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唐代是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顶。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分界线,因而也是中华农业文明由盛转衰的分界线。

唐之韵第二集千古唐诗文字版:三十集文学教育片唐之韵解说词(1)

这条分界线,把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的阴暗,因而忧心忡忡、歌声凄苦。

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标志,盛唐过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无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

杜甫在唐代诗名并不大,根本无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时韦縠编选的《才调集》,选唐诗一千首,里面连杜甫的名字都没有。可见,在当时杜甫还谈不上什么知名度。到封建秩序开始强化的宋代,他才变得诗名赫赫。到明、清时期,他才被尊为诗圣。

唐之韵第二集千古唐诗文字版:三十集文学教育片唐之韵解说词(2)

杜甫死后大约半个世纪,中唐诗人元稹在一篇文章中说,杜甫“尽得古今之体势,而蒹人人之所独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可是杜甫能写“大或千言,次有数百”的排律,李白根本写不出来。于是元稹认为,李白虽然也会写诗,但根本无法和杜甫相比。

元稹这篇文章,在唐代并没有起多少作用。同时代的韩愈就认为:

《调张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坚决反对抬高杜甫、贬低李白。其实,韩愈不明白,元稹这样惊世骇俗,真实的用意是要为他和白居易新题乐府诗扩大影响,要达到目的,自然最好是把自己敬佩的杜甫抬高。要把杜甫抬高,最有效的办法,又莫过于编造历史,说他生前就与李白平起平坐,而实际上李白根本无法和他相比。

李白是太阳,知道的人太多了,现在说杜甫远远地超过他,还不使人大吃一惊?这个石破天惊的论断,首先为历史学家所接受。《旧唐书》把元稹这些话全文写进《杜甫传》,《新唐书》也以此为基调。由于这一误导,加上从宋朝起杜甫的诗名又如日中天,后世就真以为他活着的时候就与李白并驾齐驱了。

杜甫虽然只能算中唐诗人,他一生五十九岁,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盛唐度过的。盛唐既是出狂人的时代,他又和李白、高适和岑参这样的狂人交往,也就不可能不染上几分狂气。

唐之韵第二集千古唐诗文字版:三十集文学教育片唐之韵解说词(3)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绝句,诗名叫《赠李白》,表达了青年杜甫对中年李白的崇敬与赞美,体现他自己也与李白一样傲岸与狂放。

《饮中八仙歌(节选)》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壮游(节选)》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

荣华敌勋业,岁暮有严霜。

吾观鸱夷子,才格出寻常。

群凶逆未定,侧伫英俊翔。

唐之韵第二集千古唐诗文字版:三十集文学教育片唐之韵解说词(4)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睁大眼睛看鸟往泰山上飞,看着看着,觉得山上的云在胸中回荡,使人有一种飘然高举的感觉。于是决心要攀上山顶,去感受居高临下欣赏风景的快慰。

看见一匹骏马,他立刻想到:

《房兵曹胡马》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骑到马上去驰骋,建立轰轰烈烈的功业。

唐之韵第二集千古唐诗文字版:三十集文学教育片唐之韵解说词(5)

《前出塞》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早年的这些诗句,展示出他不平凡的气度,表明他内心充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所以,尽管他的总体诗风与盛唐不大相同,但与大历时期的诗人也并不同调,没有那种走投无路的失落感和叹老嗟卑的衰飒气象。正因为这样,所以他始终保持着正视现实的热情和突入时代的勇气。

杜甫始终自以为是儒家的信徒。“儒冠多误身”“乾坤一腐儒”,反复这样强调:

《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则更进一步,不光是不得志,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了,他还大声呵斥“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还在为皇帝担忧:

《诸将五首(其二)》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唐之韵第二集千古唐诗文字版:三十集文学教育片唐之韵解说词(6)

《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唐之韵第二集千古唐诗文字版:三十集文学教育片唐之韵解说词(7)

儒生时代是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时时都充满忧患意识。杜甫就是这样立身处世的,一辈子都被这种忧患意识驱赶得处于紧张状态。他年轻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是典型的儒家理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唐之韵第二集千古唐诗文字版:三十集文学教育片唐之韵解说词(8)

在这一点上,他和李白大不相同。李白向往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从来不强调忠君。他渴望遇到明主,像刘备请诸葛亮那样赏识他,经他三言两语一点拨就天下太平,就尊他为卿相。而他又特别讲究功成身退,像战国时期的鲁仲连一样,为人排忧解难而不要报酬。杜甫固然也够不上政治家,但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力。

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已四十四岁,随后在逃难中被叛军捉住,带到已经沦陷的长安。看着京城的残破,痛心疾首写下了他的名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之韵第二集千古唐诗文字版:三十集文学教育片唐之韵解说词(9)

由于官小诗名也小,安禄山的部下没有关押他。他就乘机逃出长安,到了凤翔,找到了自作主张登上皇位的唐肃宗。肃宗为了奖赏他的忠心,封他为左拾遗。后世称他为杜拾遗,就是这么来的。

《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

不见旻公三十年,封书寄与泪潺湲。

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

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

闻君话我为官在,头白昏昏只醉眠。

唐之韵第二集千古唐诗文字版:三十集文学教育片唐之韵解说词(10)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他不懂官场的厉害,只知道知无不言,结果上任不久就被贬了官。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之韵第二集千古唐诗文字版:三十集文学教育片唐之韵解说词(11)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唐之韵第二集千古唐诗文字版:三十集文学教育片唐之韵解说词(12)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由于俸禄太少,又当战乱,他干脆弃官,从此走上了日甚一日的苦难。

唐之韵第二集千古唐诗文字版:三十集文学教育片唐之韵解说词(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