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整体规划(长安镇加速南进)(1)

长安镇TOD附近城市更新意向效果图。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翻拍

计划投资30亿元,把知荣服饰创新中心打造成高端工业园区;推进182.75亩螺山公园旧村片区城市更新,满足居民居住需求,打造“公园里的家”……日前,东莞市长安镇厦岗社区的城市更新行动由规划逐步进入实施阶段,社区旧改走上了快车道。

厦岗社区是长安镇城市拓展新空间的缩影。由于历史原因,长安镇发展成为特有的“工业型城市”,用地规模巨大,但普遍效益极低,已没有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本地企业想扩张,外来企业想进来,面临土地紧缺的问题。”在此背景下,长安镇近年来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拓展城市新空间。

与发展相对成熟北部片区相比,此次长安镇南部片区社区表现抢眼,特别是地理位置紧靠穗深城轨的社区,包括沙头、厦边、厦岗、新民等社区共推出11个城市更新项目4726亩,更新项目多、更新面积大、涉及范围广,并且镇内重点企业增资扩产项目落地该区域,长安镇“南进”发展格局呼之欲出。

旧貌换新颜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8月10日,走进厦岗社区福海路52号,知荣服饰创新中心有些静谧,这里没有往日机器的轰鸣声,也没有忙碌的工人,园区超10公顷的地面建筑已基本清空,生产线全部撤走,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开工准备稳步推进。

“创新中心是由企业自主改造的‘工改工’项目,占地面积10.1248公顷,地块属东莞知荣制衣有限公司所有,这里曾也是劳动密集的企业,随着服装产业成本结构的变化,实现自我升级也是知荣的内部需要。”长安镇厦岗社区负责人表示,项目计划投资超过30亿元,升级改造成为集设计、研发于一体的高端产业园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根据计划,项目完成后将产生服装行业的集群效应,带来高端品牌制衣的下游配套产业在产业园聚集,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大程度节省采购及其他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并拉动社区当地经济。

除了知荣服饰创新中心项目外,搭上政策快车的还有长安镇乌沙社区蔡屋产城融合更新单元、OPPO长安研发中心项目、长安碧桂园科技创新园项目等城市更新项目。其中,OPPO长安研发中心项目正在建设,该项目将承担起OPPO技术发展的战略角色,并打造成为长安推进产城融合的典范。

“通过城市更新,也是推动全镇一次公共设施补短板的行动。”长安镇委委员陈文龙生动地形容,依据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通过城市更新单元划定,明确更新单元内公共设施的规划要求,实现“肥瘦搭配”“骨肉相连”,权利与义务相挂钩。

他透露,通过城市更新,将在长安镇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公办学校、儿童公园、社会福利设施以及社区中心等,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例如,新民社区茅洲河沿岸产城融合类更新单元,面积约1884亩,目前东莞市少有的大面积、靠近深圳的连片改造项目,其中公共配套的比例就达到项目总面积的40%。

6宗“工改工”项目入库

“工改工”项目快速推进的背后是长安镇用地面临严峻局面。数据显示,长安镇土地开发建设强度已达60%,远远超过45%的东莞市全市平均水平,成片的建设用地更是少之又少,土地瓶颈严重制约长安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种局面,打破土地瓶颈制约已成为长安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长安镇结合市加快镇村工业园改造升级的政策机遇,以低效镇村工业园改造为核心,整合了6宗‘工改工’项目,实施‘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拓展优化产业发展空间,为长安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保障。”陈文龙表示,“拓空间”增强了长安镇在大湾区建设中城市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产业项目,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落户长安。

据了解,长安镇纳入市镇村工业园“工改工”三年行动项目库的6宗项目中,年度拆建任务的项目4宗,涉及拆建面积480.57亩;年度整备任务的项目2宗,涉及整备面积498.54亩。

长安镇城市更新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力推城市更新,越来越多的产业载体、孵化器在长安加快崛起,成为承接新兴产业、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

“纵观周边,滨海湾新区、大空港、光明科学城、中子科学城、国际会展城等都在发力,我们不抓住机遇发展的话,不但引不来好的企业,承接不了周边产业外溢,还有可能好的企业会被吸引走。”长安镇主要负责人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环境下,长安镇更加要把握机遇,进一步统筹发挥好对盘活存量土地、促进产业转型、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生态修复、保障实体经济的关键作用,加快构建“政府统筹、规划管控、完善配套、产业优先、利益共享、全程覆盖”六大新格局,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

面对接下来的发展要求,长安镇已提出将从“新地、旧地、金融、科技”整合资源,加快拓展发展空间。

“各个社区在积极推进城市更新的同时,需结合自身的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坚持‘成熟一片,推进一片’的原则,分期分批地合理推进项目,集中利用社区有限的资源推进重点项目。”陈文龙强调社区推进项目要注意科学合理和公平公正两大原则,应在选取或推进项目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主导作用,特别是招引企业资格条件的设定环节,切记不能受到开发商、平台转化企业的干扰,避免插旗圈地的情况发生,保障公开招引工作的公平公正。

社区意愿强烈成改造主力军

长安镇城市更新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纳入长安镇“三旧”改造标图建库面积约13576.2亩,其中集体建设用地面积约11431.79亩,占84%。

“毫无疑问,社区是长安镇城市更新项目的主力军。”陈文龙表示,目前社区改造的热情高涨。

长安镇13个社区均普遍存在上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旧厂房,容积率较低,且多数是3层以下的低层建筑,鉴于当时建设条件有限,现在有些甚至成了危房。

一方面厂房的出租是社区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同时现时的旧厂房已经落后老化,不适应现时产业转型的使用,另一方面村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城市更新改造正是改变该方面的必然之路,对此社区亟需通过城市更新盘活土地,实现土地的二次提升。

从地理位置上看,推出11个城市更新项目的社区集中在长安南部片区,相比发达的北部片区社区,南部片区多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社区。但随着穗深城轨的通车,滨海湾新区的迅速开发,“三区”叠加的发展优势,长安南部片区的社区地理位置优势凸显,长安镇乌沙、新民、咸西等社区纷纷加快推进区内城市更新项目,长安镇南部片区有望将成为增长新极点。

目前,长安镇乌沙、新民、沙头、厦岗、厦边、咸西等多个社区都表达了较强的开展城市更新改造意愿。例如沙头社区拥有穗深城际铁路和未来东莞地铁三号线站点,其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不言而喻。沙头社区紧抓机遇,共推出6个城市更新单元,合计面积1980亩,成为长安镇城市更新招引前期服务商单元项目最多、总面积最大的社区。

另一个有穗深城际铁路长安西站站点的厦边社区,也推出三个更新单元,包括TOD核心圈800米的城市更新单元和两个旧村的城市更新单元。

此前,新民社区也公布了社区1414.35亩城市更新项目,根据不同的功能划分为五个更新单元,其中南部工改工单元约474.15亩(橙色),纳入“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现状主要为旧厂房和旧村落,拟更新用途为产城融合类型。新民社区在今年5月签订了前期服务商。目前,该项目正在开展划定方案编制工作和权属权益调查工作。

长安镇社区干部普遍认为,城市更新是社区一次难得的机遇,希望更新单元打造成为社区未来的城市名片,也通过更新单元,整体完善社区配套,提升社区环境和综合竞争力,希望借此追赶上北部片区的发达社区,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南方日报记者 何明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