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经常听到大家叮嘱“结婚三不要”,不要凤凰男,不要妈宝,不要扶弟魔。但凡嫁了这三种人的,大多婚姻过得都不会幸福。

现如今有个90后安徽妹子,可谓是扶弟魔的天花板,因为“扶弟”离了婚,她却依然甘之若饴。

甚至甘愿在“扶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开心。众多网友替她抱不平,怒其不争,她毫不在意,觉得只有弟弟过得好了,她才能过得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东北夫妻卖饼年入几十万还账(安徽90后女子卖饼12年赚100多万)(1)

一、艰难创业姐姐

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中,只要看到家中的女孩子被父母逼着给儿子买车、买房,像吸血鬼一样吸食女儿辛苦赚来的每一分钱,心里就会特别火大。

就像《欢乐颂》中的樊胜美被爸妈逼着给哥哥买房,养哥哥一家,引发多少观众共情,厌恶樊胜美重男轻女的父母。

被父母逼迫那还有个“被动”、“不得已”在其中,可是万万没想到如今在现实中还真有女孩心甘情愿被父母和弟弟“吸血”一辈子。

小潘出生在安徽定远县一个农村家族,家里生活并不算富裕,小潘是家里的长女,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

在小潘的记忆中父亲一直身体不好,风湿、关节炎一直缠绕着父亲,几十年都无法好好下地干活,家里的十多亩田地全靠母亲一个人操持。

在这种家庭情况下,小潘身为长女自然要为家里分担经济压力,于是初中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用微薄的工资养活全家,供弟弟上大学。

东北夫妻卖饼年入几十万还账(安徽90后女子卖饼12年赚100多万)(2)

一开始小潘跟着家里的亲戚到服装厂当生产线工人,后来又辗转来到常熟找工作。

常熟作为国内比较有名的服装生产批发地,小潘觉得来这里找工作的机会会多一些,却没想来到常熟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在找不到服装厂工作的情况下,19岁的小潘为了生活先给一个烧饼店老板打工。

可没想到工作一段时间后,老板没钱付工资,就提出教小潘做烧饼,用技术抵工资。

就这样小潘学会了做烧饼,学了2年后,小潘用打工赚来的为数不多的积蓄买了个小车,开始走街串巷卖起了烧饼。

因为烧饼的特殊性,早晚是销售的高峰期,小潘每天3:30就要起床准备材料 ,忙到晚上11点才能回家休息。

生意最好的时候,小潘一天要做3000张烧饼,月营业额高达10万元。

生意好了,小潘收入增加了,她就盘下了一间铺子,告别了走街串巷卖烧饼的日子,请了几个员工,正式当起了烧饼店的老板娘。

日子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可没想到有了钱的小潘却选择了一条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道路,让自己三四年都没买过一件新衣服。

东北夫妻卖饼年入几十万还账(安徽90后女子卖饼12年赚100多万)(3)

二、因为“扶弟”,导致自己离婚,依然不悔

2012年,小潘在家人的介绍下结识了年轻小伙,两人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2013有了个可爱的儿子。

小两口工作稳定后,小潘把父母和弟弟都接来常熟居住。妈妈去附近一个工厂里打工,小潘则带着体弱多病的父亲到处寻医问药。

小夫妻俩都在常熟一起卖烧饼,这样的日子看上去应该是越过越好。

可是婚后,丈夫就发现小潘什么事都要想着娘家人,尤其是她那个弟弟,有什么好的都要给弟弟。

甚至小潘的父母提出要她给弟弟买房,她居然一口答应,要拿出家里全部存款给弟弟买房。

丈夫自然无法接受,可是小潘依然坚持,最终两人6年的婚姻走向了婚姻的终点。

离婚后的小潘给弟弟买了一套129平米的房子,自己却没有房子,只得暂时租房子住。

东北夫妻卖饼年入几十万还账(安徽90后女子卖饼12年赚100多万)(4)

也曾有人多次给她介绍相亲对象,可是她都坚决拒绝,在她眼中只有弟弟结婚了,她才会考虑自己的婚姻。

今年,小潘已经33岁,一个人辛苦卖烧饼12年积攒下了100多万的存款给弟弟买了车,又买了房,还把自己辛苦经营的烧饼店都转到了弟弟的名下,而她自己三四年都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

因为她还要赚钱给弟弟娶媳妇。

东北夫妻卖饼年入几十万还账(安徽90后女子卖饼12年赚100多万)(5)

她说要等弟弟娶了媳妇,她有钱了再给自己买套小房子住着就好,到时候再考虑婚婚。

弟弟在她心目中排第一位,弟弟好了,父母才会好,父母好了,她就好。

小潘真不愧为当今社会“扶弟魔”的天花板。

事件发布到网上后,却很少有人赞同这个看似无私奉献好姐姐,反而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批评。

小潘对此却说:自己的生活自己过,不在意网友的看法。

东北夫妻卖饼年入几十万还账(安徽90后女子卖饼12年赚100多万)(6)

很多网友说小潘这样做总有后悔的一天。

因为她这样单方面的付出,不是在培养一个优秀的弟弟,而有可能是在培养一只白眼狼。

当一个人从小就习惯要什么就有人会去给他准备好,试问长大后,他还会想去靠自己努力闯出一条道路吗?

大概率是不可能。

小潘现在还年轻,还能赚钱,自己辛苦的一切全给了弟弟。

弟弟甚至可能都不会说一声谢谢,因为从小到大,他已经习惯姐姐对他的付出,觉得这是应该的,有什么好谢的。

可等弟弟成婚了,也有极大可能和弟媳、孩子一起等着小潘喂饭。

但凡哪一天小潘病了或者年纪大做不动了,没人去喂养弟弟一家时,弟弟是否就该报怨姐姐无能,让自己生活品质下降?

东北夫妻卖饼年入几十万还账(安徽90后女子卖饼12年赚100多万)(7)

父母生病自然也要来找小潘拿钱,她拿不出来的时候,弟弟会拿出钱来给父母治病吗?

等小潘年老了,弟弟一家会因为感激她以前对他们的付出来照顾她吗?

答案99.9999%是不可能。

因为这是人性。

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还少吗?

她弟弟大概率也不会是个例外。

烧饼店既然都落在弟弟名下,弟弟肯定也知道姐姐做烧饼工作很辛苦,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姐姐给的一切,没有说来烧饼店帮一下姐姐的忙。

他已经从骨子里养成了坐享其成的习惯。

东北夫妻卖饼年入几十万还账(安徽90后女子卖饼12年赚100多万)(8)

当然,因为这一切都小潘自愿的,我们都算外人,无法置喙什么。

只希望小潘这一切都不会后悔,也真能遇到一个知恩图报的弟弟。

真正实现她说的那句弟弟好了,父母就好,父母好了,她就好的愿望。

三、背后的原因

为何会出现小潘这样的“扶弟魔”天花板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小潘的家庭明显就是重男轻女,因为父母一直让她给弟弟买房、买车、帮弟弟娶媳妇,从来不考虑这些年女儿在外面工作的艰辛。

但凡父母能体谅女儿一点,也不会看到女儿因为要给弟弟买房,闹离婚还不出来阻止,这一切和《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爸妈没什么不同。

越是贫穷落后的农村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越严重。

哪怕整个家庭明明就是靠小潘养活,父母依然觉得儿子才是家里最重要的,就因为他身上多了个东西。

既然儿子是最重要的,那自然要求整个家庭资源向他倾斜,也才符合中国传统的男子才能传宗接代的观念。

东北夫妻卖饼年入几十万还账(安徽90后女子卖饼12年赚100多万)(9)

2、家庭洗脑PUA

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从小小潘一定是接受着来自父母重男轻女思想的熏陶。父母一定都会和她说家里要有儿子才行,弟弟才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人。

弟弟好了,我们家才会好,你长大后无论如何都要帮扶弟弟,弟弟才是你在这个世界最亲的人。

女孩不值钱,一个家要男人好了才行。

这样的话听多了,渐渐地,在小潘的世界观里自然也就形成了这样的意识,所以长大后才会不顾一切去帮扶弟弟。

除此之外,她自己还从内心看轻自己和妹妹,就因为是女人。

小潘还有个妹妹,可曾见她提过一句帮扶妹妹一点什么吗?

如果说她同时资助弟弟和妹妹,把两人放在平等地位对待,给弟弟买房,也要给妹妹买,那大家会说她是个为了弟妹着想的大姐,大爱无私。

可是她没有,在她眼中只有弟弟,没有妹妹。

这也是为什么网友喷她的原因之一。

她之所以会这样,因为她自己骨子里也全是重男轻女的思想,而这一点是从出生时,她的父母就刻在了她的骨子里。

东北夫妻卖饼年入几十万还账(安徽90后女子卖饼12年赚100多万)(10)

3、自我感动

《欢乐颂》中安迪是这样评价樊胜美:“恐怕她很享受这种从男尊女卑家族中,翻身成为顶梁柱的角色。”

在小潘身上明显能感受到这一点。

因为面对镜头的她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隐约中透露出了一种自豪感:看,我凭我自己的努力给我弟买车买房了呢,甚至我自己三四年都没买过一件衣服。

小潘用这种行为背后也有着自我感动的成份在内,哪怕不惜牺牲自己的小家庭,也要完成这份感动。

在她心中,这样为弟弟付出才是世间大爱。

最后,只能希望小潘的弟弟是一个特殊,能感恩姐姐做的一切,对姐姐的付出能有自己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