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朵语文花:品故事 悟道理14

2000多年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今天有了新版本。

村东头有我一块麦田,紧挨着大路和村庄,每逢下雨便有积水。正月初二的夜晚,一场细雨如期而至,这块麦田里又存了积水,如果走进去,脚就会陷进泥里去。

大年初二、初三,正是走亲访友的最好时候,所以尽管夜里下了雨,初三走亲戚的还是络绎不绝。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成语故事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1)

执法部门一再强调少饮酒,更不要酒驾!可能是热情的主人劝酒太殷勤,也可能是仁兄仁弟酒逢知己千杯少,不喝不喝就醉了。

客走主家安,感情再深厚,总不是自己的家,终归要走的。恋恋不舍地、无可奈何地,酒助英雄胆,他醉驾。

我这块麦田的路边有辆车,他还知道绕一下,谁知他的车速高,酒力让他打过了方向,他的香车宝马跳下水泥路,直入我的绿油油的麦田“搁浅”了,麦苗像一个个大力士,用尽力气托着车底,让车轮下陷,最终还是徒劳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成语故事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2)

这个英雄的举动,不仅没有给主人家带来安静,反而让他们更忙活了。于是,兵分两路,一路明修栈道,一路暗度陈仓。

主人的父亲是村里红白事理事会的会员,可谓村里的明白人。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主人的母亲,可谓国家一级演员,说起话来手舞足蹈,唾沫星子乱飞,一句话的故事她能讲三天三夜,让人不知疲倦。

无事不登三宝殿,她叫门了。妻子出门招呼她,我在家看着手机。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有点夸张了,其实两个女人就可以演一出好戏,大门外高一声低一声的对话应该精彩无比。至于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已经不言而喻了吧?我虽然不喜欢看戏,但人家都演了半个小时了,我如果再不去看一眼,是不是也太不给这艺术家面子了?

她的两轮电动车横在大门外的胡同里。她指手画脚地表演着:

那孩子要找拖拉机把车拉出去,俺家老头子说“不行!会损坏人家太多麦子,要等几天地干了,再把车推出去,不能损坏麦子,那太可惜了……用俺的车把那孩子送走了……”

我不知道她这是第几遍表演这句台词了,说得那样的动情!

“没啥!只是麻烦你跑一趟。”我说。

我向来不太关心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不关心那些麦苗伤亡的情况,只要车主平安无事,就万事大吉了,根本没到“事故”现场看一看。

这是正月初三夕阳西下时候的事。

正月初六上午,我去集市上转了一圈,其实这天还没有成集,从南头儿到北头儿只有几个卖烟花和卖菜的,看着人来人往,其实还是稀稀疏疏的。

真巧,我碰见了“主人”,那个把车驶入我麦田的醉驾车主的朋友,一个30多岁的青年人。

“你朋友的车开走了没有?”

“当时找了几个人一推就出去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成语故事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3)

啊?我如梦初醒,原来好戏就是这样的!

想想也是,那小伙子虽然醉醺醺的,可自己的香车宝马陷入麦田的稀泥里,怎能不心急火燎!作为主人一家人,看着亲戚朋友心急火燎又怎能寝食而安呢?人之常情嘛。

直到昨天正月初八,我去打除草剂,才发现“事故”现场是那样惨!两道深深的车辙,已经成了麦苗的坟墓,而一些泥块,仍然掩盖着那些被“腰斩”的麦苗。我踢掉泥块,让腰斩的麦苗重见天日,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关心起这些麦苗来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连普通百姓都用的这样娴熟,并且教会了我,可见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高度文明的时代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成语故事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4)

【悟道理】高手在民间!有的人巧舌如簧,不知廉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甚至口蜜腹剑,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往往不择手段。赖昌星、许国利之流正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让人后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