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大校戴旭曾经有过这样的言论: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从卢沟桥一直到现在,其实,我们把焦点放在这件事上,这是一种思想僵化的表现。

戴旭大校所说的言论,是极其一针见血的,这种“师出有名”、“名正言顺”的意识深深根植在了中国人的心里。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1)

19世纪的北洋水师

中国与日本的历史渊源,要从很久以前说起。

1886年,清政府对日本进行了一次访问。然而,这次访问并不顺利,北洋水师和日军在岸边起了冲突,两方形成僵持对峙。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2)

北洋水师是当时一支非常精良的军队,战斗力很强。

访问日本时,北洋水师带队的头目是一个英国人,他研判完两方局势,下命令直接开打,因为我方胜算很大,但这个命令最终没有被执行下去。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3)

当时有一个将领叫丁汝昌,他接到开战命令,不敢轻举妄动,命人把当前的情况汇报给李鸿章。

李鸿章最终下的命令是不要开炮,直接取消了英国人的指令。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4)

这两个人做出的不同选择,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思想文化差异,而这种差异有时候会引领事情走向不同的方向。

英国人琅威理的决断,完全来自两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北洋水师当时有4艘舰队,武器也很好,如果开战,对方根本招架不住。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5)

李鸿章则是那种传统的儒家思想,如果自己远道而来主动开战,名不正言不顺,传出去不好听,容易受到谴责,失去“道义”。

没有开战,无形中使清政府错失了一个打击日本力量的良机。在后世的历史里,还有更大的教训发生。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6)

卢沟桥事变

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一段历史。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局面的?

日军进行了一个军事演习,这个演习的地点就在卢沟桥。对于当时的北平而言,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7)

虽说演习,但更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演习一结束,日军说他们少了一个人,怀疑这个士兵在城内,他们要进城搜索。

日军的目的很明确,他们想先打开宛平县城的城门。一旦宛平被日军进驻,北平就会处在相当危险的位置。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8)

所以,日军的要求,中国人是万万不会答应的。遭到拒绝后,日军直接包围了宛平,局势变得十分危急。

北平市长害怕事态变得严重,派人去协助调查日军失踪事件,此时两方都还没有先开枪,还处在外交协商阶段。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9)

那边还在调查当中,日军开了第一枪,向卢沟桥发起了猛烈进攻。然后中方也不甘示弱,开始了回击,保护自己的国土。

由此可以看出,在两国还处在外交协商交涉阶段时,“第一枪”由谁来开,确实会影响到国际上的舆论和支持。但是,战争一旦开始,这个问题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10)

战争打响以后,双方将领想的都是各种军事战事上的安排,怎么排兵布局,如何抢占先机,怎样尽快击败对方。

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国际上关心的也是实时战局,而不是谴责这场战争是谁开的枪。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11)

当战争结束,一段历史尘埃落定,人们去复盘梳理,最初的起点也不会被在意。大家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著名战役、转折点、最终结局等等。

所以说,一味地追求“第一枪”的正义性和合理性,是没有太大必要的。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必要时刻利用“第一枪”抢占先机,方为更好的选择。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12)

抗美援朝战争

新中国成立以来,走过了许多风风雨雨的历程。抗美援朝战争,无疑是中国人心目中记忆深刻的一件大事。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13)

朝鲜战争最初是朝鲜半岛两个民族的矛盾,但美国的加入使得局面发生了变化。

朝鲜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实在太近了,如果美国占领朝鲜,那么中国的国门就变得十分危险。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14)

历史上的教训已经太多太多了,我国也对要不要出兵朝鲜做出了许多次的讨论,最终事实证明,抗美援朝是正确的选择。

奔赴朝鲜的志愿军,用他们顽强的意志,创造了很多奇迹。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15)

美军的装备很好,但是志愿军的威名同样使人闻风丧胆。最终,中国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而经过此次战争,中国军队的力量和综合国力都受到了很大的认可,国际上不敢再轻视中国。尽管当时的中国经济还不够发达,但是实力得到了国际上的尊重。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16)

“第一枪”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两军狭路相逢时,谁先第一个开枪主动进攻。它更是一种思维和战略层面的东西,因为“第一枪”也意味着先机和主动权。

纵观历史长河,开出“第一枪”的一方会在战争初期往往会鼓舞士气,获得一定的优势。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17)

而“先发制人”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自信的体现。

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道义和熏陶,重视“道义”,重视“名正言顺”。在生活上,在人际交往中,这些原则十分有用。但国与国之间,终究是要靠实力说话。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18)

在真正的军事、经济实力面前,礼节、道义的力量显得很微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强者可以为所欲为,和平是世界的主旋律,中国自古以来也是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国家。

空军大校戴旭关于“第一枪”是思想禁锢的观点说得很对,这是中国人长期坚持的一种传统思想,很难一下子就转变过来。

戴旭最霸气的一集:我们总纠结战争的第一枪是谁开的(19)

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维护自己国家的核心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倘若有人想要触犯,那必然要做出准备和反击。

触及底线的事情一旦发生,那我们必须要去抢占先机,适时开出“第一枪”,而不是在意什么道义和舆论。

我们不能总纠结谁开了第一枪,不断地提升实力,提升自信,适当地“亮剑”,才能长久地维持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