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治安策和推恩令的关系和区别(推恩令的思想最早来于贾谊)(1)

黄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孟康曰:熭,音卫。日中盛者,必暴熭也。臣瓒曰:太公曰:"日中不熭,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言当及时也。师古曰:熭,谓暴晒之也。〕【按: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过午不候了。言外之意此时就该对诸侯采取措施。因为现在诸侯王们都还小。】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易,以豉翻。〕不肯蚤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应劭曰:抗其头而刭之也。师古曰:堕,毁也。抗,举也。刭,割颈也。堕,许规翻。刭,工顶翻。〕岂有异秦之季世呼按:此时不干,那么后果就是秦朝的末年了。〔呼,古乎字。〕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而胜之矣按:汉朝的第一波历史危机,异姓王。】,又不易其所以然【按:但是这里指出刘邦只是消灭了异姓王,却没有废除形成异姓王问题的根本原因——分封建国造成的多股国内势力。从辩证法看这是异种之同。;同姓袭是迹而动【按:这是同中之异。同行诸侯王走了异姓诸侯王的道路了。因为刘邦只是废除了异姓王,却没有废除异姓王的生存机制。】,既有征矣,〔征,证验也。〕其势尽又复然,殃祸之变,未知所移【按:同姓王将造成异姓王的同样的问题。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刘邦建立同姓王以卫社稷的功能了。看到了同姓诸侯王和异姓诸侯王的区别与相同点是贾谊此处最为值得赞赏的地方。】,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处,昌吕翻。〕后世将如之何!【按:这一节实际是指出解决问题的时机问题。

  臣窃迹前事,〔师古曰:寻前事之踪迹。〕大抵强者先反【按:这是进一步的估计了。】。长沙乃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汉初功臣封王者,独长沙王吴芮传国至文帝时。〕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按:补充了长沙王的例子。强和弱两个方面。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以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按:理论假设汉王朝其他诸侯。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勿菹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按:逻辑推理,依据长沙王和樊哙等的经验。这是从实力大小而是否存活下来的经验一步步推到过来的。】;〔菹,臻鱼翻,虀也。醢,呼改翻,肉酱也。〕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按:这句话是本段的核心,也是西汉处理诸侯王的核心政策。武帝时期主父偃的推恩令其实就是这个政策建议的翻版而已。贾谊确实是个大战略家,大政略家。】。力少则易使以义,〔师古曰:使以义,使之遵礼义也。少,诗沼翻。〕国小则亡邪心【按:这两句是解释这种政策的原理。】。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按:从长沙王和樊哙等的经验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思想”——从新调整中央和地方——特别是二级行政单位的关系。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这是目的。】。

贾谊治安策和推恩令的关系和区别(推恩令的思想最早来于贾谊)(2)

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分,扶间翻。〕地尽而止【按:这是政策的实施条例,具体落地的执行办法。】;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按:这是补充情况,特殊的情况处置办法。】;〔须,待也。〕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亡,古无字通;下同〕诚以定治而已【按:天子不得其利,但是却使天下安定了。其实就是大利。这种不触动地方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变革却能让中央收益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当代改革者参考的。】。如此,则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服虔曰:言天下安,虽赤子、遗腹在位犹不危也。应劭曰:植遗腹,朝委裘,皆未有所知也。孟康曰:委裘,若容衣,天子未坐〔朝〕,事先帝裘衣也。植,音值。朝,直遥翻。〕当时大治,后世诵圣【按:这是说后代非常容易统治天下了。】。〔师古曰:称其圣明。〕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按: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让诸侯自己分化瓦解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