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到一些同学在网上吐槽,在单位被同事怼了,当时自己瞠目结舌,脑袋一片空白,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等自己鼓起勇气想好词时对方已经大摇大摆地走了,错失了反击的大好时机。

有的同学则说自己当时根本没有想好对策,只是下班回到家后才慢慢想出反怼的方法,但是时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有的同学则认为息事宁人是最好的方法,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公道自在人心。

被怼关你什么事(被怼与反怼)(1)

没人喜欢被怼

大家的想法各有道理,但是被人怼了,一定心情很不爽,而且会持续好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甘心被怼,今天我们聊聊这个事情。

被怼与被训的区别

很多人会说,我被领导怼了,所以我不敢反怼。

这是混淆了“被怼”和“被训”的界限: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工作没有做到位,但是领导也有责任,结果领导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你,这也是被怼了,这种情况比较特殊,要单独考虑。

只有确认清楚被怼和被训的区别,才能正确做出应对,而不是像有些网友说的那样:“只要受委屈,就得反击”,毕竟我们是要不断成长下去,也要不断提升上去。

被怼关你什么事(被怼与反怼)(2)

区别被怼与被训

被怼的几种情况

被怼的情况一般是这几种:

1、推卸责任:一项任务没做好,可能有好几个环节都有问题,但是某个环节的负责人将责任都推卸给你这是最常见的怼人场景。

例如某个软件上线后有个明显的缺陷,用户很不满意,这个时候从设计、开发、测试到产品文档都有问题,但是设计和开发的人都认为是测试工作没做好,测试人员这个时候心中一定憋屈无比。有些测试人员是技术高手但不是辩论高手,可能就被怼得面红耳赤。

我见过一个测试人员就比较彪悍,他一句话就反怼回去了:“自己生的儿子智商低,凭什么怪医生能力弱。”

一旦被推卸责任后,第一时间就要反怼回去,否则很容易形成“你已经默认”的事实,以后争辩的机会都没有。

2、吹毛求疵:有些工作的灰度比较大,做80分和做95分效果差不多,但是可能有人就认为你要做到120分。

最关键的是,提出这种要求的人往往不是你的直接主管,而是周边部门的其他人员。这种情况下,吹毛求疵的怼人者不是蠢就是坏,而且还认为自己“有责任心”、“对事不对人”、“如果你不理解是你素质低”。

有一次某展会开始前,相关产品的主管过来检查一下,他觉得他的展位灯光有点暗,必须加个灯,我说:“现在是装修期间,展厅顶部大灯没打开,等正式展会开始时,这里的灯光亮度是足够的,你加灯反而刺眼。”

“不行,你必须想办法。”

因为展位已经装修结束了,只能从边上拉个拖线板过来,临时加了个灯,结果他说:“拖线板的线漏出来了,不好看,赶紧调整。”

我找胶带将拖线板和线都粘在桌子的背面,隐藏起来,结果他又怼过来,说:“拖线板粘在木桌子上可能有安全隐患,你这点安全意识都没有吗?你太不专业了。”

我直接怼回去:“安全问题我负责,出了事我兜着。”

他嘀嘀咕咕到处看了一会,冷着脸走了。

3、情绪失控型:就是对方心情不好时,你正好撞他枪口上。

这种情况也不少,例如早晨你压着时间点到了单位打卡,结果被主管看到一顿猛怼:“天天看你掐着点上班,这是什么工作态度。”

这种情况,你反击还是不反击?

反怼对策

1、储备反怼语句库,避免需要的时候词穷

我们遇到的最痛苦的情况就是:你打算立即反怼时,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于是憋屈的眼泪硬生生咽到肚子,而对方像个得胜将军一样趾高气扬、神清气爽地走了。

那么反怼的语句有哪些呢?主要有三个来源:

(1)可以用“反怼”做关键词百度一下,会有很多反怼金句。

例如“你一定是吃鱼高手,挺会挑刺的”、“你家住海边吧,管得倒是挺宽的”、“如果奥林匹克举行脏话大赛,你一定能拿冠军”等。

这类反怼金句的特点就是要绕个弯,不吐脏字就反击回去,而且会让对方在一瞬间瞠目结舌,等他理解了你的意思时,你已经走远了,让对方一个人对着空气发火。

(2)查找一些歇后语,反击中带着幽默

这类歇后语很多,而且都比较毒舌,例如:

这种歇后语网上很多,没事看看,以便备用。

(3)自己平时思考和总结出来的反怼内容

被怼关你什么事(被怼与反怼)(3)

积累词库素材

2、分清反怼场景:该怼就怼,该弱就弱

不要一昧地反击,也不要总是忍让,有时候忍让就是在鼓励对方加大怼你的力度。

3、一次怼完,不要拖拉

对于有敌意的人,就要及时怼回去,一次怼到底,不能留着过年。而且怼完后要迅速离场,不给对方反击的机会,这才是一次完美的收官。

一个朋友因为某个工作做得不到位,考评肯定受影响,这个朋友刚开始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是后来听说这个工作其他环节同样有责任的同事考评没有受影响,就准备了一下,然后找领导交流。

因为是开放式办公室,所以他俩的交流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个场景:他拿着打印好的内容一页一页与领导争辩。

这个领导实在解释不了“为什么别人没有受影响而只有他受影响”,最后就大吼一声:“你浪费公司公共的办公用纸来为你个人谋利,这一条就说明你素质很差。”

这个朋友很淡定地说:“我早知道你会这么说,所以这些打印的内容都是我在家里打印好带来的。”

领导实在没话说了,最后调整了他的考评评价,当着他的面发给了HR。

一句话总结

职场中经常遇到被怼的场景,不要一昧地忍让,也不要一昧地蛮干,而是要分清什么情况可以怼回去,以及怎么怼回去。

(请关注镭师兄,华为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