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江南岸

排版:江南岸

图片来源:网络

唐代诗坛,有这么一对铁哥们。

他们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互相往来的诗篇有近千首。

他们就是世称“元白”的元稹和白居易。

01

元白有多甜?

就是甜到几千年后的现代,还有人建立超话去嗑cp的程度。

有人说,元稹渣了所有的妹子,却对白居易“一往情深”。

听说白居易被贬谪,大半夜的:

“垂死病中惊坐起”——《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收到白居易的来信,还没看到信的内容,就已经开始流泪。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得乐天书》

这一情形还把元稹的妻子女儿吓了一跳。

君埋黄泉泥销骨我寄人间霜满头 君埋泉下泥销骨(1)

当然,这段友情并不是单向的。

白居易给元稹写的诗,因为太过深情,还被误以为是爱情诗句。

元稹离开长安,白居易说: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别元九后咏所怀》

元九(元稹)你走了,我的心和长安城一样,都空了。

每次写信给元稹,白居易都舍不得停笔。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五声宫漏初鸣夜,一点窗灯欲灭时。”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他们有什么好东西,也第一时间想到对方。

白居易担心元稹在四川会热坏身子,就给他寄去薄衣薄裤,还有竹席。

而元稹则是把家里收藏的,自己都舍不得用的丝绸,寄给白居易做衣服。

君埋黄泉泥销骨我寄人间霜满头 君埋泉下泥销骨(2)

02

除了感情好,他们还很心有灵犀。

元稹奉命出使东川的时候,做梦梦到和白居易、李杓直三个人同游曲江和慈恩寺。

于是写了一首《梁州梦》,寄给白居易: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结果就是有这么巧,同一时空,白居易真的和弟弟还有李杓直三人游览慈恩寺。

并且,同游席间,白居易还念叨着元稹应该到梁州了。

于是,提笔写下了《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两人互相收到信的时候,都惊叹彼此的默契。

君埋黄泉泥销骨我寄人间霜满头 君埋泉下泥销骨(3)

03

为什么元稹和白居易的感情会这么好?

看看两人的经历就知道了,他们可是灵魂伴侣。

两人一起考上了公务员,同时做官、被贬、升职。而且,还都性子耿直,嫉恶如仇。

白居易说元稹:

“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元稹说白居易:

“爱君直如发,勿念江湖人。”——《酬乐天登乐游园见忆》

此外,两个人还有着相同的文学主张和为官态度,他们还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所以即便他们不在同一个地方,也时常书信往来,动不动就提笔写诗,互诉衷肠。

君埋黄泉泥销骨我寄人间霜满头 君埋泉下泥销骨(4)

除了精神上的互相支持勉励,他们也在彼此陷入人生低谷时为彼此兜底。

元稹被贬不久就收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于是回家丁忧。

可没了工作也没了收入,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这时是白居易给了元稹经济的支援。

后来,白居易的母亲病逝,元稹为他母亲写了墓志铭。

而且在自己手头不宽裕的时候,三次寄钱资助白居易,总计有二十万。

白居易在诗中是这样说的:

“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寄元九》

两个人会一起畅想美好的退休生活:

《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

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

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

但没想到的,元稹染病去世,两人最终生死相隔。哀痛之下的白居易写下了这篇祭文:

“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播於人间,今不复叙。”——白居易《祭微之文》

元稹离世九年,两鬓苍苍的白居易,再次用诗文诉说着自己的思念。

《梦微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