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志愿的种子根植于学生心中帮卖报的残疾叔叔整理报摊、定期去敬老院陪伴那里的老人、用攒下的零花钱资助山区孩子午餐……这些感人的事迹,就发生在朝师附小学生们的身上多年来,朝师附小坚持“悦行志愿”公益项目,教育学生们从小树立志愿服务意识,搭建平台设立志愿岗位,引导全校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法泗小学开展志愿服务?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法泗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朝师附小多年坚持)

法泗小学开展志愿服务

把志愿的种子根植于学生心中

帮卖报的残疾叔叔整理报摊、定期去敬老院陪伴那里的老人、用攒下的零花钱资助山区孩子午餐……这些感人的事迹,就发生在朝师附小学生们的身上。多年来,朝师附小坚持“悦行志愿”公益项目,教育学生们从小树立志愿服务意识,搭建平台设立志愿岗位,引导全校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

助残报摊坚持十年

一位以卖报为生的残疾人,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他们之间有着雷打不动的“约定”:每周二下午,孩子们会来到报摊,帮助卖报人周琦叔叔卖书卖报、整理报摊、清扫地面。而每到这个时刻,周琦也满带笑容,看着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在他的报摊上忙里忙外,洒下笑声。

助残报摊,是朝师附小坚持了十年的志愿公益项目。每届的五(2)班,是助残报摊的志愿班级。从2006年9月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十个班、近四百名孩子参与过助残志愿行动。十年前的五(2)班学生,早已上了大学,但他们对小学时的志愿活动念念不忘。“十年前,我跟同学们一起帮助周叔叔卖报,虽然那时年纪小,但也能感到帮助别人后自己心里的快乐。这些年,我没有忘记小学时期给我的教育,经常参与公益志愿行动。”北工大学生陈远彤,提起十年前的公益行动,仍历历在目。

拍微电影记录感动

7月11日,朝师附小组织了本学年最后一次全校活动——志愿在肩悦享公益暑假。活动中,放映了三部志愿系列微电影。影片取材于学生们日常的志愿行动,由在校学生、退休教师、学生家长担任演员。

微电影《助残报摊》,讲述五(2)班学生与周琦叔叔十年互助的点点滴滴;《浮雕墙的故事》,以“上下五千年”浮雕故事为引子,讲述了四年级学生骆金雨同学,两年来用积攒下的零花钱、压岁钱资助山区贫困小学两个学生午餐的感人事迹;而《悦在寸草春晖》,则是讲朝师附小的学生们,到敬老院去陪伴那里的老人的故事。

电影中演的,都是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真实的事情。台下观看的老师、学生、家长倍感亲切与感动。骆金雨的妈妈在分享观看心得时眼含泪花,她讲到:“金雨在电视上看到广西山区的孩子生活困难,特别难过,跟他爸爸和我商量,怎么能帮帮这些同龄的小伙伴。金雨有这种想法,我们非常支持,也欣慰孩子有一颗善良的爱心。感谢朝师附小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

参与敬老行动的一年级小学生田孟阳,也很受启发:“我去敬老院给爷爷奶奶们唱歌,他们可爱听了。这个暑假,我要再多学几首歌,等9月份开学,还去唱给他们听。”

“志愿护照”暑期行动

与田孟阳一样,朝师附小的同学们在暑假里,都有自己的志愿小计划。“学校今年特别提出‘志愿在肩悦享公益暑假’实践行动,倡导学生们在假期里进行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朝师附小校长齐振军介绍,学校还专门为孩子们制作了“悦行志愿小护照”、“暑期实践活动卡”,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志愿行动记录下来,开学后分享给同学们听。(朝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