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时光胡歌太会说话(海派剧大好时光网台双红)(1)

纳兰惊梦/文

从智商长期脱线到最后粉红虐狗,霸屏男神胡歌饰演的恐婚男袁浩与王晓晨饰演的猫系盛女茅小春终成眷属,也为在东方与安徽两家卫视同步热播的都市剧《大好时光》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部兼具传统海派剧的细腻温润和新海派剧的时尚明丽画风的电视剧自开播以来,便以稳定破一的收视水准长期独占同时段收视冠军,网络播放总量更是已突破25亿大关,微博同名话题阅读量破7.2亿,累计相关讨论更是高达82万以上,傲人的双网数据也使得《大好时光》成为继《伪装者》、《琅琊榜》后又一部收视新宠。

大好时光胡歌太会说话(海派剧大好时光网台双红)(2)

《大好时光》网台双红的数据,除了人气已经炸裂天际的胡歌收视加持以外,更与该剧的制作品质密不可分。在抓准“婚恋”这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之下,制作方选择多元化社会中更迭动荡的婚姻观和爱情观作为切入点同样是个接地气的选择。关注20、30、40三代人们情感世界真实变化,扩充了对于剧集关注的广度与维度。编剧王丽萍担任上海广播电视台《相约星期六》节目嘉宾过程中深入生活积累的经典桥段和生活细节,让《大好时光》在一众略显虚无缥缈的仙侠类IP剧的包围之下更有贴近现实生活的真实气息。唯美的画面质感、精巧的故事冲突发展、灵魂人物的完美演绎,以及提前考虑到的年轻观众接受说故事的方式与途径,使得《大好时光》在收获都市情感剧传统收视群体以外,额外收割了不少年轻人群体,这也是其实部并没有太多明显互联网基因的该剧最终能够在网络上同样成为爆款的重要原因之一。

耀眼的数据并不是《大好时光》的谢幕,“猫鼠CP”的故事还没有到说再见的时候。11月20日,这部讲述中国“70后”“80后”“90后”三代男女婚恋现状的都市剧将作为国产电视剧文化输出的优秀代表,重磅登陆美国中文电视台晚间九点的黄金档,并于第二天11点进行重播。在当下国产剧泛滥式标榜嫁接好莱坞、接轨美剧制作的时期,《大好时光》的冲向美国则更是中国优质电视制作受到国际关注的重要标志。当时《甄嬛传》登陆美国时也曾掀起过一阵网络狂欢,喧嚣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残酷现实:国产电视剧走出国门困难重重,能登上欧美荧屏的更是凤毛麟角。虽然美国的无线电视网并不多,但几乎所有节目和剧集都是对美国市场了如指掌的好莱坞级制作公司参与制作的,国产剧集想要打入美国市场确实只有依赖针对垂直人群的精细耕作才有机会。此次《大好时光》登陆的美国中文电视台,是美东地区最大的华语电视台,也是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媒体之一,主要覆盖新泽西州、纽约州、滨夕法尼亚州和康州部份地区。它所面向的观众群体除了百万之众的华人之外,它也俨然已经成为美国人民了解现代中国的窗口与交流纽带。

大好时光胡歌太会说话(海派剧大好时光网台双红)(3)

此次《大好时光》能够进军美国中文电视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擅长在自己挖掘的社会题材中刻画当下中国老百姓真实生活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中发掘这些人物身上真善美精神境界的编剧王丽萍。在她温润却不失锐度的笔触中,一个个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典型角色面貌跃然纸上,再经成熟演员的艺术加工俨然成为了可能就真实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物。回顾王丽萍过往的作品中,无论是《婆婆媳妇小姑》、《媳妇的美好时代》、《双城生活》等等,无一不是源自她对于现实主义的体会与理解。到了这部《大好时光》里,她更是将这种风格延续,通过截取以“20”、“30”、“40”三个年龄层男人的截面,深层次的映射了当下中国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男女对于生活价值与婚恋观念的态度。无论是和故土社会氛围隔绝已久的华人,还是对神秘东方充满臆想的美国人,《大好时光》对于现代中国人和事的解析,正是这部剧的魅力所在。

大好时光胡歌太会说话(海派剧大好时光网台双红)(4)

同样是登陆美国,作为先行者的《甄嬛传》毫无疑问满足了西方世界对古老东方文化与皇殿宫墙内心机阴谋的窥视,而《大好时光》却是以一种有“腔调”的海派剧风,编织了三个当代男人在“不婚”、“闪婚”、“逃婚”心态下发生的丰满又立体的故事。这种有“腔调”,既是对于一景一物这样表象物件近乎处女座强迫症式的追求完美,在多数剧组拍摄上海都市题材影视剧时为省钱,把类似东方明珠这样的地标的镜头扫完后,大部队拉到江苏驻营扎寨拍上海戏的“潜规则”下,《大好时光》则是以98%的高比例在上海完成实地取景;这种有“腔调”,又是一情一境这样精神状态上的深刻解读与剖析,就像剧中典型的老上海庞阿姨一样,有着闻名全国的利己主义与精明算计,但当缓过神来自觉理亏的时候,却是不惜所谓的颜面能够当面当众进行道歉而丝毫不觉丢人。在这些“腔调”中,见证的是这部反玛丽苏温暖现实主义电视剧的成功之路。(nljmsh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