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限定城市条件下,一项好的工作其所在的行业规模要有足够高价值。拿上次所说农业规划做比方,江西省省会的岗位屈指可数,如果将来要跳槽,甚至都没有单位可去。

第二:岗位应该有国际化的、可迁移的能力。这一点还有待商榷,因为不仅有管理晋升路线也存在技术晋升路线。以下环评师举例:

报考限制里包含“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目前我能找到的只有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师。仅仅因为这一个条件还不足以支撑未来的职业选择,必须去多角度了解。

但是因为资源的限制,没法开展专业行研机构的全面了解,比如采访行业人物,实地调研等等。能够靠的只有互联网信息和一次面试经历。

已有前辈系统性的总结了环评的发展路径:

怎么才是好的工作 什么样的是好工作(1)

结合图片及文字,前辈给出的是工程师发展路线,顶端为高工。此时可能已经在环评行业干了10年,由网络信息可知,环评行业具有很强的地方保护主义,相同环评报告,其他地方的专家评审会可能就通不过了。如果有一天要换城市呢?

为什么说程序员35岁是门槛?因为计算机界总有新东西,年纪大经验多并不比刚出来的毕业生有很多优势,面对新技术时都一样。环评也一样,如果政策发生改变,很多要推倒重来,此时比毕业生有多少优势?

甚至如果有可能某一天环评取消了,直接向国际接轨,用ESG体系评价。(外行人的yy)

什么是国际化的、可迁移的岗位?2019年,领英在上海发布了《中国未来技能趋势报告》,其中的标题很有意思“技术傍身,成就数字化人才”。其中数字化营销是最符合国际化、可迁移标准的,因为国内国外都有相同岗位招聘。除了这十大新兴岗位,还有“项目经理”亦符合两个标准。

怎么才是好的工作 什么样的是好工作(2)

怎么才是好的工作 什么样的是好工作(3)

也有不同意见,认为营销的可迁移技能不能一概而论也要做细化,比如农林牧渔、金融业和房地产等等,还可以区分成卖产品、卖服务或卖解决方案。项目经理同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