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是汉末三国极具争议,又非常有人格魅力的谋士,讨厌的人认为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祸国殃民;喜欢的人认为他顺势而为,明哲保身,是三国最聪明的谋士。但无论哪一类,都承认贾诩是一个“毒士”,还是那种中了毒,还要谢谢他的可怕慢性神经毒素。

所以,我们本文来看看,作为员工,贾诩是如何屡次卖掉老板,还帮着他数钱的。

诸葛亮营销手法大全 贾诩三国营销天才(1)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就是现今的甘肃省武威市姑臧县。年轻时,贾诩在当地并没有什么名声,结果独独被阎忠看重,到处说他有张良、陈平的才能。阎忠是现在甘肃甘谷人,曾任信都县令,是凉州的名士,后来马腾、韩遂逼迫他为三十六部叛军的首领,因为不肯助纣为虐,悲愤而死,由此可见阎忠在凉州的名气有多大。有了他的宣传,贾诩的身份自然水涨船高,被举为孝廉,但因为生病,辞官回家。

《三国志》上记载,就在这次回家途中,贾诩倒霉碰到了氐族叛军。情急之下,他谎报自己是太尉段颎的外孙。段颎是东汉末期名将,曾与羌人作战一百八十次,斩杀近四万人,平定西羌,因此在西北很有威望,异族都害怕他。而且段颎还真的是贾诩的老乡,武威姑臧人,所以那些氐人才会信以为真,亲自将贾诩护送回家,而其他同时被抓的几十人全部被氐人处死了。

诸葛亮营销手法大全 贾诩三国营销天才(2)

这次经历无疑为他在机变权谋上大大的加分,在凉州名气更甚。在董卓入京后,贾诩以太尉掾的身份担任平津都尉,后迁讨虏校尉,随董卓的女婿牛辅屯兵在陕。

董卓被杀后,吕布派李肃前来准备以诏令杀牛辅,反被牛辅攻击打败。结果当夜有几名士兵逃跑,使营中造成混乱,牛辅以为全营叛变了,于是收拾金银财宝,仅带着胡赤儿等几个亲信逃跑,途中,胡赤儿几人谋财害命,杀死牛辅,将首级献给长安。

当时李傕、郭汜、张济都是牛辅手下的校尉,见牛辅死了,就想着散伙各自回家。于是,贾诩出来,开始第一次卖人了。

他对众人说: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这其中包含以下五个重要信息:

1、得到长安那边的消息,准备杀光凉州人。

2、如果解散军队,单独回乡,只要一个亭长就能抓住。

3、收拢兵马,以为董卓报仇的名义攻打长安。

4、成功之后,以国家的名义征服天下。

5、如果不成果,再走也不迟。

诸葛亮营销手法大全 贾诩三国营销天才(3)

贾诩的话看起来非常有道理,其实也是经不起慢慢深究。

一、王允在董卓旧部的问题上虽然有反复,但从来没有要杀光他们的想法,吕布更是支持用怀柔的方法处理。在《后汉书》中记载:

允初议赦卓部曲,吕布亦数劝之。既而疑曰;“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

可见王允最初商议的方案是赦免董卓的旧部,但是王允同时担心,李傕、郭汜等人只是追随上司而已,本来也没什么罪。现在如果先定反叛的罪名再赦免他们,反而容易让他们产生疑心。

是啊,谋逆是夷三族的大罪,虽然被赦免了,可一旦被安上就是一辈子的事,谁知道朝廷是不是缓兵之计,等哪天又以这个为理由拿自己开刀?

诸葛亮营销手法大全 贾诩三国营销天才(4)

这样看来,王允是有考虑直接定西凉众人无罪,但又怕这些人没法控制,于是《后汉书》记载当时有人曾这样想王允建议:

“凉州人素惮袁氏而畏关东。今若一旦解兵,则必人人自危。可以皇甫义真为将军,就领其众,因使留陕以安抚之,而徐与关东通谋,以观其变。”允曰:“不然。关东举义兵者,皆吾徒耳。今若距险屯陕,虽安凉州,而疑关东之心,甚不可也。”

意思是西凉军害怕袁氏率领的关东各军,现在要他们解散一定怕山东各军的报复,人人自危。可以让皇甫嵩为将率领他们,屯并在陕予以安抚。在慢慢和关东诸侯沟通,观察局势变化。但王允认为,关东义军属于自己人,现在西凉兵屯陕,据险而守,虽然安抚了西凉军,却让关东各军产生疑心,更不好了。

就这样,王允一直反反复复没有确定怎么安抚西凉军的决心,但确定的是没有想过要杀光他们。那么贾诩的说法又是哪来的呢?《后汉书》记载:

时,百姓讹言,当悉诛凉州人,遂转相恐动。

所以所谓的杀尽凉州人,只不过是当时老百姓之间以讹传讹的说法,却被贾诩说成“长安议”,好像是王允等人在商量怎么杀他们一样,一下就断了众人和长安沟通的道路。

诸葛亮营销手法大全 贾诩三国营销天才(5)

二、“一亭长能束君”这说法虽然夸张,却偏偏有牛辅的前车之鉴,反而非常的有可信度,这又打消了李傕、郭汜等人回凉州的想法。

但是牛辅被杀,一是长安有要杀牛辅的诏令;二是牛辅带了大量的财宝,胡赤儿等人见财起意;三是牛辅离开大军,只带了五六个亲信孤身逃走,让他们有串通起来的机会。

可凉州不比关东,在东汉末年,大小军阀割据,又有异族势力,朝廷早就已经失去了对他的控制力。马腾、韩遂这些靠造反起家的,还不是在那里过的有滋有味。

李傕、郭汜等人只要不犯牛辅那样的错误,把军队解散,带着大量财物独自逃走,依然可以在凉州割据一方。

诸葛亮营销手法大全 贾诩三国营销天才(6)

三、成功占领长安后,“奉国家以征天下”,其实已经和曹操后来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可是其中却有一个大问题,曹操势力当时已经是一个完全有曹操控制,结构严密的地方割据势力了,即使“奉天子”也不会被旧朝堂影响和控制。而李傕、郭汜等人只是为了保命而组成的松散联盟,之后“奉国家以征天下”又以谁为首呢?这个各怀鬼胎的暂时联盟,又怎么玩得过那些在宦海沉浮多年的老狐狸?

四、现在兵马完整的时候,不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等到计谋不成,攻打长安失败再走,就失去了兵马军心,怎么在凉州立足?更何况当时朝廷尚未定罪,如果胜了还好,真的失败了,就从原来的“此辈无罪,从其主耳”,变成了叛逆主犯了。

诸葛亮营销手法大全 贾诩三国营销天才(7)

所以,贾诩的建议从表面上看,是为了李傕、郭汜等人的身价姓名,但实际上早已经把他们卖的干干净净!

不信?

看历史上之后的发展,在李傕、郭汜等人攻占长安,王允死,吕布逃后,贾诩自然是最大的功臣,但他不仅没有邀功,还迅速撇清了他李郭二人的关系。

《三国志·贾诩传》记载:

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又以为尚书仆射,诩曰:"尚书仆射,官之师长,天下所望,诩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纵诩昧于荣利,奈国朝何!"乃更拜诩尚书,典选举,多所匡济,傕等亲而惮之。

如果贾诩接受爵位,那么马上就会被认为是李、郭等人的同伙,所以他用“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的说辞,即告诉别人自己出此计只是情急之下的救命之计,博取了他人的谅解,又推去了自己的功劳,避免再和李、郭等人有瓜葛。

诸葛亮营销手法大全 贾诩三国营销天才(8)

然后李、郭等人有想以贾诩为尚书仆射。在东汉,为了防止丞相集权,早就取消了丞相一职,而用尚书台代替,尚书令实际相当于丞相,而尚书仆射是尚书令的副职。但在尚书令大多时候作为虚职,不理朝政的时候,尚书仆射就相当于实际的丞相。所以后世隋唐,皆以尚书令、尚书仆射,相当于相职。

但贾诩依然坚决推迟,因为他明白,如果当然这个职位,就会成为西凉军在朝廷中的代言人,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传统官僚势力的仇视。最终在推辞之下,折中接受了尚书一职,虽然俸禄官位不高,但是依然实权极大。

《魏略》记载:

诩典选举,多选旧名以为令仆,论者以此多诩。

结果贾诩在担任尚书,掌管选举的时候,多选名士,赢得了官僚阶级和士人们的好评,成功将自己洗白。又多次在西凉军阀派系争斗中起到调节作用,同时深得西凉军的敬重。

诸葛亮营销手法大全 贾诩三国营销天才(9)

其后不久,他就以母丧为理由,辞掉了官职,被拜为光禄大夫,退出了旧官僚势力和西凉军之间的权利旋涡。反而开始担任起,维护汉献帝,与各方势力斡旋的忠臣角色。

《献帝纪》记载:

傕等与诩议,迎天子置其营中。诩曰:"不可。胁天子,非义也。"傕不听。张绣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

傕时召羌、胡数千人,先以御物缯采与之,又许以宫人妇女,欲令攻郭汜。羌、胡数来闚省门,曰:"天子在中邪!李将军许我宫人美女,今皆安在?"帝患之,使诩为之方计。诩乃密呼羌、胡大帅饮食之,许以封爵重宝,於是皆引去。傕由此衰弱。

如此一来,贾诩取得了汉献帝的信任,又让李傕等人即想拉拢又感到忌惮,还在张绣处为自己留了一条退路。

在李傕、郭汜等人在历史上被定性为逆臣的同时,贾诩这个攻打长安的罪魁祸首,却在《三国志》中得到了这样的记载:

傕等和,出天子,祐护大臣,诩有力焉。

之后,汉献帝在贾诩的帮助下逃出长安,同时贾诩的阵营也从西凉军过渡到了汉献帝,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但当汉献帝离开长安后,贾诩又马上上交印绶,辞去官职,没有选择同去洛阳,而是投奔了驻守华阴的同乡段煨。

之后贾诩又如何继续营销自己,巧卖老板,我们下文继续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