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总结报告(初中物理电学总结)(1)

冬天来了,无处不在的摩擦生电也现身了,总是在不经意间碰碰围栏,拉拉小手就被电了,更明显的是脱毛衣,“噼里啪啦”一阵闪,睡前仪式被摩擦生电弄得特别隆重。

那这个电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一正一负,它们的原理就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单子带负电,原子核拽着电子,就像太阳拽着地球一样。本来,原子核的正电和电子的负电是平衡不显电性的,当相互摩擦,不同的原子核拖拽电子的力道不一样,有些电子爱自由,就没有原则的四处跑路,没有束缚的电子就会跑到其他物体当中,缺少的电子的物品就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品就带负电。

初中物理电学总结报告(初中物理电学总结)(2)

那生活中的“触电”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冬天空气干燥,湿度相对较低,肢体衣物相互摩擦,产生的净电荷不能正常导走,干燥的空气令人体皮肤表面水分加速蒸发,电阻值增大,人体和附近导体间产生高电压和高电场强度,内外温差进一步降低相对湿度,就会让静电产生。

那初中物理电路中的重点是什么呢?那就是“431”:即4个3,1个1。

首先介绍“四个三”。

1、三种情况

串联

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通道,通过第一个元件的电流一定大小不变地通过第二个元件,只要电路中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都断开。

并联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电流有两条或多条通道,各元件可独立工作。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上用电器。

混联:既有串联又有并联。

2、三种状态

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断路:断开的电路;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

3、三个概念

电流: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压:U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1 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 兆欧=1000千欧;1 千欧=1000欧。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导体本身的电阻大小与电压大小和电流无关。

4、三种仪器:

电流表

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 "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电压表: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 "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 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

作用: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正确使用:

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

B、接线要“一上一下”;

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再来“1个1”,即一个公式。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U/R 公式变形R=U/IU=IR。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

那这些知识应该怎么记下来呢?云界妹已经为您整理好了:

初中物理电学总结报告(初中物理电学总结)(3)

初中物理电学总结报告(初中物理电学总结)(4)

初中物理电学总结报告(初中物理电学总结)(5)

欢迎转发、收藏,更多学习干货请关注订阅号【云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