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真的工于心计吗(宝钗是博知所悟)(1)

作者:徐腾达,江苏常熟人,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红楼梦》爱好者。

第二十二回中,宝玉因为“戏子事件”在黛玉和湘云处两头吃瘪,心下大灰,不免有了出世之心,于是想起了《庄子》里的一句话:“山木自寇,源泉自盗”。脂砚斋对此有一条精彩的评论:

黛玉一生是聪明所误……阿凤是机心所误,宝钗是博知所误,湘云是自爱所误,袭人是好胜所误,皆不能跳出庄叟言外,悲亦甚矣。

庄子说“山木自寇,源泉自盗”,意思是树木因高大挺拔而被砍伐,泉水因甘甜清冽而遭盗饮。山木也好,源泉也罢,都因自己最引以为荣的特质招来横祸。脂砚斋认为诸钗就像山木和源泉,悲剧早已植根于她们自身的某种特质之中了,所以太虚幻境有云“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名签上也刻着“莫怨东风当自嗟”。黛玉之所以是黛玉,岂能没有聪明?凤姐之所以是凤姐,岂能没有机心?正是这种悲剧特质的与生俱来、无法克服,才让人感叹芸芸众生“皆不能跳出庄叟言外,悲亦甚矣”。

宝钗真的工于心计吗(宝钗是博知所悟)(2)

脂砚斋与雪芹的关系十分密切,更是读过《红楼梦》全稿的幸运儿。今天我们只能通过他留下的批语,推测雪芹原稿的本意。凤姐为机心所误,当指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黛玉为聪明所误,应是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之意;湘云为自爱所误,或许说她因喜洁难寻偶;袭人为好胜所误,可以认为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宝钗的悲剧竟然源于“博知”,令人十分费解。凤、黛、湘、袭皆误于自己的主观性格,为何宝钗误于“博知”这样一个客观事实?机心、聪明、自爱、好胜尚有“过犹不及”的问题,但学识多多益善,为何误了宝钗?原来,这一切都与“薛宝钗借词含讽谏”一事密不可分。

第五十八回中,宝玉十分认可这样的观点:

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可见在雪芹的设想中,黛玉不幸早夭之后,宝玉思想上并不抵触迎娶宝钗。加之贾府早已风雨飘摇,需要能力出众的宝钗力挽狂澜,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二宝的婚姻是水到渠成的。今本后四十回始终以三角恋的格局来看待《红楼梦》,也不理解宝玉这番“痴理”。为促成金玉良缘,只好先让宝玉疯疯癫癫,再让宝钗假冒黛玉,配合着演了一出“调包计”。亵渎了宝钗自尊自爱的人物形象不说,还违背了雪芹现实主义的艺术理想,实在是败笔。

宝玉和宝钗的的婚后生活,《终身误》曲词说道: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整首曲子以宝玉的口吻写出,从“美中不足”来看,这段婚姻至少在初期是和谐的,主旋律还是“美”的。宝钗完全尽到了“宝二奶奶”的义务,正是“脂正浓、粉正香”的阶段。但和谐之下埋藏着不少隐患,最直接的就是宝玉思念黛玉,感到“意难平”。随着时间推移,两人各方面的差异和矛盾更是越发暴露出来。第二十一回回前脂评写道:

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之卅回,犹不见此之妙。此曰“娇嗔箴宝玉”“软语救贾琏”,后曰“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然今日之袭人、之宝玉,亦他日之袭人、他日之宝玉也……何今日之玉犹可箴,他日之玉已不可箴耶?……“箴”与“谏”无异也,而袭人安在哉?宁不悲乎!……今日写袭人,后文写宝钗……文是一样情理,景况光阴,事却天壤矣!

读过全稿的脂砚斋,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佚稿回目“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成婚之后,宝钗勉力支撑着逐渐没落的贾府,想必左支右绌,难以招架。在宝钗的传统观念里,她只该做些针线纺织的事,中兴家族的重任当然落在宝玉身上。但宝玉离经叛道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已经积重难返,怎样才能劝谏宝玉“改邪归正”?一向含蓄内敛的宝钗没有直批逆鳞,而是“借词含讽谏”。

“含”字的意思其实非常清楚,就是将情感、意图藏在里面,不直接显露出来,比如第六回“袭人亦含羞笑问道”、第八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等等。“含”字意义既明,如何理解“借词”?这位续作者让宝钗亲自动手填词,恐怕也不妥。要理解雪芹本意,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是最佳的案例。这一回讲到宝玉口无遮拦,把宝钗比作体丰怯热的杨贵妃,宝钗不由大怒,又不好当面发作。恰巧小丫鬟靛儿找不到扇子,以为是宝钗偷藏了起来。宝钗严厉地斥责了靛儿,其实是一语双关地斥责宝玉。所以“借扇”就是“借着扇子的话题”,扇子只是一件意料之外的道具,恰好机缘巧合地为宝钗所用罢了。如此看来,第三十回也就是“薛宝钗借扇含嗔斥”。因此,雪芹笔下的“借词含讽谏”应指宝钗根据前人某一首现成的词借题发挥,暗中劝谏宝玉。

宝钗真的工于心计吗(宝钗是博知所悟)(3)

那么宝玉的反应如何呢?宝玉对他人劝谏的态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第十九回,袭人打着离开贾府的幌子,劝宝玉改掉“三宗罪”,宝玉满口应允:

袭人笑道:“……我另说出两三件事来,你果然依了我,就是你真心留我了。刀搁在脖子上,我也是不出去的了。”宝玉忙笑道:“你说,哪几件?我都依你。好姐姐,好亲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宝玉道:“改了。再要说,你就拧嘴。还有什么?”……宝玉笑道:“再不说了。那原是小时不知天高地厚,信口胡说,如今再不敢说了。还有什么?”……宝玉道:“都改,都改。再有什么,快说。”(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结果刚到第二十一回,宝玉就故态复萌,但仍然主动与袭人和解:

原来袭人见他无晓夜和姊妹们厮闹,若直劝他,料不能改,故用柔情以警之,料他不过半日片刻仍复好了。不想宝玉一日一夜竟不回转,自己反不得主意,直一夜没好生睡得。今忽见宝玉如此,料他心意回转,便越性不睬他。(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宝钗真的工于心计吗(宝钗是博知所悟)(4)

第三十二回,宝玉面对湘云的劝谏,竟然冷言冷语,毫不留情:

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改不了。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脏了你知经济学问的。”(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三十四回,“从来不说混账话”的黛玉都来劝。宝玉长叹一声,拒不改正:

林黛玉……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上述几例足可以看出宝玉对待他人劝谏的态度日趋强硬,从满口答应,到“一日一夜竟不回转”,再到毫不留情地对湘云下逐客令。只有面对灵魂伴侣林黛玉的时候才说出心里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当然,宝钗也曾多次劝谏,但宝玉的态度十分微妙。宝玉不敢直接让宝钗去“别的姊妹屋里坐坐”,而是自己主动走;也没有反唇相讥,而是沉默以对:

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对于宝钗婚后这次夹枪带棒的“借词含讽谏”,宝玉的态度如何呢?可以想见,宝玉早在三十二回就已经九头牛拉不回来、甚至对湘云下逐客令,如今又经历了一番大起大落,深刻体会了什么叫“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只会在离经叛道的路上越走越远。从“今日之玉犹可箴,他日之玉已不可箴”、“文是一样情理,景况光阴,事却天壤矣”、“宝玉恶劝,此是第一大病也”等脂评看,宝玉此时已经非常固执,讽谏事件的后果相当严重,很可能引发双方一次激烈冲突。根据雪芹的行文习惯,回目下联的“王熙凤知命强英雄”可能是指凤姐处理二人矛盾而言的。实际上宝玉对宝钗是敬大于爱,所以过去总以沉默、回避等消极方式应对她的劝谏,不愿意发生正面对抗。但眼下时过境迁,特别是二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存在巨大分歧,宝玉对黛玉念念不忘、对金玉良缘“到底意难平”,加之物质生活条件每况愈下,他们的分道扬镳是早已注定了的。至于“薛宝钗借词含讽谏”,不过是这场失败婚姻的一个小小注脚。

至此“宝钗是博知所误”有了初步的解释。雪芹原稿中,宝玉很可能读到了一首生僻的词,不解其意,于是询问宝钗。“博知”的宝钗自然无书不晓,不仅给出了回答,还掺杂些许私货,暗中劝谏宝玉。但此时的宝玉已经离经叛道到了“不可箴”的地步,双方累积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发生了一次严重冲突。讽谏事件最后压垮了他们的婚姻,宝玉毅然出家,宝钗也因“博知”落了个守寡到老的结局。可见“博知”只是宝钗终身误的导火索,真正误了她的是一些更加深刻的东西。但脂砚斋一时间难以描绘如此宏大的课题,只好先简单地归于“博知”,留待以后详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