞飞,所以她很长时间不知道自己的真名。这孩子命真苦,自从懂事,就没见过自己的爹和娘。

稍大一些后,有一次姥姥带她上街,而街边的墙上就贴着反动派悬赏捉拿毛主席和朱老总的画像。姥姥偷偷指着朱老总那张,悄声告诉四旬:“那就是你的爹爹”。血脉亲情,虽然没见过真人,但只看画像,四旬小小的心灵中都涌起了要抱抱爹爹的冲动。从那以后,她才从姥姥和小姨那听说了一些朱老总的事情。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7)

朱敏小时候(右二)与外婆、小姨、表妹

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后,朱老总已经50出头,思女心切,因此向组织提出申请,希望能把女儿接到身边。当时的环境宽松了很多,周总理亲自通过多方打听终于在1938年找到了12岁的四旬。

第一次见面,俊朗潇洒的周伯伯就给四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回忆道:“周伯伯第一次看见我的时候,就惊讶地对邓颖超阿姨说:‘你看,这孩子长得和朱老总多像呀!’”不过,外婆却不同意体弱多病的四旬去遥远的延安。

无奈之下,周总理只能带着四旬到附近的照相馆照了一张1寸的照片好带给朱老总。拿到照片后,周总理还笑道:“这照片太小了,你爸爸一定得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楚.”

两年后的一天,外婆突然告诉14岁的四旬:“你妈妈死了,外婆不能留你了。”

1940年11月,邓颖超同志亲自将四旬接到了延安。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8)

朱德和朱敏

因为终于能见到朝思暮想的爹爹,所以四旬在一路上特别开心,但她想不到的是,在战争年代,幸福总是短暂,残酷才是常态。

朱敏

在通过火车、马车、汽车、两条腿行进了1000多公里后,四旬终于抵达了延安。四旬记得到杨家岭的最后一段路是坐的马车,快到的时候,她就看见远处的山坡上跑下来好多叔叔和阿姨。

一听说她是朱老总的闺女,叔叔阿姨喜道:“朱老总今天刚从外边视察回来,太巧啦!”

快到坪坝的时候,四旬就看到了一位身穿灰色八路军军装,打着绑腿的高大中年男人站在山坡上向这边张望。

父女连心呀!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9)

那位男人就是朱老总,虽然眼神不好,但是心灵感应让他知道是自己的闺女到了。于是,老当益壮的总司令扬起一路尘土,从山坡上飞奔而下,冲到马车前,一把就把四旬抱在了怀里。

“爹爹!爹爹!”四旬一下就在朱老总的怀里大哭了起来。

钢铁硬汉朱老总此时也难掩心中的舔犊深情,柔声说道:“这么大的姑娘了,还哭鼻子,看见爹爹,应该笑才对呀!你知道有多少娃娃是活不到看见爹娘的那天呀!”

当天晚上,在窑洞的油灯下,朱老总盘腿坐在土炕上,掰着手指头给四旬讲她小时候的样子,老头子好像一下年轻了10几岁。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10)

朱老总也是位普通的父亲呀,当初离开的时候,女儿还是怀抱。14年来,能慰藉他思念之情的只有一张夹在笔记本里的女儿婴儿时的照片。

四旬还记得她到延安的第三天,毛主席到朱老总的窑洞来串门。小时候,四旬见过毛主席的悬赏图,所以在大门口见到他时一下就认了出来,然后冲着朱老总喊道:“爹爹!毛泽东来啦”

这话把毛主席逗得哈哈笑,摸着她的头说:“刚来延安,就给你爸爸当上通讯员啦!不简单呀!”

四旬望着毛主席,发现他本人下巴上有一颗痣,和画像不同,又天真地问了一句:“你是真毛泽东吗?”毛主席又被逗笑了,反问道:“难道你还见过假毛泽东?”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11)

毛主席和朱德

等毛主席走后,朱老总严肃地跟四旬说:“虽然我比毛伯伯大8岁,但是你见到他,要喊毛伯伯,要尊敬!”看见一直和蔼慈祥的父亲一反常态,四旬知道自己错了,赶快点了点头。

不久之或,朱老总就给四旬把名字改成了朱敏。康克清同志也把她视为己出,这让朱敏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

朱敏喜欢音乐,所以在延安时,非常喜欢参加舞会。而朱老总是位老派军人,不擅跳舞。但为了让他放松放松,康克清同志就“指使”朱敏以“毛伯伯也来跳舞了”为借口拉着朱老总也去。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12)

康克清、朱德和朱敏

这招百试百灵。后来朱敏才知道爹爹对毛伯伯非常尊敬,即使他自己不跳,也会去为毛伯伯助兴。不过,朱老总也跳过,就是跳舞的时候也会不苟言笑,严肃认真,以至于大家评论他跳舞的样子就像一辆坦克,和他的为人一样,稳重、扎实,一往无前。

虽然父女的重逢是幸福的,但那时毕竟是战争年代,为了安全,组织准备把朱敏在内的几个孩子送到苏联去学习。

在把去苏联的这个消息告诉女儿后,父女二人都沉默了,朱敏明显听到了爹爹加重的呼吸声,那是朱老总在过雪山时留下的支气管炎后遗症。

1940年1月30日,朱敏和几个小伙伴坐着一架轰炸机一起飞往苏联,为了隐蔽身份,临行前,朱德同志给她起了一个化名:赤英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13)

刚到莫斯科的时候,朱敏不习惯寒冷的气候,小时候的支气管炎复发,一直在咳嗽,6月21日,儿童院将她送到了暖和的苏联南部城市明斯克的夏令营进行学习、生活和疗养。

但,第二天,德军对苏联发动了全线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苏军全线崩溃,明斯克瞬间被德国法西斯的铁蹄践踏而过。

等待朱敏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呢?

赤英

德国入侵苏联没几天,朱敏和夏令营的20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就都成了纳粹的囚徒。被关了两年之后,朱敏和小伙伴们又被塞进了又臭又脏的闷罐火车,被押送往德国东普鲁士的集中营。

在路上,朱敏开始发烧,如果德国兵知道她这样,肯定会把她扔下火车,可一位苏联军人给她喂水,救了她。而且这位军人鼓励她:“无论如何,你都要活下去!活下去就是胜利!活下去才能再见到你的父母!”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14)

朱敏和父亲

就这样,朱敏硬扛到了集中营。在关进去之前,每个人都要把衣服换掉,而朱老总送给她的一支派克金笔就被德军看守抢走了。在她的衣服里还藏有一枚同学送给她的列宁纪念章,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她把纪念章含在嘴里,压在了舌头下面,这可是冒着生命危险,一旦被发现,残暴的敌人肯定会杀了她。好在她躲过了检查,但事后,纪念章的别针把她的嘴里扎的全是血。

在集中营,每个孩子都对自己的身份严格保密,朱敏进来时,就是对看守说自己叫赤英,是中国医生的孩子,在苏联治病。

在集中营的3年中,朱敏为了保密,加上和其他各国的孩子语言不通,几乎没说过话,以至于她的语言功能都开始衰退,在未来都没有很好的恢复。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15)

朱敏(左)

而且,看守门根本不拿他们当孩子看,甚至还不如牲口,吃的面包都是发霉的,还要被迫干活。长期的营养不良和体力劳动让朱敏的头发大把脱落,当时,她正处于发育期,但是身高却一点都没长,还落下了一身的病,尤其是眼睛。

有一次,她的脖子上长了肿块,因为没有治疗,所以出血化脓,看守看见后,直接把她拽到了医务室。

而集中营的医生根本没有救死扶伤的医德,拿她这个孩子也不当人,找人按住她的头,用刀子直接把肿块割开放出里面的脓血。这下让伤口继续感染,高烧几乎要了她的命,脖子上也留下了3厘米长的一道终身伤疤。

但是,即使在这样地狱一般的生活中,朱敏和小伙伴们也没放弃抵抗。1944年,德军的溃败已经不可逆转,大量的弹药需求让集中营都变成了军火仓库。当得知子弹受潮会失效后,朱敏和小伙伴们虽然找不到水,就往子弹箱里拼命地吐唾沫,每天干完苦役,大家的嘴里干得就像要冒火一样,但心里特别舒畅。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16)

朱敏(左)

1945年1月30日,朱敏和难友们一早睡醒发现集中营的看守都被逼近的苏军吓得逃跑了,于是欢呼雀跃。随后,大家一起向着东边苏联的方向奔去。几个月后,他们终于遇到了苏军,朱敏也被送回莫斯科,先由红十字会照看。

当时正处于战争末期,苏联国内的情况还是非常混乱,19岁的朱敏要如何回国与爹爹团圆呢?

一切好似有天意。当时,毛岸英同志恰好去红十字会办理回国的手续,工作人员就顺口问了他一句:“认识一个叫赤英的中国小姑娘吗?”毛岸英哪知道朱敏用了化名,回国后,他跟毛主席提到此事时,毛主席惊喜道:“那是朱老总的女儿呀!”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17)

毛岸英

就这样,朱老总悬了好几年的心终于放下了。

不过,朱敏并没有立刻回国,而是留在了苏联继续学习。

1953年,朱敏学成归国,终于又见到了爹爹,彼时的朱老总已经67岁,虽然对受尽磨难的女儿心怀愧疚,但这位老父亲却没有搞任何特殊化。

他让朱敏夫妇继续住在北师大的12平米集体宿舍中。即使当了外公,朱老总也没把女儿一家接到中南海居住。而朱敏也一直牢记爹爹的教诲,一直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没有一句怨言。

朱敏遗体告别仪式(朱敏是朱德之女)(18)

朱敏(左二)与丈夫刘铮、朱德夫妇

母亲的事情,朱敏是回国以后才知道,所以她一直不愿意提起,直到晚年,她接受采访的时候才说过一次:“她背叛了父亲,也背叛了革命,所以我永远无法原谅她。”

2009年4月13日,朱敏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

她一生清贫,从没有向组织索求过什么,但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却一直兢兢业业。

她的同事们对这位老大姐的评价是“几乎找不到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