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昆明春城的小锅米线,吃起来很烫!只能一边拌佐料一边降温,一边慢慢吃。正规的吃法,配上一把调羹(小勺),吃一口米线,喝上一口汤。需要慢慢的品尝,如果没有时间,吃快了可不行,会烫着嘴。

老昆明特色小锅米线(昆明小锅米线的变化)(1)

在汤里下肉沫下米线

我从1984年吃昆明小锅米线,很快40年了,对小锅米线的记忆一直是那么的美好!口中,胃里总是寻找那种烫热感,寻找酸,甜,鲜,辣,汤味厚的感觉。

随着社会“进步”,最近发现昆明小锅米线的方方面面有很大的变化!首先是环境有了变化。以前的小锅米线店,比较有“烟火味”!小木方桌小凳子,有时候摆到路边来,筷子也是传统的竹木筷,不是现在一次性的长度比较短的那种“卫生筷”。卫生城市的建设,在城市很难看到那种“烟火味”了。

老昆明特色小锅米线(昆明小锅米线的变化)(2)

煮的过程中厨师下佐料

第二个变化,是小锅米线的主要的原料也变化很大。过去的米线是人工榨制的,一般是凌晨“米线厂”当天生产的,很软,略带酸味。虽然煮出来有点碎,但味道很好。现在的米线是机械加工的,甚至是干米线回水泡软出来的,有点“橡皮筋”的感觉,米线本身没有什么味。

第三个是主配料方面的变化。以前煮小锅米线的鲜肉沫,猪肉比较生态,而且是人工在砧板上剁碎而成的。现在的肉沫,完全是“磨肉机”加工的,一吃到口里,就会发现有不一样的感觉,似乎肉质差些。

老昆明特色小锅米线(昆明小锅米线的变化)(3)

碗里鲜肉沫

第四是佐料的变化。小锅米线里的酸腌菜,韭菜等,都不再是原来“老昆明人”制作的酸腌菜了,工艺和手法不一样了。韭菜等来自大棚种植而非普通菜地生长。就连下锅用的酱油,都不再是本地的“拓东酱油”,还有豆瓣酱也不再是曾经的做法。

第五是“汤”的变化,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基料。过去小锅米线的标配汤,是很讲究的“骨头汤”老汤,清开水是不能代替的。汤若不好,小锅米线的味道出不来,也不好享受“喝汤”的感觉。不算吃上小锅米线,至少是遗憾。

老昆明特色小锅米线(昆明小锅米线的变化)(4)

煮好后加生韭菜

小锅米线的“米线汤”其实是很讲究的,是老汤味 鲜肉味 蔬菜味 米线味…,在煮制过程中组合而成的,不考味精得来。吃小锅米线不喝汤,几乎等于没有吃过小锅米线。

如今昆明的小锅米线,有好多个品牌,也还有一些疙旯里的品牌小店,想力求保持当年的那种感觉。只是,餐具都不一样了。外卖的小锅米线,就更加会失去那种感觉,小锅米线是要现场吃的。

老昆明特色小锅米线(昆明小锅米线的变化)(5)

为了生存,煮品不再单一

昆明的小锅米线,算是一个著名的小吃,可以与云南的过桥米线媲美的。如果说过桥米线是烟火味少点的“档次”米线,那么小锅米线就是大众的米线了,烟火味很足,一直经久不衰。

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小锅米线因为存在的广泛性,虽然有几家连锁店,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很大的商业品牌,产业化程度一直上不去。但却不影响大众的喜爱。

老昆明特色小锅米线(昆明小锅米线的变化)(6)

现在小锅米线店面不再烟火

无论是竞争需要,也无论是生活节奏太快的原因,还是原料配料的变化,昆明小锅米线的品质、制作工艺等都需要保持!毕竟,想吃的人还是很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