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人:李先生

投诉时间:2020年9月

不少消费者都知道手机可以刷机,其实汽车也是能“刷机”的。所谓的汽车“刷机”一般指的就是发动机刷ECU,类似手机升级软件,不用改动任何硬件,就能激发整辆车的潜力,充分发挥汽车的性能。如今,不少车主轻易地就能在微博、贴吧等平台找到该类提供改装服务的公司。花小钱、不违法,还能提升爱车性能,听上去有点美,然而实际效果却未必让人满意。

车辆刷程序改装有什么坏处(汽车也能刷机)(1)

消费者李先生通过网络途径了解到,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汽车ECU升级的代理商。今年7月10日,他通过微信联系到了该公司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宣称升级后可以将发动机功率提升百分之三十。在支付200元定金后,该技术人员于7月17日上门,为李先生的汽车进行了相关操作后,李先生支付了尾款3600元。

升级结束后,李先生向对方提出要验证升级的真实性及效果,被告知效果无法当场验证,他们的数据都“通过了国外先进技术验证”,让李先生放心。之后,李先生通过驾驶感受、对比等方法进行了多次验证,均无法感受以及证实升级效果的真实性。

8月上旬,李先生更换了一台进口主机,该主机具备功率监测器这一功能,测试结果显示车辆最大功率无任何变化。李先生立即联系对方提出质疑,对方却不予理睬。无奈之下,李先生只能求助浦东新区消保委,要求对方退还服务费3800元,并将车辆相关数据恢复到原车状态。

记者连线

接到投诉后,浦东新区消保委工作人员和对方公司取得联系,当初为李先生提供技术服务的技术人员表示,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经营者”,他只是挂靠朋友的公司,以公司名义进行汽车改装服务,对于李先生的诉求,他表示“不存在其反映的问题”“改装质量没问题,可能是消费者的检测方式不对”。

双方各执一词,浦东新区消保委工作人员当即表示,如果对检测结果存在异议,双方可以约定时间去品牌方售后服务或者国检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共同检测。最终,在消保委的协调下,双方达成一致,经营者退还李先生800元,同时约定时间前往李先生处将车辆恢复原厂设置。

李先生也表示接受该方案,并对消保委工作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来已经对维权不抱希望,如今能挽回部分损失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以后会吃一堑长一智,不会再轻信网络宣传随意对爱车进行“刷机”。

消保委工作人员了解到,汽车刷ECU虽然会对动力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其弊端也很大,特别是对家用车来说,实无必要。首先,刷ECU后,汽车对燃油质量要求变高,会花费更多养车费。其次,因为刷ECU后发动机处于超频工作状态,原本的冷却系统已经不再满足发动机的散热需求,会导致发动机温度过高而对车辆造成损伤。而且刷ECU会对车辆的平衡造成破坏,如果因为刷ECU对爱车造成损坏,4S店也会以此理由拒绝质保。

律师说法

上海翰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金玮律师分析认为,经营者向车主提供有偿的汽车“刷机”服务的行为是否违法,须视该服务事项是否超出该经营者的经营范围,同时也须视“刷机”行为是否会对原系统的完整性与适配性造成破坏与减损并致汽车厂家等权利人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

“就消费者李先生的遭遇而言,其退款要求是否合理,主要看经营者是否如实向其推介服务及服务是否达到双方约定的标准。”金玮律师表示,如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推介服务时存有欺诈,或提供服务未达到双方约定的标准,则经营者应将款项退还给消费者。

金玮律师坦言,与发动机动力改装、改装大灯、改装排气、改车标等明显违法行为不同,汽车ECU刷机属于系统设置调整,可谓是“隐性”改装,在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ECU刷机的情况下,除非出现导致未能通过年检等情形外,否则较难认定此行为违法。

此外,金玮律师提醒广大车主,汽车ECU刷机固然可能会有助于动力输出,但也可能存在诸如破坏汽车的整车平衡等负面影响,并会对汽车的正常使用寿命造成减损,往往“得不偿失”,还是不“刷”为宜。

记者 | 金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