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书法,是一种文字艺术,它在汉字产生的时候就开始产生了。从最初的锐器刻画文字到用软笔书写,不知道经历了多长的时间。到现在为止,已知的早期笔墨文字是春秋战国后期的简牍。从字迹可以看出来,这时书写用的笔已经跟今天的笔没有多大区别了。

初期的秦简多为篆书,篆书是一种图形文字,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结字随形,点画匀称,纯中锋的用笔,为书法的笔法产生奠定了基础,也为毛笔的产生提供了依据。

毛笔的8种基本笔法(怎么知道你用的笔法是正确的)(1)

里耶秦简

毛笔的产生,没有考古性的记载,倒是有一个传说故事。秦国的蒙恬,曾经驻守在边疆,经常要通过文字通报军情。文书来往频繁,蒙将军便对此留了心。

一次偶然看见猎获的猎物被拖着前进,血顺着毛茸茸的尾巴的移动轨迹,留下殷红的近似字画的痕迹。于是他找来动物毛捆绑在杆子上,蘸着颜料试了试,这种写字方法要比刀刻省时省力的多,毛笔也就此产生了。

不过,在1954年在湖南长沙古家公山发掘的战国墓中,发现了一支制作精致的毛笔。这就说明毛笔在蒙将军之前就已经有了,蒙恬制笔的故事主人公可能是调包了的。

毛笔的8种基本笔法(怎么知道你用的笔法是正确的)(2)

李阳冰城隍庙碑

不过从秦开始,文字发生了多种变化,最主要的就是篆书的隶化。篆书变成隶书,文字从图形文字变成符号文字,汉字也就真正成为了语言的符号。

隶书与篆书最大的不同就是画分波磔,多了一个有粗细变化的燕尾。这个燕尾是因为用笔时笔头提按产生的,这种用笔的方法篆书里是没有过的。毛笔能提能按,是因为毛笔有一个特性。毛笔是用较硬一点的兽毛制成的,兽毛天生柔韧,并带有弹性。

毛笔的8种基本笔法(怎么知道你用的笔法是正确的)(3)

东汉肥致碑

蔡邕有过一句用现代汉语很难理解的话,“惟笔软而奇怪生焉”。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就是:只有毛笔柔韧才能有出乎意料的、异于常态的变化发生。也正是因此,在隶书的基础上,通过用笔方法的改变,又产生了章草和楷书。

章草在隶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简化。字形虽然有了简化,但是形态却丰富了很多,这些都是因为毛笔的柔韧而产生的。章草多用圆笔,用笔上比隶书更复杂。同样,楷书作为在点画的连接上添加了笔法,使楷书作为正书使用时更具有法度。

毛笔的8种基本笔法(怎么知道你用的笔法是正确的)(4)

皇象章草楷书急就章

再后来楷书之下又产生了行书,章草之外又产生了今草。每一笔书体的变化,都伴随着笔法的变化。这样看来从篆书到行草书,笔法是时时都在变化的。为什么赵孟頫会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呢?

原话前面还有一句,“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书法是以用笔为宗旨,结字也需要精心考究。大概是因为结体是可以因为时俗不同而改变的,但是用笔的原则却是千古不变的。

毛笔的8种基本笔法(怎么知道你用的笔法是正确的)(5)

羊毫毛笔

这句话的用笔千古不易和从篆到草的笔法变化,并不矛盾。笔法确实是用笔的各种方法,但是用笔用的是什么呢?应该是毛笔的特性,书法产生了毛笔,毛笔也成全了书法。

第一重要的就是毛笔的软弹,才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从书法产生到现在,书体各式各样,篆隶楷草自不必说,还有八分、虫书、署书等各种书体。同一种书体下又有不同的体态,楷书之下就有小楷和大楷,大楷又有欧、颜、柳、赵、褚等各体大楷。

毛笔的8种基本笔法(怎么知道你用的笔法是正确的)(6)

毛笔软弹的特性

其次是毛笔的尖,笔尖是为了能够裹锋,从而写出圆而有力的中锋线条。而毛笔的另一个特性“齐”,则是为了能够聚拢成尖。所以那些要刷字的用笔方法显然是不对的,米芾的刷字,也不是把笔压扁了刷,而是像钉耙那样“刮”字,意思是他的用笔入纸了,有力度。

还有一个特性,也跟米芾相关。他曾经提出的“八面出锋”正是基于毛笔“圆”的特性。不能捻管也是因为“圆”,捻管用笔必然不能八面出锋!所以那些违背毛笔笔性的所谓的笔法,定不是先贤所崇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