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而在蓬勃发展的现代金融业中,被称为现代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

面对2022存量竞争的新局面,作为国有控股金融保险企业在鲁分支机构,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始终以“稳中求进”为引领,明确“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实干笃行、坚持提质增效、坚持持续超越”年度发展主题,锚定行业核心价值,以亮眼的成绩单,诠释深耕保险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恒心与决心。

保险业2022年工作计划(谋新局建新功山东国寿争做保险业)(1)

厚积而薄发,富员强司战略先行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覆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领域,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建成了与我国现状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无论是行业的繁荣、市场主体的增加还是人口红利期的到来以及投资理财观念的更新,都让保险业的发展将长期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行业大势之下,山东国寿业务经营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今年上半年,山东国寿总保费收入313.49亿元,总保费市场份额21.28%,稳居市场首位。

而这与山东国寿“富员强司”的战略布局和“客户有保障、员工有尊严、基层有活力、公司有形象”的目标追求密不可分。

近年来,山东国寿坚持资源向基层倾斜、人才向基层流动,切实改善基层环境,持续提高员工收入,基层满足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幅提升。同时,强化服务基层意识,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把基层的情况摸透、问题找准,切实为基层排忧解难;多做有利于基层发展的事,提升基层干部境界觉悟、能力水平,确保基层效率质量标准再上新台阶。

不仅如此,山东国寿还着力加强人才建设,把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六好管理干部”标准,严格落实“考勤考试考核考评 应用”,着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增强后劲。

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干部人才特别是年轻骨干交流力度,推动干部员工在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上历练成长;另一方面,把培训纳入到干部员工成长的全过程,积极为干部员工创造学习交流的平台,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人才是公司基业长青的坚实保障。对于基层和人才的重视,持续为山东国寿带来了正反馈。通过干部员工跨机构、跨部门、跨岗位、跨层级交流锻炼,截至目前,累计180余名干部员工进行了不同层级交流,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能力素质得到了显著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完善“促强帮弱”联系点机制,增强服务基层的意识和能力,山东国寿通过“我为职工办实事”“我为客户办实事”“我为基层办实事”等方式,累计为基层单位解决了10大类500余项困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仅是山东国寿“是金子就让闪光”人才理念的一种映射,也是以文化引领员工成才、促进员工素质提升良好格局的体现。从重视基层建设到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以期构建一张“人才”网,山东国寿已在市场中建立起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主动作为,服务大局勇担重任

中国企业的发展究竟该如何与社会发展同步?企业如何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持续、系统的为社会创造价值?关于这些问题,山东国寿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自成立以来,山东国寿立足企业坚实的经营实践,积极汲取来自齐鲁文化的优秀基因,不断创新、培育和建设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坚持“为员工谋幸福”,也将“为社会谋发展”作为践行企业文化的重要标尺。

从稳定社会经济大局出发,山东国寿持续服务国家战略,始终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区域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作为自身的责任使命。

今年上半年,山东国寿缴纳各类税收2.45亿元;树立新办公大楼优质品牌形象,70余家企业入驻大厦,人员超过6000人,累积签约面积10.65万平方米,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能力日益增强;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人纾困解难,为28家绿色产业客户、11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客户、近2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保险保障,为全省86万人次提供保单借款170亿元,为大厦租户减免租金近340万元。致力于打造理赔服务品牌,山东国寿上半年共为52.96万人次客户送上快捷温暖理赔,支付各类赔付57.63亿元;为5576位客户提供“重疾一日赔”服务;小额案件平均赔付时效0.09天,一分钟内结案极速理赔率50.71%,同比提升14%。

近年来,山东国寿持续布局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大乡村振兴支持力度,派驻乡村振兴工作干部18名,乡村振兴系列保险业务覆盖率达65%,充分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另外,支持健康中国建设,开展大病、长期护理、银龄安康、学生保险、女性安康、专属养老等利民惠民项目,推进“保险姓保、回归本源”,累计服务有效客户1200万人;积极服务新市民,创新产品设计,增加产品责任,承保特定企业1657家、覆盖新市民人数超过45.66万人,有效提高民生保障。

在持续发展中,山东国寿从服务大局出发,总结市场规律,不断积淀、提炼、创新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发展经验,担当践行“国之大者”,事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公司同时荣获山东社会责任企业、山东最具影响力企业、山东最具影响力保险公司、3.15诚信金融品牌等称号。荣誉等身,却实至名归。

保险业2022年工作计划(谋新局建新功山东国寿争做保险业)(2)

聚清廉正气,厚植党建优势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也是中国人寿最亮丽、最鲜明的底色。红色基因引领山东国寿在勇担责任中践行使命、在市场竞争中傲立潮头、在与时俱进中发展壮大。

面向“十四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在党建的引领下,弘扬清廉金融文化、宣传清廉金融理念的意义将更加凸显。

自2020年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以来,山东国寿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通过立体式构建、全方位推动、集中式宣导,以“机制强廉、教育倡廉、活动兴廉、环境示廉、谈话促廉、制度固廉”六个平台为抓手,切实增强员工廉洁从业意识,努力营造清正廉洁、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

机制是维护和巩固正确权力观的基石。好的机制胜于好的管理,构建积极健康、长久持续的清廉金融文化更需要好的机制来引领、作保障。

好的机制需要更落地的实际践行。通过强化“四个一”建设推动教育倡廉的同时,山东国寿以“清廉上网、清廉上墙、清廉上架”为抓手,在环境示廉方面下功夫,切实营造浓厚氛围。

而清廉文化建设要想做到喜闻乐见,必须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生动的活动载体来呈现。为此,山东国寿分批次、有重点的组织了“微课讲廉”、“书画绘廉”、“征文话廉”三个具体活动,坚持以活动兴廉。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为推动清廉文化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山东国寿始终坚持把“领导干部谈心谈话”作为推动清廉文化走深走实走心的重要手段,做好清廉“三必谈”。

欲影正先端其表,欲自廉先正其身。山东国寿持之以恒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往深里去、往实处走,深入推进“三不”体系建设,防范化解廉政廉洁风险,着力构建富员强司、持续超越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相信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集团公司“两稳两控五提高”和总公司“三抓三强三稳”指引要求,践行“鲁八条”行动纲领,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山东国寿,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