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有暴力倾向的人(鉴别身边的恶魔)(1)

怎么辨别有暴力倾向的人(鉴别身边的恶魔)(2)

关于最近接连被曝光出的社会治安事件,我今天聊点干货,也是女生们很关注的一个话题:

有没有一些标准,能够预判出可能会对女性实施暴力,构成威胁的坏男人?

百分百有效的判断方法真的没有。

像唐山这种事情,一个陌生男人朝你走过来,你怎么也不可能判断出下一秒他是绕过你继续走他的路,还是分分钟发了疯一样打人,甚至抽出把刀对着你。

但是,如果你正在和一个男人约会,互相了解,准备谈恋爱。

那这个男人有没有暴力倾向,多少还是能看出些端倪的。

暴力倾向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

它的全称应该是“在生活中喜欢动用暴力的思维和行为倾向”,其实就是一种选择——面对一件事,明明有很多种解决方式,但我选择打人。

既然是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就一定有迹可循,会外化到言行上——

怎么辨别有暴力倾向的人(鉴别身边的恶魔)(3)

他们认同甚至笃信,暴力可以最快最高效地解决问题。

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面对问题,有很多种解决方式——

和伴侣吵架了,可以沟通,可以磨合,可以互相退让,实在不行还可以分手,只有暴力倾向的人会觉得,我要打她,打到她屈服为止。

对正常人来说,这是非常难理解的逻辑,情侣,夫妻,这都是奔着一辈子过下去的,哪有一辈子靠打人解决冲突的?

但暴力倾向者真的会这么认为,你要是一辈子不听话,我就一辈子打你。

这也是为什么我屡次强调,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因为它背后折射出的,就是一个人倾向于如何解决问题。

但凡一个男人对你动过手,你屈服了,他就会更相信,暴力果然有用,你看我打了她,她也没有离开我。

他下次当然还会延续这个路径依赖,甚至变本加厉。

我们会经常看到,家暴的严重程度是逐步升级的,很少有人一开始打女朋友,打老婆就直接往死里打,往往都是推推搡搡,打耳光。

女方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及时脱身,才“进阶”到毒打。

因为家暴者的思维方式已经固定住了:

暴力就是最好的手段,如果它失灵了,只能说明程度还不够。

我得打得更狠。

怎么辨别有暴力倾向的人(鉴别身边的恶魔)(4)

他们漠视规则,漠视生命,缺乏最起码的同理心。

这是承接上面一条的——认同暴力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意味着他不认同其他正常的解决问题方式。

你跟他说人要讲道理,他会说讲道理没用,拳头硬才有用。

你说打人犯法,他会觉得法律也不公平,不如以暴制暴。

在他的整套价值观里,充斥着弱肉强食,恃强凌弱,他会认为整套文明社会的规则都是无效的,虚伪的,只有暴力是硬通货。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观感,但对我来说,这样的人真的很可怕。

我一直相信,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是它对每个人,每条生命都尽可能地给予尊重和保护,法律,道德和规则,也都依据着这个核心而产生。

那一个人能够反对和漠视规则,往往也就意味着他并不尊重其他生命。

暴力会带来伤亡,带来痛苦,那又如何?

他只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别人的感受他完全无动于衷。

这就是暴力倾向者的可怕之处,他们冷酷,残忍,你甚至从他们身上感觉不到起码的同理心——说得严重一点,他们根本不是人,没有人性。

怎么辨别有暴力倾向的人(鉴别身边的恶魔)(5)

他们的控制欲往往非常强。

这也是我强调过很多次的话题,一个人能用极端的方式“爱”你,就能用极端的方式恨你。

到底什么是极端的爱?

我提供一条判断标准:

不管这个人看上去为你付出了多少,如果你能感受到,他的出发点完全基于他自身的掌控欲,是为了达到他的目的,实现他的意愿。

那这就是极端的,甚至可以说,这不是爱,而是控制欲。

爱的出发点一定是为对方着想,我付出,是因为这样对你更好。

控制欲则是,我付出是要打动你,让你听我的话,让我们的关系由我说了算。

比如最常见的,分手之后想挽回。

如果挽回是出于爱,那我所做的一切至少不能给你造成困扰——我可以道歉,沟通,加倍关心你对你好,但都要建立在你能接受的基础上。

你要是告诉我,你真的完全不想见到我,我做的一切都让你很烦,那我再爱你也会退出的,因为我不能违背你的意愿。

但总有那么些男人,明知道女生已经很讨厌他了,非要死缠烂打,疯狂地发消息,打电话,要求见面,女生不见,就跑到人家家里或者工作单位去等。

这就是控制欲——我要复合,你怎么可以不接受?你怎么可以逃脱我的掌控?

而控制欲的极致,就是暴力。

比如我刚看到的这条新闻,男人为了复婚,屡次跟踪,骚扰,强闯前妻家里,把人打伤。

怎么辨别有暴力倾向的人(鉴别身边的恶魔)(6)

你能说这是因为这个男人太爱前妻,舍不得她吗?

根本不是。

这就是一个暴力倾向者控制欲得不到满足,采取的疯狂行径。

怎么辨别有暴力倾向的人(鉴别身边的恶魔)(7)

他们通常在童年目睹过暴力榜样,实现了暴力的“代际遗传”。

社会心理学里面有个说法,侵犯行为(也就是暴力行为)是被习得的,且这个“习得”的年龄段,一般出现在童年,3岁到10岁之间。

心理学家还专门做了一个实验,把一群3到6岁的小孩分为三组,让他们分别观看一个成年男人对一个人形玩偶施暴的视频。

紧接着,第一组小孩看到,施暴的男人获得嘉奖,拿到糖果。

第二组小孩看到男人被惩罚,责骂。

第三组小孩没有看到后续。

然后给三组小孩分别发一个洋娃娃。

你会明显看到,只有第一组小孩会像视频里的男人一样,对洋娃娃拳打脚踢,做出暴力行为。

因为他们目睹了“暴力榜样”——施暴者不仅不用付出代价,还得到嘉奖。

他们也就从心里认同,如果我做了和施暴者一样的事,我也能得到好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暴者自身也是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中长大,他们让暴力“代际遗传”了。

当然,我绝不是说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小孩一定会成为施暴者,就像这个实验一样,重点不在于目睹暴力,而是目睹了暴力的结果是怎样的

如果他们看到的是暴力会造成伤害,会被惩戒,通常也不会形成暴力倾向。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有些被家暴的女性不敢逃脱,不敢离婚,说是为了孩子——但事实上,真正想“为了孩子好”,反而更应该勇敢做出反击。

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暴力永远不可取,应该付出代价。

怎么辨别有暴力倾向的人(鉴别身边的恶魔)(8)

他们的生活一般充斥着不如意。

暴力通常源于愤怒,而愤怒往往来自于生活中的不如意。

比如很多男人打老婆的契机都很简单,他赚不到钱,又没什么社会地位,每天憋了一肚子火不知道怎么发泄,只能回家窝里横。

包括几年前电竞选手死亡宣告暴打女朋友,起因也是他打游戏的时候一直在输,“心态崩了”,刚好女朋友在身边,就把怒火都发泄在她身上。

并不是每一个生活不顺的人都会使用暴力,但生活不顺,往往是暴力倾向者最直接的催化剂。

所以无论是谈恋爱,交朋友,乃至日常生活的萍水相逢,我都建议大家避开那些长期生活不顺,且永远憋着一肚子气的人。

跟这类人交流的时候,我们往往能感觉到非常明显的愤怒,而且你会发现,他们的愤怒无处不在。

无论对异性,对同性,对老板,对国家政府,他们都是一肚子的怨气,他们会告诉你,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错的,都应该被“消灭”掉。

可能在一部分心智不太成熟的女生眼里,这样的男人很酷,很“犀利”。

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又不得不去思考两个问题:

首先,为什么一个人会持续地,长期地处在不如意的生活中?他们自身没有一点责任吗?

另外,这种长期积攒下的愤怒和戾气,他们会如何化解和宣泄?会不会通过伤害身边人的方式?

如果是这样,那这类人,就是我们每个正常人都应该避之不及的“垃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