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领命 超规格安排袭人出行 体现王夫人对袭人的重视和抬举

袭人为什么搬出园子(袭人的母亲病重)(1)

【故事和原文】花袭人的母亲病重,她的哥哥来请求允许她回去探望,王夫人不仅准了,并且告诉凤姐,酌量办理。  

凤姐儿答应了,回至房中,便命周瑞家的去告诉袭人原故。又吩咐周瑞家的:再将跟着出门的媳妇传一个,你两个人,再带两个小丫头子,跟了袭人去。外头派四个有年纪跟车的。要一辆大车,你们带着坐,要一辆小车,给丫头们坐。周瑞家的答应了,才要去,凤姐儿又道:"那袭人是个省事的,你告诉他说我的话:叫他穿几件颜色好衣服,大大的包一包袱衣裳拿着,包袱也要好好的,手炉也要拿好的。临走时,叫他先来我瞧瞧。

【评点和赏析】 袭人母亲病危,花家来求恩典,接袭人家去。袭人已经有了准姨娘的身份,自然非往常可比,王夫人让凤姐亲自酌量办理,既要体面,又不能乱了规矩体统,故而衣服车马仆从房屋铺盖等物,皆需一一点检,色色亲嘱,甚至背地里赔垫上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和大红猩猩毡雪褂。

袭人为什么搬出园子(袭人的母亲病重)(2)

袭人要回家探母,王夫人让凤姐酌量办理,凤姐交代周瑞家的:派四个人跟着,两辆车,衣服要穿体面,包袱手炉要好的。又叮嘱周瑞家的跟袭人回家后如何居住等事宜。凤姐这样为袭人精细安排,一方面是显示自己的当家周到体面,一方面是因为王夫人已心下将来把袭人许配给宝玉,也有习俗忌讳的考虑。

袭人明面上的身份,还是宝玉屋里的大丫鬟。然而在王夫人眼里,袭人就是宝玉的准姨娘,理应与赵姨娘们享受同等的待遇。所以王夫人要凤姐亲自酌情处理袭人回哥哥家探望母亲的一应事宜。这时的袭人,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代表了贾府的形象。至于王夫人这句人家母女一场,岂有不许他去的的台词,看似善解人意宽宏大量,则表现了王夫人习惯性的伪善。

凤姐的安排这件事,轻车熟路,有条不紊。随行阵容包括两个媳妇子,两个小丫头,加上四个有年纪的跟车,共八个人的队伍。这一笔从侧面表现贾府一次普通的内宅人员出行,凤姐交代的只是标准配置。

袭人为什么搬出园子(袭人的母亲病重)(3)

周瑞答应着去了。凤姐预先想到了哪些事情要跟袭人交代清楚,否则就可能出现问题。凤姐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放在今天,也必定是妥妥的职场精英。难怪王夫人可以如此放心地做甩手掌柜。

袭人是贾家买的死契奴才,与花家再无关系,她的责任和义务在贾家。贾府完全可以不准她回去探视。王夫人如果不放人,谁也说不出什么,袭人更不敢有怨言。

王夫人不但同意让袭人回去,还特地叫来凤姐,吩咐她酌量办理。袭人不过是贾宝玉的大丫头,王夫人亲自吩咐王熙凤酌量办理,分明是有意抬举袭人。

自从宝玉挨打,袭人进言,王夫人就将袭人要到自己名下。还每月出资二两银子给她,吩咐与赵姨娘、周姨娘相同待遇。等于确定袭人为贾宝玉的侍妾、准姨娘。

袭人为什么搬出园子(袭人的母亲病重)(4)

王熙凤当然明白什么意思,回去后就马上安排。王熙凤的安排极得王夫人之心,又体贴又周到。她吩咐周瑞家的人去通知袭人,表示在贯彻王夫人的指示;吩咐再传一个出门的媳妇,带着两个小丫头,再叫四个有年纪的老人,这个安排可就过重了!哪里是丫头回家,而是姨娘省亲了。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有她随銮伴驾体现王夫人对花袭人的重视和抬举。

周瑞家是撑场面的,小丫头是服侍的,有年纪的嬷嬷则是摆规矩的。为了贾家的体面。王熙凤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袭人母亲没死,就不许穿素净衣服丢贾家的脸。需要先顾及主子的体面,再轮到她自己和母家。王熙凤还嘱咐袭人穿戴好再给她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