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1)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2)

有几位读者都在后台问过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总是在热闹中渴望独处,一个人却又害怕孤独?

“独处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不知道为什么,刚写下这篇文章的题目,首先冒出来的竟然是这句话。

是啊!狂欢的人内心不一定不是孤独的,如果心理空虚,无论多少人相陪,独单总是相随,灵魂都在流浪。

而生活充实,内心强大的人即使一个人独处,也绝不会有孤单的感觉。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3)

你焦虑吗?

焦虑为什么单身了这么久?

焦虑为什么身边没有可靠的知己?

焦虑为什么工作学习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

焦虑为什么拥有的资源那么匮乏?

。。。。。。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4)

往往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听到一种说法——“去社交吧!

多去社交,可以拓展人脉,收获资源和信息,可以让你跻身更优质的上层圈子。。。。。社交可以助你实现梦想。”

即使没有这样的劝导,很多人也会不自主的加入很多社群、平台。

毕竟我们人类就是离不开群体生活。

可社交真的能解救我们吗?

而你真正需要了解的是:“无效的社交,低效的努力,以及暴躁的情绪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5)

社交,我们并不陌生,每天都在进行着。从早上睁眼开始,拿起手机看聊天记录,刷朋友圈,出门遇到人打招呼,一起吃饭、聊天,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社交。

“出门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很多人因为这些话广交朋友,对交朋友也怀着一种功利的热望。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6)

太多人给社交贴上了一个迷惑性的标签,丰富的人脉资源近似于成功,所以就给了太多年轻人错的引导,往往把社交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与人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社交,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有人说:“我们每天都在进行啊,从早上睁眼开始,拿起手机看看未读消息,刷朋友圈,回复评论,出门遇到人打招呼,一起吃饭、唱歌、泡吧,这些不都是社交吗?“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7)

很多人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的孤独(寂寞),为了社交而社交

有效社交VS无效社交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

你和他聊了一天,

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8)

叔本华的一句话,“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这个观点和“单身是最好的增值期”有某种契合。

社交往往有两种类型:要么是利益驱动下的人脉构建,要么是一群寂寞者的相互取暖。

若社交出于功利,则难免逢场作戏,大家都戴着“面具”,嬉笑怒骂无外乎作秀,旨在互为工具、相互利用,这样的交往自然不会有纯净之清气,只充斥着烟火之浊流。

若社交出于寂寞,则往往流于肤浅而难以深入人心,因为寂寞者的群体仍逃不出寂寞。

寂寞的叠加只是令寂寞更加走投无路,就像无聊重复一万遍,终究还是无聊。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9)

很大程度上,看一个人的独处方式,就能窥见一个人的个性与趣味。

而趣味的高低,往往会折射出成就的大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实环境和心灵永远是交织在一起的,这首诗即时形容诗人的思维局限,更是告知我们:跳出环境,也许就会换个视角。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10)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蔡加尼克效应:

我们天生有一种做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当一件事情开始后,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直到事情完成这种紧张才得以释放。

通俗讲就是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完成欲,确保事情的完整性,拖延的人应该对此体会极深,哪怕身体在尽情娱乐,但心理不自觉会产生紧张、焦躁、担心情绪。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11)

当我们处于社交当中,我们会表现我们良好的一面,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戴上面具,而假装带给我们的是虚伪!

我们都不喜欢虚伪,而多数社交带来的恰恰是这些!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12)

独处是一种能力,面对自己的内心!

不管忙与不忙、闲与不闲,每个人的每一天都要面对独处,只是时间长与短、机会多与少的区别。

独处意味着无人惊扰、没人监督,是某段时间、某处空间的独享,是完完全全的自己打理自己。

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独处方法和独处效果,有些人收获的是休闲、休整、充电、修补、提高等正能量,有些人却是魔鬼般地为自己埋下了隐患、种下了恶根、造就了罪孽。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13)

同样是独处,功效却会大相径庭。

群体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容易受群体的意识、情绪和选择影响。

正如《乌合之众》一书所说,“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无论什么地方”。

所以,当身处群体中时,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为“生态”所染,不为“氛围”所乱,不为“情绪”所惑。

几年前有人问陈果老师:别人喜欢自己和自己喜欢自己哪个更加重要?

她当年的回答是两个都重要。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14)

但现在她说:如果在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自己喜欢自己更加重要。

因为我们要了解一个真相,不管你有多优秀,多完美总有人不喜欢你,总有人讨厌你。

同样,不管你多么不好,多么不堪,多么糟糕,还是有人喜欢我们。

事实证明,不管你活成什么样子,还会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

但是当我们活成我们自己时,不喜欢的人当中多了一个人喜欢我们自己,那个人自己我们自己。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什么叫做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15)

你为什么害怕独处

害怕独处的感觉,只是对儿童早期的匮乏的反应。

因为以前没有人让我们展现这种能量,所以我们从小就开始怀疑自身的潜力。

在儿童时期完全受家长控制的人,可能会有“服从是生存的唯一方式”的认知。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16)

儿童心理学家艾丽斯·米勒说:“被教导要服从的人,怎么可能单独面对生命的景象而不感到空虚?”

如果你从小就听大人说你的感觉不重要,这样的说法会直接贬抑你的生命能量,你会比较容易产生孤寂感。

当你持续被要求走开,甚至因为你“很坏”而被赶回房间时,孤寂感也比较容易产生。此时你可能会把“孤立”与“不好”连在一起。“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17)

他们不喜欢我的时候叫我走开,所以当我被孤立的时候,我是不被喜欢、也不值得被喜欢的。”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说法,人的动机虽然千差万别,但最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弥补“匮乏”的动机,另一种是满足“成长”的动机。

匮乏导向的人虽然努力与人接近,却更容易孤独。

这类人大多是在成长中没有得到充足的来自父母或生命中重要的人的爱,所以他们常常一边对人深怀疑虑,一边不断向他人寻求安全和爱。

如果害怕一个人独处,想要改变,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疏导,以及心理建设!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18)

独处可以让你认清自己

两个人在一起就要相互磨合,剩下的碎片就是失去的个性。

只有一个人待着,才回到了最真实的样子,只有独处时才是最自由的,你面对的将是最真实的自己,你的思想、灵魂都是无拘无束的。而独处的好处就是能有大把时间,专心思考、沉淀自己,乐在其中。

你能跟自己对话,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19)

人一刻也不能停止反思,总是依靠他人来使我们快乐,我们永远长不大。

独处意识并不阻碍我们与人发展亲密关系,反而更好的帮助我们获得爱他人的能力。

独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你自己的选择,是单独一个人也不会感到孤独的状态。

而孤独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感觉自己与他人隔绝,就是找不到连接的桥梁,即便与很多人在一起时也是如此。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20)

独处与孤独的含义完全不同,孤独会使人矫情,而独处会让人充满力量。

学会独处,学会拥抱孤独,它不是林黛玉般的无病呻吟,而是如苍天大树般让人往下扎根,独自成长,长出无限的智慧之叶,根深叶茂。

一个人必须学会独处的能力,孤独是与人交往,是看清世界,独处却是与自己交往,是看清自己。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21)

一个丰富的人是存在多面性的。他可以是社交场合里侃侃而谈的绅士,也可以是静坐在家中,看一天哲学书的隐士。

他既清醒地知道自己要如何迎合socical和社会规则,也清楚自己应该花更多时间追求更加深刻的事物。”

在不干扰别人的情况下,在不给别人带来麻烦的情况下,我们真的不需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

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只需本色出演!

社交恐惧的人的特点(你是害怕独处还是恐惧社交)(22)

作者简介:小贤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体会爱的老灵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以有限文字,写无限可能!

倡导以爱为本质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意!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实用心理学

如需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