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兰高铁发展快车道(山与城的新交响)(1)

7月,游客将实现上午游百年中山桥,下午逛古城的梦想。

“出行的速度更快了,发展的格局更大了,致富的门路更多了。”宝兰高铁的建成通车,将给沿线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将进一步推动沿线各县区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沿线各地旅游、城市建设、劳务、创业就业迅猛发展,推动地方产业优化升级和更新换代,奏响地方发展新的交响曲。

小镇新打算

傍着宝兰高铁,昔日默默无闻的东岔镇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东岔镇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是甘肃的东大门。关注东岔镇,是因为东岔是宝兰高铁上唯一以镇命名的客运站,也是宝兰高铁上唯一建在高架桥上的高铁站。高桥、青山、绿水、森林,这些特色让东岔站本身就成为了一个吸引游客的景点。

东岔站所在的东岔镇立远村地处西秦岭大山深处,这里青山如黛,小河静流,景色秀丽,有著名的旅游景点金龙山森林公园。然而,受交通不便的制约,这些旅游资源一直藏在深闺无人知。现在,高铁即将开通,这些旅游资源将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新产业。

记者日前在东岔镇立远村看到,通往高铁站的水泥路正在忙碌地施工。“按照计划,6月底这条路就修好了。”一名施工人员说,为抢抓高铁带来的机遇,村民们都忙着筹建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准备大力发展旅游业。

东岔镇镇长何辉告诉记者,东岔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现有国家级小陇山森林公园金龙山景区和桃花沟景区两处,高铁的开通预期带来的是生态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可让景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断优化,生态观光游、农家游、探险游等新型旅游模式会得到全面开发。同时,也将推动当地劳务输转和核桃、木耳、板栗、花椒等特色产业发展。

据悉,天水还将以东岔高铁站为核心,打造麦积区“东部绿谷”,带动立远、大沟、盘龙、交川、腰庄5个村庄大力发展旅游业。

宝兰高铁发展快车道(山与城的新交响)(2)

天水麦积山石窟

对麦积山石窟所在地麦积镇来说,宝兰高铁的开通,将让这里的旅游产业更加火爆,交通的便利预料会带来当地乡村游的大发展,让乡村旅游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依托麦积山和温泉度假,现在来镇上的游客会越来越多。

李海珠是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村民,今年他从工作二十多年的酒店离职返乡创业,依托临近麦积山景区的优势,在村上开起了农家乐。现在,麦积镇已有200多家农家乐,年均收入在10万元。“镇上的农家乐还在增加,回乡创业的人不断增多,依托蓝天绿水致富的人也是越来越多。”麦积区麦积镇镇长张淑香说。

值得一提的是,高铁的开通除带给沿线城镇经济利益之外,还将推动各地的文化交流。通过交流互通有无,不断开拓群众的视野,转变群众的观念,让更多的群众更加积极主动地探寻致富发展的门路。

快旅慢游新变化

以前8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只需3小时即可抵达。快速的出行方式将彻底改变甘肃旅慢游短的旅游特征,解决制约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促使走进甘肃的游客大幅增长。

宝兰高铁发展快车道(山与城的新交响)(3)

定西新城将借高铁驶上快速发展路

早上在西安吃肉夹馍,中午便可在兰州吃牛肉面,这是人们对宝兰高铁快捷出行的最好诠释,快捷出行首先带来的是旅游行业的发展。宝兰高铁沿线有游客向往的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伏羲庙、大地湾遗址、通渭温泉、兴隆山、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黄河铁桥、白塔山、黄河母亲雕塑等一大批旅游景点。

甘肃省中国国际旅行社专线旅游部经理高全珍说,宝兰高铁让陕西和甘肃两省的旅游更加短、平、快,为此旅游产品线路安排上有了新的设计。“为让区间大交通用时缩短,旅行社将考虑后期多发周末短线游;尽量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融入沿途市县区的旅游景点,丰富线路内容。目前公司正在摸索沿线旅游的线路编排。”

在我省旅游界人士看来,宝兰高铁也能促进西北和华东地区旅游行业的交流及客源往来,进一步提升甘肃旅游对外开放的形象和水平,加快和带动沿途甘肃天水等地旅游资源的发展。

乘高铁去旅行已成为一种时尚。前不久,兰州铁路局牵手省旅发委,召集兰州市25家旅行社,在兰州西站举办了“宝兰客专列车产品推介”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精准排摸高铁沿途旅游资源,细分高铁客运市场,打造满足游客需求的“高铁+旅游”产品。

借助宝兰高铁的开通,围绕“羲皇故里”、“人文麦积”、“陇上江南”三大品牌,麦积区加快实施旅游品牌打造提升工程,加大寻根祭祖游、丝路名城游、百里石窟游、生态休闲游、中医养生游、研学体验游等特色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

依托资源优势,秦安主打寻根祭祖游、历史名城古韵游、生态观光游等精品线路,培育以寻根祭祖、考古科研、农事体验、远古环境体验、生态观光为特色的优质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提升文化旅游的品位和影响力。“宝兰高铁开通后,到秦安大地湾博物馆来的游客会增多,秦安正推进以大地湾遗址为核心的新型旅游大景区建设。”秦安大地湾博物馆工作人员邵耀峰说。

宝兰高铁将进一步促进通渭“红色圣地游、陇中风情游、书画采风游、温泉度假游”四大品牌建设,改变通渭的传统旅游结构,周末旅游、短期旅游将成为新常态。“宝兰高铁开通后,游客可以早晨在兰州吃牛肉面,中午到通渭泡温泉、看书画。”通渭县旅游中心副主任杨丽欣说,通渭正积极打造西安—天水—通渭—兰州“翰墨飘香温泉养生”书画文化旅游专线。

通渭悦心画家村董事长、通渭画廊协会会长廉牛辉说,宝兰高铁大动脉通了,到通渭采风交流的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将更多,公司计划购买2辆旅游大巴从火车站免费接送游客到书画村交流,让游客在通渭泡温泉、度假、游玩。

榆中县作为一个旅游产业汇集点,正以国家4A级景区兴隆山、青城古镇等为主打造全域旅游,宝兰高铁将吸纳更多国内外游客来榆中旅游。

兰州是全国省会城市中唯一的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被誉为黄河之都。宝兰高铁的开通,将会助推兰州的大景区建设,让更多的游客领略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同时,也将助推兰州周边永靖、临夏、甘南等地旅游业的大发展。

高铁时代新嬗变

高铁是城市发展的快车道。“依托天水南站建设的高铁新城,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推进花牛镇的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让更多的农民变市民,推进地方第三产业发展。”麦积区花牛镇党委书记强永斌说。

宝兰高铁让天水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速。天水将立足自身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开放开发,努力把天水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名城。着力打造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中国西部宜居城市、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西部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宝兰高铁发展快车道(山与城的新交响)(4)

宝兰高铁通车后,秦安县刘坪镇万亩鲜桃将搭上高铁走向全国。

宝兰高铁让通渭、秦安从没有铁路直接跨进了高铁时代。“宝兰高铁通渭站的建设,对通渭城区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通渭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段子东说,现在一些具有通渭特色的酒店、温泉、餐饮等基础设施正陆续建设完善。

定西市市长戴超说:“宝兰高铁的通车,不仅有利于促进定西与西北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优势互补以及区域内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的快速流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定西尽快形成丝绸之路上的快速铁路通道,疏通西北经济发展的主动脉,使定西成为面向‘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较好发挥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优势,提升定西对外开放的形象和水平。”

同时,定西独特的产业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将会吸引更多的中原、东南沿海企业和居民前来投资发展和旅游观光,有力促进定西中医药、马铃薯、草牧、现代物流、旅游等产业发展,加快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进程,提升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宝兰高铁榆中站是宝兰高铁走出兰州的第一站,距离榆中县城约5公里。该站的建设将整体带动榆中县城区城市空间向东拓展。随着榆中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宝兰高铁榆中站有助于榆中中心城区规模大幅度扩张,使得夏官营镇、三角城乡与城关镇发展逐步连为一体,对促进榆中县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对优化榆中投资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带动榆中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宝兰高铁让兰州西站成为宝兰高铁和兰新高铁上最大的客运站,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路网型客运枢纽,让兰州西站地区由原来的货运中心转变为客运中心。现在,周边区域配套建设的商贸、物流、酒店、消费、休闲等产业正在迅速崛起,成为了兰州七里河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新引擎下的多方发力

高铁通了,让沿途群众致富发展的梦想也成为了现实。

定西、天水是我省劳务输出的重点地区,高铁为当地的劳务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宝兰高铁的开通让麦积区花牛镇白家河村村民陈彦春四个在兰州、上海、杭州等地打工的子女回家、出行更方便了。陈彦春告诉记者,以后孩子坐高铁要来就来,要走就走,再不用受罪了。

宝兰高铁发展快车道(山与城的新交响)(5)

6月15日,满图运行的动车组列车行驶在宝兰高铁线上。

通渭县平襄镇宋堡村村民潘钦仁参加了宝兰高铁通渭火车站的建设。对他来说,高铁通车后,在外上学和务工的子女回家会更方便。“高铁开通后,通渭县年输转外出务工的10万人出行、回家更便捷了。”通渭县劳务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彩霞说。

宝兰高铁的开通,也让沿线各地特色农产品找寻到了新的发展商机。麦积区花牛镇已建成4万亩花牛苹果基地,高铁使花牛苹果的销售渠道更加畅通,让花牛苹果进入高铁时代。“宝兰高铁为农村电商注入了新活力。”甘肃伯阳果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罡今年年初扎根麦积区伯阳镇兴仁村成立电商企业,发展基地2000亩,发展农户1000户,种植蜜桃和苹果。公司通过网络主要销售草莓、樱桃、杏子、蜜桃、苹果、核桃、花椒等。

宝兰高铁开通后,秦安县将围绕“全国林果产业重点县”和“中国桃之乡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加强林果产业和林果品牌的宣传推介,以外销地为重点,借助全国大型展会平台、区域性重点果品批发市场,依托电商平台,开展秦安蜜桃、秦安苹果专场宣传推介活动,全面提升秦安林果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桃子保鲜期短,高铁开通后,相信桃子的运销会更好。”秦安县刘坪镇秦洼村村民张明君说。

春天赏桃花,秋天采摘桃子。在刘坪镇万亩优质蜜桃生产基地记者看到,基地里桃子的生长情况可以通过网上看到,智能化和科技含量高的桃园种植管理已让这里成为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的好去处。“今年桃花节一个周末就有3万人游玩赏花,有3万棵桃树被游客认领。”刘坪镇周湾村支部副书记陈芳玉说,高铁通了,这里的休闲农业、体验农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会加快村上脱贫攻坚的进程。

现在,借助宝兰高铁,沿线各县区已纷纷行动起来,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积极谋划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主动融入1.5小时大都市生活圈,凸显发展优势,聚集推动地方发展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商贸流,提升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

宝兰高铁已成为助推沿线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会进一步推进沿线地区脱贫攻坚的步伐,让沿线地区早日摘掉贫帽子,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本版航拍图片由甘肃富沃德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器材

关注

甘肃经济日报订阅号

掌握经济动态

关注权威发布

请您走进我们的世界

甘肃经济日报全媒推荐

甘肃经济网:www.gsjb.com

gsjbxincaifu

微博:甘肃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