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的闺蜜跟我谈到自己的现状。她曾非常爱比自己小两岁的男友,他们在大学认识,闺蜜一直把他宠到认为她为自己做任何事都理所应当:他考试前所有的重点都是她画,甚至连小抄都是她给做好;给他洗衣服打饭;住在宿舍六楼的他要叫快递,在复习考试的她马上放下书本去给他操办了……姑娘从一开始为他做事觉得是巨大幸福到渐渐疲惫,渐渐觉得他成为自己的负担。尤其是“当生病时,周围的男同事都比这个正牌男友要来得体贴,同事会询问一句是否安好要不要感冒药,而那弟弟不仅打电话发信息不见人,回也是告诉你我现在也不在你身边啊你不会自己去买药吗”,紧接着,周围又传来这个小弟弟在学校四处撩妹的绯闻,结果,“现在我已经不爱他了,却又不敢随便分手,因为我放不下他。”

黄百鸣整蛊前妻(闺蜜放不下她的小男友)(1)

不论是对恋人还是对其他亲密关系,我们习惯主动给予,习惯在满足他人需要的时候得到“被需要感”,再从这种“被需要感”中确认自我的存在,确认自己对他人的意义。而因为这种付出太过自然,渐渐便被接受者忽略,甚至连感谢的话都不再有。但人岂能只付出而不被滋养?心里的爱一点点干涸,于是结束这段已经空虚的关系,开始沉寂疗伤,等伤口痊愈,再开始下一个轮回。

是被际遇狠狠地惩罚了以后,我才相信,爱情原本该是一场四手联弹的钢琴表演。两个人都有必须负责完成的部分。不要替代对方去生活,不要免去他本该承担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首先专注于把自己的部分弹好,你的精彩,不能保证这段曲子没有瑕疵,却能让大家都享受那些华彩的片段。迎接爱情的你,同样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先为自己的爱的能力充满值,才能在爱情中尽情舞蹈。

每个人的生命原本就是流动的,独立的。你不是走进他的生命中,因为他不是一个口袋,不能将你封存;他也不能走进你的生命,因为你不是一条河流,不能把它吞没。你们各自是一段旋律,能够和谐地互相缠绕共舞,却也各有各的独立灵魂。

那天看家有喜事,黄百鸣和吴君如那版,吴君如饰演的是一个家庭主妇,对丈夫百依百顺,对公公婆婆非常孝顺,每天做好一日三餐给全家,还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可是她晚上打扮一番企图与丈夫恩爱时却被丈夫嫌弃是黄脸婆,看到就想吐,希望早点关灯睡觉。后面小三进攻,吴君如被迫搬离家里,为了生计在一个KTV做陪唱,学会了打扮自己,不仅全身焕然一新,就连走路都好似步生莲。周围开始多了很度追求者。丈夫也被她的蜕变吸引了,隔三差五来找她,还不允许别的男人接近她。

黄百鸣整蛊前妻(闺蜜放不下她的小男友)(2)

你看,你爱自己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爱你。

至于那种“以后再也找不到合适伴侣”的担忧,姑娘啊,你想想刚刚跟谢霆锋复合的王菲,想想60多岁找了20多岁男友的婚纱设计师Vera Wang,想想60多岁跟20多岁的扬·安德烈在一起的杜拉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