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

一首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咏鹅诗,成就了骆宾王少年天才的美名。

骆宾王,字观光,职业定位是诗人。和初唐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为初唐四杰。而骆宾王则是这四人之中最高产的一位。再加上初唐开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时代的大背景下,骆宾王还诗文兼能,对七言歌行尤其在行,并且还是长篇,他的作品一度被好多人传唱。按说他这一生是开了个好头,没想到他才气逼人,霸气外漏,不懂暂藏锋芒,不暗世道,成年后的他几经坎坷,最后落了个让人惋惜的下场。

历史上的骆宾王是谁的后代(那个七岁就会作诗的天才少年)(1)

大多数的天才都离不开家庭环境的教育。骆宾王也一样,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庭里,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光为了他的名字都花费了一番心血,起名宾王,是希望他能成为一代良臣辅佐天下。

开头很美好,中间确很曲折。

骆宾王在这种富贵荣华里享受了十年,十岁时,当他时任县令的父亲不幸离世后,小小年纪的骆宾王尝尽了世间冷暖,他流落他乡,想要中兴门第的愿望始终在他心头萦绕。

历史上的骆宾王是谁的后代(那个七岁就会作诗的天才少年)(2)

弹指一挥间,十年过去了,已经20岁的骆宾王准备走科举这条路改变自己目前的窘况,但是事与愿违,当时的科场舞弊,走后门的现象很多,他无权无钱无势,按着现在的话说就是穷苦的文艺青年一枚,谁会在意他呢,结局当然是落榜落榜再落榜了。

几番落榜,让骆宾王意志消沉起来,他四处游荡,行走在堕落的边缘,谁能了解他心中的苦闷呢?门第未中兴,自己的前途没有着落,他心急如焚,走投无路之时,只好放下面子,投入到太宗同父异母的一个兄弟道王门下,可是天性使然,骆宾王和官场上的尔虞我诈,见风使舵的格格不入,也没有受到道王待见,果然,干了很多年,骆宾王的前途依然看不到一点光亮。

历史上的骆宾王是谁的后代(那个七岁就会作诗的天才少年)(3)

只要是金子,早晚是会发光的,骆宾王终于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次大好机会。664年,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禅,当地的官绅为了在皇帝面前博个彩头,就请出了文采出众的骆宾王当枪手,骆宾王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总算开了窍,他夸皇帝,夸的很含蓄,不漏痕迹的把高宗的功绩吹上了天,高宗看后,一高兴,就拜奉礼郎。

此后,骆宾王就青云直上,一路升迁到正六品的御侍史。正所谓人红是非多,骆宾王偏偏又是这样的性子,他管不了自己的嘴,因为一场案子的牵连,骆宾王锒铛入狱,不过所幸正遇到大赦天下,他得以出狱。

历史上的骆宾王是谁的后代(那个七岁就会作诗的天才少年)(4)

出狱后的他愤世嫉俗,极度苦闷时又伙同徐敬业一起谋反,骆宾王用他的才华写了一首讨伐武则天的檄文而名扬天下,武则天深深的为他的才华折服,直说这样的人才,可惜了的。

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的去向也成了一个谜。

纵观骆宾王的一生,他本可以做一名安安静静才子,却为了生活,不得不进入到他不擅长的名利场。进了名利场,却不懂变通,落得个让人惋惜的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