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直勇猛性豪爽 一叹轻敌水浒哀

由晁盖轻敌冒进中箭而亡,看核心领导怎样摆正自己的位置。

浅谈水浒人物思维导图(浅谈水浒人物)(1)

晁盖的中箭早逝绝对是水浒中最遗憾的事情之一,他是梁山泊第二任寨主,他的存在与否影响着全伙梁山群雄的命运。其人在水浒中一出场便由赤发鬼刘唐口中那句:“他是天下闻名的义士好汉……。”反应出晁盖在江湖上是声威赫赫的人物,待人处世也颇有豪杰气概。阮氏三雄只住的只相隔百余里,对他自然是仰望已久;后又有入云龙公孙胜来投奔送那套富贵,晁盖是名副其实的众望所归。在小聚后,阮氏三雄要离他庄时,慷慨相赠三十两白银,对朋友施舍出手也阔绰。在七个劫取生辰纲的好汉里,只有他是有田园产业的衣食无忧的人,他却甘冒风险为劫财七人之首,有魄力与担当,其人天生就具备领导威望。当捕盗官军追到石碣村时,他起身叫到:“这厮们赶来,我等休走”冲天豪气,溢于言表。

浅谈水浒人物思维导图(浅谈水浒人物)(2)

在梁山站稳当了寨主后,当即取出打劫的生辰纲与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赏赐众多小头目与小喽啰,可见其重义轻利,豪杰气概。吩咐刘唐去接应打劫的三阮时还特意嘱咐道:“只可善取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听闻打劫成功后又问道:“不曾杀人吗?”听到没有伤人,他大喜:“我等初到山寨,不可伤害于人。”虽为寇首,其心也是坚守仁义底线的。真是盗亦有道。对生辰纲事发后,给他们报信的宋江更是感恩戴德,牢记其大恩。而且对落入济州大牢里,出卖他们的白胜也不忘要救出。晁盖即慷慨又仁义,还一身武勇。实在是难得的英雄豪杰。江州城内亲率众英雄赴龙潭虎穴劫法场救宋江、戴宗二人,杀出气势与威风,真是豪气干云。无为军除奸佞再入险地。遣人入还道村接应宋江,心系兄弟安危。他始终有情有义读来让人称道。

浅谈水浒人物思维导图(浅谈水浒人物)(3)

当杨雄与石秀到聚义厅后,诉说完因时迁偷鸡火烧祝家店等事,晁盖听罢大怒,要斩他二人,虽然处置武断了些,但其眼里不容奸邪下贱之流的凛然正气,却是让人钦佩。每次有战事宋江出征时,他都负守山之责,虽未涉战事,实任也非轻。曾头市夺马辱骂山寨头领一事,激怒晁盖,未对曾头市做细致了解就点起五千人马,二十个头领,不顾风吹折认军旗之忌讳,便愤然下山。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对敌之时,晁盖被曾涂言语所激,竟然亲自挺枪出马,直奔曾涂。此匹夫之勇非将帅之风范。敌方几句辱骂就能使他怒气冲天,飞马出阵。晁盖草莽英雄的样子展露无疑。身为领兵统帅竟然把自己置身于先锋之任。对自己职责认识模糊。厮杀之时,林冲、呼延灼紧护定晁盖,还是林冲见路途不好,急退回来收兵。晁盖于两军阵前厮杀并无经验,好似领头打群架一般的做法让人读之为其担忧。对自己的职责与重任也完全不清楚,一介武夫的形象深入人心。

浅谈水浒人物思维导图(浅谈水浒人物)(4)

两边各折了些人马,还未处下风晁盖便回到寨中,心中甚忧。还得众将劝他宽心,这那是对敌之际,出征统帅该有的态度,身为主帅的他忧虑,其它人也容易忧虑。对敌之际不懂得激励属下、鼓舞人心,反而带头郁郁不乐如何能够取胜呢?一连三日叫战敌方不出,四日曾头市派出两个和尚巧言诱敌晁盖听后竞毫不起疑,轻信诱敌人。林冲劝谏和尚不能轻信,我等分一半人马去劫寨,哥哥在外面接应。这是较合理的建议,晁盖却发出一句:“我不自去,谁肯向前。”一介武夫,一句蠢话;一言之堂,一败涂地。结果是晁盖领军毫无悬念的被和尚领到法华寺内,在深夜时把他们引进埋伏圈,晁盖中得药箭,所带军兵也折了一半。把晁盖送走后,林冲等人又被曾头市一个围攻,又损失了几百人马,此仗梁山军完败。晁盖实该负全责。逝世前,他对宋江说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贤弟保重,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其意在给宋江做寨主设障碍,可惜最后捉史文恭的不是宋江,宋江也照样做了梁山泊寨主。

浅谈水浒人物思维导图(浅谈水浒人物)(5)

以晁盖的能力,只适合做守山之主。他为人处世虽然可圈可点,但始终没认清统帅出征时的职责,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对敌情也耗无掌握,连最起码的防范意识都没有。只凭一腔豪气与勇猛便身入险地,安能不败。他的逝去即可惜却又不值得同情,刚愎自用,不听谏劝。口出狂言,轻敌冒进。如此安能不败!他只是一个义薄云天的江湖豪杰,绝非将将之才的帅也。类似的核心领导现在也不乏其人。要以他引以为戒。对晁盖我们只能用一首诗叹息一番。

叹 晁 盖

村庄豪杰客,声威曾远扬。

招贤猛士往,劫纲事迹长。

梁山尊雄主,陷阵性气刚。

曾头殒英烈,家邦正气彰。

浅谈水浒人物思维导图(浅谈水浒人物)(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