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敏东有个习惯,就是每次对丈夫刘海有不满,发生言语冲突后,就会把以前丈夫所有的错事都拿出来过一遍,然后连讽带刺地说些狠话刺激丈夫。一次,儿子想吃鸡蛋,秦敏东就做了一个荷包蛋。儿子吃一半就不想吃了,秦敏东说不行,必须得吃完。这时丈夫刘海走过来说:“儿子不想吃就算了,别硬让他吃了。”“你总是这样惯着他,看你把他都宠成什么样了。上街也是,你又不是不知道小孩子看什么都想要,儿子说要什么你就给买,有你这样教育孩子的吗?还有……”秦敏东一口气说了一堆,丈夫不满地说道:“现在是讨论鸡蛋的问题,你扯这些事干嘛?批斗会啊?”因为这,两人一天没说话。

夫妻到晚年离不开谁(岂能哪壶不开提哪壶)(1)

刘海本是心疼儿子,说两句劝说的话,可是秦敏东不仅不就此打住,还揭刘海喜欢迁就儿子的短,两人自然无法说到一处。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夫妻之间,因为一些生活问题而吵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吵架的时候,揭对方的短会严重影响沟通,引起对立,以致互相伤害。当他听出话里的刺儿,自然就把注意力放在带刺儿的话语上,听不到其它重要的信息,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

胡卫喜欢喝酒,妻子陈明最看不得这个,每次酒后两人都要闹别扭。胡卫有次喝醉了酒,回到家后陈明就和他大吵,胡卫想赶紧休战 ,妻子却非要用他以前的丑事来打击他。妻子用嘲笑的口吻说:“你看看这德性,自从和你结婚后,没过上几天好日子不说,你这喝酒的习惯让我的脸都丢尽了。上大学就爱喝酒,每次都喝得烂醉,有次醉酒后辱骂饭店女老板,被人家扇了一耳光,活该,真有种的话,要么不喝,要么扇别人一耳光啊!”听了这话,原本没真生气的胡卫立刻脸色惨白,一个耳光把妻子扇到了地上。

夫妻到晚年离不开谁(岂能哪壶不开提哪壶)(2)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习惯也不相同。夫妻之间,应该互相体谅,互相理解。当因为一些事情而发生争吵时,切不可拿对方的习惯说事,尤其不要揭开对方习惯上的伤疤。胡卫喝醉酒,本来陈明占理,可以“教训”一下他的,可她却毫不退让地揭开胡卫习惯上的短处,这叫谁能受得了?自然会让彼此的争吵升级。

有一次,赵刚下班回家关门的声音太响,妻子苏烟听见后就对他说:“不想回家就别回来,别一回来就摔门。”于是,两个人就开始互相指责对方的不是,没完没了地地吵起来。心情本来就不好的苏烟见丈夫对自己有那么多不满,心想:工资没我拿得多,大部分家务也是我来做,还这样说我。于是苏烟火了,尽捡难听的话说:“有本事别让我们住着破房子啊!你自己看看,和你一起的那帮人,哪个不比你混得好,就你几年了还在同一个位子上,连挪个窝都不会,真怀疑你是不是长了个猪脑子。要不是我去给你们领导送礼,这房子还分不到我们头上,还好意思跟我吵。”赵刚受不了妻子这么刻薄的话,当即摔门而去。

夫妻到晚年离不开谁(岂能哪壶不开提哪壶)(3)

能力有大小,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的事,按照自己的能力过自己的生活,那才是正常的生活。夫妻之间,本应是共同努力,朝更好的方向发展的,决不能把问题归结到一个人头上。苏烟和赵刚争吵时,丝毫不顾及赵刚的感受,由一件小事起因,直指他能力的欠缺,这岂能让人接受,这样的争吵只会让彼此之间的问题越来越纠结。揭对方能力之短,等于把自己置于了对方的生活之外,这样的感情让人疑惑。

邓文博喜欢写文章,大学毕业后就在一家当了一名记者,满足了自己的兴趣需求。可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报纸的发行量开始下滑,收入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妻子吴瑶对此颇有不满。这天,两人因为一些生活小事吵了起来。两人争论了几句后,吴瑶就指着邓文博骂道: “邓文博,我怎么瞎眼找了你这样一个窝囊又虚荣的男人,文字这东西,玩玩就可以,如果太当真,你还真没饭吃。别跟我谈你那兴趣,看看外面有出息的男人,有几个是因为玩文字而出息的?就你这样既没有上进心又赚不到钱的,还真当自己是莫言了?你有什么资格嫌我唠叨,你要是能像莫言一样捧回一个诺贝尔奖,那才是真的厉害。否则,就你那点工资,咱们喝西北风去吧!”邓文博怔了怔,一句话不说,就出门了。

夫妻到晚年离不开谁(岂能哪壶不开提哪壶)(4)

男人因为兴趣而选择了职业,这本身没什么错。当工作因为某些不确定因素而发生变化时,一起和他站在一起,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才对。两人争吵之时,如果去指责他的兴趣,把这与别人的长处比,那就犯了夫妻相处的大忌。吴瑶对丈夫寄予了希望没错,但是丈夫的收入下降了也不是自己期望的,怎能拿他跟莫言相提并论呢?这样的打击,谁也接受不了。

吵架也是一门艺术,夫妻双方吵架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定要掌握分寸,千万不要互相揭短,哪壶不开提哪壶式,揭开对方的短处,只会让争吵的强度升级,这样万不可取。只有本着一事一吵的原则,多说自己的愿望想法、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觉得什么,把争吵集中在当下的问题上,才能和谐彼此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