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干不过做PPT的》作者:(日)下地宽也

解读人:云岭玖阅

工作汇报型ppt怎么写(你就是干不过做PPT的优秀的人都这样做工作汇报)(1)

工作汇报是职场人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但在工作汇报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员工用10多页PPT就完成了一次优质的工作汇报,而有的员工用20页、30页的PPT却汇报得一塌糊涂,听得管理层极度不耐烦;有的员工用简短的几分钟汇报却获得了管理层的好评,而有的员工在汇报过程中却经常被管理层打断问问题。

同样是工作汇报,为什么有的工作汇报得到了管理层的认可,而有的却没有得到认可呢?难道是管理层有偏见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

有的工作汇报能够得到管理层的认可,并且得到管理层的资源支持,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汇报资料制作的好。

那么,如何制作出优秀的工作汇报资料呢?

《你就是干不过做PPT的》这本书给出制作优秀工作汇报资料的秘诀。这本书书名虽然提及了PPT,但不是教如何制作PPT的,而是如何做好工作汇报资料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下地宽也,是日本企业的高级培训师、日本效率顾问,著有《逻辑思维,只要五步》《1分钟简报法》等书,重点帮助职场人制作优秀的工作汇报。

今天,我们分享下《你就是干不过做PPT的》这本书的3个核心观点:优秀工作汇报具有哪些特征?如何找出问题点?如何提出可行性方案?

1、优秀工作汇报特征

与差的工作汇报相比,优秀的工作汇报资料,一般具有三个特征,好的表达结构、简洁的语言表达、汇报内容的3个视角。

优秀的工作汇报,一般都有好的表达结构。

什么是好的表达结构呢?好的表达结构,就是让人更容易理解的内容表达顺序,比如:“之所以…是因为…”、“虽然…但是…”等这些都是表达内容的顺序。这样的表达顺序,更容易让人理解。制作工作汇报资料的目的,就是让决策者理解并采纳汇报人的方案。

优秀的工作汇报一般有两种表达结构类型:方案导向型结构与结果导向型结构。

方案导向型结构,一般是“有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方案”,简单讲,先提出问题点,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结果导向型结构,一般是“要通过什么样的计划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首先提出工作计划是什么,然后汇报计划达成的结果是什么。

当然,工作汇报究竟是采用方案导向型结构还是结果导向型结构?这取决于工作汇报的目的。要想知道工作计划达成的结果如何,就采用结果导向型结构;如果想解决某个问题,就选用方案导向型结构。

以方案导向型结构为例,优秀的工作汇报一般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前半部分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表述,而后半部分则以“解决方案”为中心展开表述。这样的表达结构,更容易让管理层理解要解决的问题与方案。

明确了优秀工作汇报所采用的表达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作汇报成功,因为表达语言也是关键因素。

比如: 要想表达“销售利润持续下滑”的观点,有的员工用了复杂的财务报表,“2017年利润为100亿元,2018年下降到了80亿元,2019年跌破60亿元,2020年又跌破50亿元……”,其实,这种表达很难让人明白表达的意图。如果把2017-2020年利润情况用柱状图表示,并在图上表述“销售利润跌破50亿元”,这种表述方式更能让人理解销售利润下滑的困境。

所以,优秀的工作汇报,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不要复杂难懂,要突出工作汇报的重点内容即可。此外,工作汇报时,一般都用PPT汇报,因此,在设计PPT时,一页PPT表达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优秀的工作汇报页数一般要控制在12页之内。

在工作汇报时,经常会被管理层打断问问题,而汇报者经常被问得哑口无言。如何规避这种现象呢?其实,优秀的工作汇报,除了要有好的表达结构与语言简洁外,还需要具备3个视角,分别是:对方视角、自身视角与数字视角。

对方视角,就是站在管理层在做出决策时重视什么。比如,销售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销售目标等,如果具备了管理层重视的视角,方能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自身视角,就是在方案中有汇报者的独到见解,比如, 在汇报时,汇报者不仅列举了几个方案,同时向管理层推荐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汇报方案时,经常听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抽象词汇,但缺乏“降低多少成本”、“提高多少效益”等描述。而数字视角,其实就是要让方案增加具体的目标数字,比如降低20%的成本。

优秀的工作汇报,不仅具有优秀的表达顺序,同时表达语言还要简洁,而且,还要从管理层决策关注点、独到见解与数字视角。

那么,如何做才能写出优秀的工作汇报呢?

要想制作出优秀的工作汇报,就要从2个组成部分6个要素入手。工作汇报的前半部分是找出问题点,包括3个要素:目的、问题点与原因;后半部分是拟定解决方案,包括解决方案、目标与计划3个要素。

接下来,就从工作汇报的2个组成部分6个要素进行分享。

2、优秀工作汇报结构——找出问题点

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前,首先要找到问题点。因此,工作汇报的前半部分内容重点是找出问题点,让决策者产生危机感,就是“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后果很严重”。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

为了找出问题点,工作汇报的前半部分,要重点按照“目的共享、找出问题点、明确原因”的顺序来说明。

制作优秀的工作汇报,首先从目的共享开始。

工作汇报的目的是什么?是指工作汇报中最想要实现的事情,以召开年度经销商会议为例,会议的目的是“提高年度经销商签约率”。因此,在准备工作汇报资料时,要首先明确汇报的目的。

此外,在面对多人听取汇报时,首先要实现目的共享。其实,目的共享就是要让所有参与汇报的人都知道汇报的目的,这样参会者就会有共同的话题。如果参会者不了解汇报的目的,就会在会议上提出不同的问题,让汇报者措手不及。比如,在解决销售人员激励措施的会议上,由于没有达成目的共享,有的参会者会提出“产品的包装需要改进”等与汇报目的不相关的问题。

那么,如何实现目的共享呢?

作者认为,为了实现目的共享,首先讲清提案背景,再陈述达成目标。这样的表达顺序能帮助参会者理解汇报的目的。

提案背景,主要是讲清过去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为了增加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对销售激励进行了改革,加大了激励措施。这种变化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司销售队伍的稳定。

达成目标,主要是说明采纳了新的方案后会达成什么效果。如:采用了新的激励方案,将增加销售团队的稳定性,提升销售额。

明确了工作汇报的目的,接下来,要重点找出影响实现目的的问题点。找到问题点,关键是要清楚地界定出什么是问题。

问题是什么?

比如,2020年产品投诉率为10%。这个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吗?如果公司规定产品的投诉率不能超过10%,那么,投诉率10%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公司规定产品的投诉率不超过20%,那么,投诉率10%就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需要解决的问题定义是“实际状态与应有状况之间的差距”

找到问题点后,是不是就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呢?其实,在解决问题之前,还需要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只有搞清楚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比如,今年新入职员工20人,年底时离职了5人,离职率为25%。如果人事部拟定的离职率为不超过10%,那么,问题点就是今年离职率已达到25%,超过目标离职率15%。在解决离职率过高之前,首先要搞清楚离职率过高的原因。调查发现,新员工离职率高的原因在于:管理层对新员工的培养意愿不高,只是让做一些简单的执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制定新员工培养计划,并让管理层增强培养意愿。

只有从根源上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消除问题。否则,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了。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呢?作者认为,可以用“因果法则”来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比如,销售部员工加班多。那么,加班多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来找到原因。销售部员工为什么加班多?是因为报价工作花费时间太多,为什么报价工作花费时间多?是因为价格格式不统一,难以查询。为什么价格格式不统一,是因为公司没有制作统一规范的报价表。所以,销售部员工加班过多的原因是,没有统一格式的报价表。因此,解决方案就是:公司制定统一格式、便于查询价格的报价表。

目的、问题点、原因3个要素构成了工作汇报的前半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促使决策层产生了危机感,明确问题点后,接下来就要完成工作汇报的后半部分内容:让决策者同意解决方案。

3、优秀工作汇报结构——提出解决方案

明确问题点并成功引起决策层关注后,就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了。问题解决方案要想获得决策层的支持,需具备3个关键要素:解决方案、目标与计划。

工作汇报的前半部分内容已经明确了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接下来,就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了。

解决方案一般按照列举、筛选两个步骤进行准备。首先,将自己能想到的解决方案在纸上列出来,比如列出10个方法;然后,再集中精力从这10个方法中筛选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好的解决方案一般都会按照这两个步骤进行操作,而比较差的方案一般仅按照第一个步骤进行操作。

如何从这么多方法中筛选出最佳方法呢?作者认为,可以按照方法的效果与可行性这两个标准进行筛选。

所谓效果,就是按照这个方法去执行,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比如,每周一召开部门例会,把周计划分解给每个员工,这样周末时,这些工作计划就可以完成。其实,完成这些工作计划,就是周一开例会的效果。

可行性,就是按照选定的方法去执行,取得效果的可能性有多大?比如,为了实现1000万元的销售目标,需拓展100家终端店。如果完成了100家终端店的拓展,那么实现1000万销售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这就是方法实现目标的可行性评估。

确定问题解决方案后,需要明确目标与计划。没有目标的解决方案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设定了目标的方案才是有效的方案,而所谓目标,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实现某个数值。比如:截止2021年12月31日,要实现1200万元的销售额。当然,某个目标可以再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比如:为了在12月31日前实现1200万元的销售额,需要平均每个月完成100万元的业绩。

把总目标分解为阶段性小目标,可以让决策层觉得,实现总目标的可能性非常大。

设定目标后,接下来就是制定目标实现的具体计划了。一般情况下,计划包括时间表、团队分工与预算。在制定预算时,要重点考虑预算与目标达成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花费这么多预算,能有多大的产出?这个产出是不是值得这么多的预算投资?

4、小结

工作汇报是展示员工能力与工作成果的重要工作方法,有的员工通过优秀的工作汇报得到了职位的快速升迁,而有的员工却在工作汇报时经常遇到障碍,如:汇报时总是被各种问题问的哑口无言,或者工作汇报经常被否定等问题。

工作汇报之所以遇到种种障碍,其实是因为,这部分员工没有掌握工作汇报的技巧。管理层的时间或工作日程安排的很满,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听员工长篇大论或偏离重点的汇报。因此,掌握工作汇报技巧十分关键。

《你就是干不过做PPT的》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优秀工作汇报的秘诀。

优秀工作汇报,不仅要有优秀的表达结构,简洁的语言表达,而且还要体现管理层、自身与数字视角,接下来,按照目的、问题点与原因等3要素陈述,成功激发了管理层的兴趣,然后用解决方案、达成目标与计划3个要素陈述,让管理层认为这个方案有很好的效果与很高的可行性。

掌握了这些技巧,就基本可以制作出优秀的工作汇报了。

接下来,就按照这些技巧做一次优秀的工作汇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