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的夜间症状(分清楚黎明现象和Somogyi效应了吗)(1)

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3:00~9:00)出现高血糖或胰岛素需求量增加的情况。

血糖高的夜间症状(分清楚黎明现象和Somogyi效应了吗)(2)

黎明现象一般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熟睡时,比较隐匿,所以更不容忽视。有些患者血糖控制的不错,但还是很早的出现了并发症,其实很多患者夜间血糖并不是那么理想,血糖频繁的波动对机体是很不利的,可以这样说:黎明现象的控制情况是导致并发症的因素之一。

黎明现象如何影响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不同,缺少胰岛素分泌水平的节律变化,但日间胰岛素敏感性会有节律的变化,早晨8点左右为一天中的低谷,之后不断升高至晚7点左右达到高峰,此后再不断降低至低谷[6]。因此,在黎明时分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同时肝葡萄糖生成增加和外周葡萄糖利用减少,是"黎明现象"的主要原因。多项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患者的"黎明现象"实际上与凌晨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关[7,8]。生长激素增加胰岛素抵抗,降低肝和外周胰岛素敏感性,有升血糖作用。此时,糖尿病患者会感受到血液中糖含量高的作用。这些效果可能有:模糊、恶心、呕吐、弱点、迷失方向、疲惫、口渴。

如何管理黎明现象

实际上,"黎明现象"与血糖控制水平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黎明现象"对患者的整体血糖控制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果未能及时有效控制"黎明现象",会进入高糖毒性的恶性循环,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因此应重视"黎明现象"的发生,糖尿病人可以采取的一些步骤来管理黎明现象包括:

· 完全改变药物或在现有药物基础上与医生进行调整

· 避免跳过膳食

· 避免在睡前碳水化合物

· 服用药物更接近睡前,而不是在晚餐时间

· 其他步骤包括晚上吃晚餐。晚饭后,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或瑜伽。

Somogyi效应是什么?

与黎明现象不同,当血糖水平下降太低时,就会发生Somogyi效应。这导致生长激素,皮质醇和儿茶酚胺释放到血液中。

例如,如果服用胰岛素或用药物降低血糖水平的人睡前不正常吃饭,则他们的血糖水平在夜间可能会下降。

这个人的身体然后通过释放引发糖水平回升的激素来响应低血糖水平。这可能导致血糖水平高于正常的水平。

血糖高的夜间症状(分清楚黎明现象和Somogyi效应了吗)(3)

怎么区分黎明现象和Somogyi效应

黎明现象与Somogyi效应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可能发生在身体内有多余胰岛素的任何时候。

排除Somogyi效应的最简单方法是在测量凌晨2点至3点的血糖水平就可以知道一个人是在经历黎明现象还是Somogyi效应。

有些人可能选择穿着连续的葡萄糖监测仪,这可以记录白天和夜晚的血糖含量,从而允许用户跟踪趋势。

血糖高的夜间症状(分清楚黎明现象和Somogyi效应了吗)(4)

这是两个可能的结果,它们可能意味着什么:

如果血糖水平在2到3点之间或之间是低的,那么很有可能是Somogyi效应。

如果血糖水平在2到3点之间或之间是正常的或高的,则更可能是黎明现象。

关注头条号:说健康不如真爱健康(www.zajk.com.cn),专注糖尿病营养调理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