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闹元宵,十六“送瘟神”,牢记“这首民谣”,寓意平安幸福

春节过后元宵节,元宵节过后,还有一个正月十六,俗称“十六夜”。元宵节是春节后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全国很多地方,元宵节这天都有重大的节日,非常热闹。但是很多人以为元宵节过后,就不热闹了,其实按照古时候的传统,正月十六的晚上才是最热闹的一天。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六“送瘟神”。虽然春节不用上班,不用读书,也不用做家务,但是正月初,规矩很多,并不是很自由。但是正月十六,才是最自由的,是随心所欲玩乐的日子。

元宵节的童谣和民谣有哪些(十五闹元宵十六)(1)

在以前,正月十六的时候,经常听老人说起一句民谣,后面才知道了这句民谣的完整版:“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骂,送牛桩,老老少少乐哈哈。”这句民谣里包含了很多传统习俗,而且都是非常欢乐的。

比如扛笆斗舞火把,就是把生石灰装纱布袋子里,然后扛着往地上扔。扔完袋子,再点燃火把,放爆竹,红红火火,十分喜庆热闹。

元宵节的童谣和民谣有哪些(十五闹元宵十六)(2)

还比如炸麻花撩人骂,所谓的炸麻花,其实就是炸爆米花,也就是玉米,没有玉米的话,也会用稻谷代替。炸好的麻花给小孩子吃,寓意平安健康。小孩子吃麻花,大人骂小孩,寓意骂去“晦气”,也就是“撩人骂”。

而送牛桩就是寓意“送子”,因为那个时候计划生育,都想要生个男孩,于是就有了这个习俗。

元宵节的童谣和民谣有哪些(十五闹元宵十六)(3)

随着时代的发展,好的习俗留下,不好的习俗摒弃。所以在我看来,正月十六,我们可以留下好的习俗,就比如炸麻花,给小孩子吃,好吃又不浪费。

分享一个爆米花的做法,比电影院的爆米花好吃百倍。

【焦糖爆米花】

元宵节的童谣和民谣有哪些(十五闹元宵十六)(4)

食材:爆米花专用玉米粒100克、玉米油30克、白砂糖100克、水50克、黄油25克、小苏打5克。

步骤1:锅中倒入玉米油,倒入玉米粒,再中火加热,加热至玉米粒开始爆裂的时候,盖上锅盖,摇晃均匀。

步骤2:等到完全爆开的时候,就可以关火了,然后出锅倒入爆米花备用。

元宵节的童谣和民谣有哪些(十五闹元宵十六)(5)

步骤3:锅中加入水,倒入白糖大火加热至融化,并且开始冒泡,然后再熬至焦黄,再放入黄油加热。

元宵节的童谣和民谣有哪些(十五闹元宵十六)(6)

步骤4:黄油融化之后,倒入小苏打搅拌均匀,锅中的糖膨胀之后,再倒入爆米花,翻拌均匀,就可以出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