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又被誉为“千古第一阳谋”。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受害”诸侯来说,推恩令的本质就是:看着别人在自己面前挖坑,明明知道坑里埋雷,但还是毅然决然地往里跳,甚至还有些迫不及待。

为什么?

因为这道计谋无关智商,哪怕智商达到200 ,也都难以破解。


汉武帝为何要施“推恩令”?

自古以来,皇帝与诸侯的关系内核无非就是一个字:权。

对于皇帝来说,诸侯就是要起到“看门狗”的作用。需要用到的时候,他就得给我出人、出钱、出力。但如此一来,诸侯容易坐大,皇帝就很头疼。说他们尾大不掉还是好的,就怕是他们拥兵自重、噬主伤人。

推恩令通俗讲解(就算是智商超过200)(1)

对于诸侯来说,其实也是一句话:“皇帝老儿宁有种乎?不想当皇帝的诸侯不是好臣子。”有地、有钱、有人,谁不想着再整把AK、搞把来福,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刘邦建立汉朝,实际上是一种“联合创业”,他当然想着吃独食,但是办不到。既然没有那么大的胃口一下吃成胖子,那就推行“郡国制”,同时还搞出“皇权—王权—相权”三权分立的局势先稳住众人,以便徐徐图之。

刘邦干掉异姓王,吕雉打压刘姓王,就是向“王权”开刀。吕雉在临死前还想将手伸向以军功集团为代表的“相权”,由此而引起的触底反弹极为猛烈。吕雉崩逝之后,在“王权”与“相权”的联合绞杀下,诸吕被诛。

文景时期,面对刘姓王的死灰复燃与日益坐大,两个皇帝都是头疼不已。

汉文帝时,济北王刘兴居叛乱,被俘之后自杀;淮南王刘长再举叛旗,被流放后绝食而死。贾谊提出“众建诸侯王而少其力”,于是汉文帝趁着齐文王刘则死后无嗣,将齐国一分为六,又将刘长的三个儿子封王,将淮南国一分为三。

然而这只是一招“顺水推舟”,对于其他的诸侯王,他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推恩令通俗讲解(就算是智商超过200)(2)

汉景帝时,听取了晁错的削藩建议试行之,却引出一个以“清君侧”为名的七国叛乱,反倒将晁错一条命给搭了进去。“七国之乱”虽然很快被平息,但诸侯王对于皇权的威胁始终仍在。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汉朝的综合国力日益强盛,一代雄主自然是容不得诸侯王作妖作福的,他必然是要完成中央集权。

那么,可能有人就会说:朝廷强而诸侯弱,干不就完了么?

事实上,匈奴也是这么想的。

面对着匈奴给予的巨大外部压力,汉武帝必须得采取最妥当的方式削弱诸侯,才不会将自己搞得鸡飞蛋打。

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汉武帝的“推恩令”进入了酝酿阶段。


“推恩令”的设计难点

“推恩令”之所以被誉为“千古第一阳谋”,不仅在于计谋的难以破解,还因其在整体构思上的巧妙。

其一,这一道政令的颁发,不能有损天子威仪与皇家颜面。

要是这道政令一出来,民间到处都在说天子薄情寡义,那还怎么玩?

所以,至少在名目的设立与具体的施行上,就得体现出一个天子的宽广胸襟与爱民之心,就得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其二,这一道政令的实施,绝不能是“花钱买平安”。

推恩令的唯一目的就是削弱诸侯势力,如果需要砸钱砸粮买平安,那还玩什么?

所以,必须得遵从“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至理,不仅要用诸侯自己的钱和地为皇帝所谓的“恩”买单,还要让他们乐意买单。

其三,推恩令的唯一前提,就是不能激起大规模反叛。

“七国之乱”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要是这道“推恩令”烧出一个千里狼烟、处处反叛,那可就不妙得紧,还不如直接开打呢。

所以,推恩令的效果是温水煮青蛙也好,是立竿见影也罢,不管如何,都要先把这个坑给诸侯们挖出来,让他们跳下去就成了。至于皇帝要往坑里砸多少石头,那就是另外的事了。

如今看来,这“推”字用得极为灵性,就像推土机一样,一推出去就得掘地拔根。


环环相扣,击鼓传花

通过精心筹划,“推恩令”终于出台了。

推恩令通俗讲解(就算是智商超过200)(3)

所谓“推恩”,可以理解为“推广恩惠”。“推恩令”的核心内容其实很简单,大抵就是:规定诸侯王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以推恩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

“推恩令”之前,诸侯王的土地钱粮仅由嫡长子一个人独自继承。“推恩令”之后,就变成了多个人共同继承。虽只一字之别,却是差之千里。

你们诸侯王不就是想着保住田地、钱粮么?全都给你们。怕你们自己当诸侯不过瘾,干脆就让你们全家都当,以显得皇恩浩荡。

大家都是一个爹生的,凭什么就只有嫡长子有继承权?如今我刘彻就给各位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王子们做主,只要诸侯王归天之后,他的土地不再是嫡长子自己一个人的,大家一起分。什么?你父亲是诸侯王?那你怎么说也得封个侯啊,去吧,找你老爹拿土地去。

就这样,“推恩令”将贾谊曾经提出的“众建诸侯王而少其力”完全落到了实处。

这一条计策,到底妙在何处?

其一,这确确实实是皇帝赐予的恩典,名正言顺。

封侯、封地,这不是莫大的恩典又是什么?对于除了嫡长子之外的其他王子来说,是推恩令让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封地与侯爵之位。

在此之前,这些都是他们难以想象的,是当今皇上给予了他们这样的恩典。这样的恩典,无异于天上馅饼,哐当一下砸在脑门上,不仅无毒无害,而且肉香四溢,谁傻谁不吃。

王子们白赚一笔,皇帝博得好名声,简直是双赢啊。

其二,这是无本万利的买卖,钝刀子磨人丝毫不见血。

最关键的,“推恩令”没有任何成本的投入。这就是一柄钝刀子,悄无声息地就架到了诸侯王的脖颈上。

封侯?一个名声而已,一个诏书的事情而已,汉武帝甚至都不用自己去写,随便拿个玉玺一盖就完事,最多就当是锻炼腕力了。

封地?反正又不用朝廷额外划地,都是诸侯王自己的,汉武帝还巴不得给诸侯家里所有的鸡犬都封上几块地,以便快速将他们分裂消化。

推恩令通俗讲解(就算是智商超过200)(4)

其实在这种时候,王子们早已无暇顾及究竟是分的谁家土地。土地是自家的没错,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父亲与大哥的,他们等若是白白捡到的,谁不要?

其三,这是“击鼓传花”式的矛盾转移术,朝廷坐收渔翁之利。

“推恩令”一出,自然会有人不爽,就是那些诸侯王的嫡长子们,还有极个别具有远见卓识的诸侯王。

对于大多数的诸侯王来说,能够给儿子们封地封侯,这是一种光宗耀祖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本就没有什么野心的诸侯王,他们看不透“推恩令”的本质。或是因为他们原本就不怎么喜欢自己的嫡长子,如今能够把土地也分给自己心爱的其他儿子,他们反倒甘之如饴。

对于极个别的诸侯王来说,他们具有极高的智商,能够看明白“推恩令”的可怕,但他们无力阻拦。

阳谋的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广而告之”,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事情,但所有人都无能为力。只要他们出声反对,就会站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对立面。诸如“我们一群人都是傻”、“就你是大聪明”、“恶心东西挡人财路”此类的悠悠众口,会迅速将他们淹没。

对于那些本该吃独食的嫡长子来说,他们是绝对反对的,但是没等他们将矛头对准颁布“推恩令”的皇帝,他们的兄弟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将这个矛头接了过去,自愿为朝廷的决策背锅顶雷。

“推恩令”其实就像一块烧得通红的铁板,汉武帝从诸侯王的家里拿出米面,放在上边烙成大饼,再将烫手的大饼丢回诸侯王的手里,静看他们分食,坐收渔翁之利。


吃透了人性,是“推恩令”的本质内核

渴望得到、害怕失去,这是一个人的天性。

事实上,“推恩令”的设计,也是出于这样的人性,便是因为汉武帝渴望得到中央集权,害怕因诸侯势大而失去大汉江山。

而这样的逻辑,在“推恩令”的受众面前同样适用。

非继承者渴望得到,继承者害怕失去。“推恩令”紧紧抓住了人性之中贪婪、仇富、随波逐流地起哄等弱点,唤醒了非继承者们内心的欲望,也成为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催化剂。

欲望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很难被关得上了。以往大多数人都是喝汤吃素,大家都觉得心安理得,如今听说全都有肉吃了,大家都要一哄而上。

嫡长子们贪,其他王子们一样贪,而且长久以来的仇富心理也得以彻底释放,各路诸侯的家中,全都呈现了后院起火的态势。

在这样的形势下,“推恩令”是高高在上的,它本身就代表着正义。因为它团结了多数人,维护了多数人的利益,这也正是“推恩令”的高明之处。

推恩令通俗讲解(就算是智商超过200)(5)

而“推恩令”的另一可怕之处,就在于它不仅利用了人性的弱点,更裹挟了人性中最为闪光耀眼的“爱”。

你作为诸侯王,居然反对“推恩令”,你是不是不爱你的儿子?

你作为拥有继承权的嫡长子,居然不舍得将家业分给兄弟们,你是不是不爱你的兄弟?

可以说,“推恩令”不仅吃透了人性,更是以爱的名义步步紧逼。明明是喝毒药,诸侯王与那些嫡长子们还是得装出一副如饮甘露的姿态,脸上笑嘻嘻,内心泪汪汪。

所以,“推恩令”可怕不可怕?


如何破解“推恩令”?

摆明了说,就算是智商达到200 的聪明人,也难以破解这道光明正大的阳谋。

能称为“阳谋”的,都有一个基础前提,那就是施计之人强过受计之人,他只是通过计谋的办法来节约他的成本,以更好实现他的目的罢了。故而在后世的汉末军阀割据、唐朝藩镇割据的时候,“推恩令”这种计谋是无用的,因为朝廷太弱。

当然,有人会说:“我强大自身,将这道政令扼杀在摇篮里不就行了么?”

这当然行,但这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破解之道。此处所说的“破解”,是建立在汉武帝已经施计的前提下。强大自身属于“如何不让别人出招”,而非“如何破解这一招”。

推恩令通俗讲解(就算是智商超过200)(6)

为何说“推恩令”难以破解?就是因为它是针对所有人的,并非针对于某一个人。你的智商可以极高,你可以看透其中的利害关系,但是其他的人呢?你的孩子呢?都能达到“人均智商200 ”的高度么?

只要有那么一个达不到,就必将陷入其中。就算能将由此而来的内部矛盾压制下去,但“推恩令”所带来的怨念种子已经发芽,就算当前没事,未来的某一日也会爆发。

思来想去,我似乎也已寻到破解之道:少生优生、只生一个。

然而,在避孕手段极其落后的古代,我可能这么做么?开什么玩笑,我选择中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