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网络 书法网,感谢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您的分享,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世纪上半个世纪的书画家大都订有自己的润格,这是书画界沿袭已久的习惯。润格或木版或铅版,有些书画家则用手书直接制版。通常情况下,润单必有以下内容:推荐语、引言或介绍,所应的范围,价码。如单项书法,如书印两项,又如书、印或文章。

如是单项书法,会说明书体、尺寸、字数;如是篆刻,会注明材质、朱白文、字数,有些印人对边款也视文字多寡收费。中国画也是,从样式、尺幅甚至内容作规定。相同的润格,在不同的书画家那里,含义可能不一样,有些完全出于实用,而有一些名为润格,制订者并没有把它当作润格看待,只作为摒拒世俗应酬的手段。而另有一些书画家订润格,则出于自我心理上的需要。

北京文史作家崔普权通过对民国时期书画家润格的考察,得出结论:那个时代订润格的人大致有五类。

第一类是职业书画家,靠鬻书画为生计的。

第二类原为官员,退役后挂笔单,他们的润格一般定得很高,不一定以此为生,但示人以“两袖清风”。

凡书:楹帖修四尺者银三元,四尺以上尺益二元。屏风四尺者扇银二元,四尺以上尺益二元。横幅称是。署书以字计,尺以内字二元,尺以外倍之,大逾四尺九倍之。碑版每百字十元,不逮百字视百字。盖额十元。卷册方一尺二元。便面二元。金笺益什之二。作籀篆倍之。童佣研墨之资什之二。

凡印:花乳石字二元,象齿倍之。过大过细亦倍之。水晶贞玉之属不应。

余年未三十,胸无墨气,赧颜粥文,必遘世訾。然索者既伙,辞之不获,而一文之成,动彻昏晓,其为艰苦,视上二者何啻什倍。夫夺作书治印之时以为文辞,而不获与作书治印同其劳酬,亦事之不平者也。书印约讫,殿以文约。

凡文:寿言哀之属六十元。传志百元。短章碎杂十元。

沙孟海订这个润格时还不到30岁,润格里涉及的书、印、文,即使是久负盛名的艺坛老手,亦不敢贸然以书印文三项同时面世,足证英年才高的沙孟海勃勃雄心,他晚年以一手高迈浑厚的榜书独步艺坛实非无由。

陆和九书画篆刻润例(1941年) 润资先付磨墨费加二成,订日取件。

画家润格作品欣赏(民国大师的润格)(1)

书例

小楷(五分至一寸)每字四角

中楷(一寸至五寸)每字八角

(六寸至八寸)每字二元

大楷 以一尺为限过一尺递加 每字四元

篆分隶草加倍

篆刻例

石印每字六元 牙印每字八元(黄杨木印同牙印)

铜印每字十元 竹印每字十六元

玉印每字二十元

扇股(粗刻一柄)三十元 (精刻一柄)五十元

砚台(粗刻一方)三十元 (精刻一方)五十元

代作诗文序联者另议价

附诗代启

时人瞎说我名家,艺术天才众口夸。若论价资比歌舞,赚钱不及纺棉花。

名家笔墨化云烟,一例缝穷只要钱。我亦为钱忙到老,惹人笑骂学时贤。

收件处琉璃厂各南纸店

胡小石先生鬻書直例(1919年)

画家润格作品欣赏(民国大师的润格)(2)

堂幅:四尺每幅二元,五尺三元,六尺四元,七尺五元,八尺八元,丈十二元,丈二尺十四元。

楹联:同堂幅

屏风:四尺至五尺每幅二元,六尺三元,七尺四元,八尺五元,丈十二元,丈二尺十四元。

琴条、横披:同屏风。

团扇:每柄壹元,折扇倍之。

名刺:每字壹元。

书眉、册首、铜牌:半于名刺。

榜书、斋额:每方尺二元,至三尺者每尺三元。

册子:每页壹元。卷子:每尺壹元。

寿屏:每堂百元。

金石题跋:每通三十元。

索好碑志寿文及诸杂文者其值别议。

书碑志:别议。

为索篆隶者:视原直加倍。

泥金笺:加倍

堂福屏联书:来文者加倍

磨墨费:原直十之壹

收件处:四马路麦圈震亚书局;北四川路清云里五弄底安定里二十五号清道人寓;上海各大纸号;南昌张宝楼

白蕉自订书画篆刻小约(徐悲鸿书)

画家润格作品欣赏(民国大师的润格)(3)

从民国二十年元旦起,凡要白蕉写字作画篆刻者,概略取酬。各件不论尺寸分毫,求者必履行下列条件之壹。计纳好纸三四纸或七八纸,广皮壹刀或两刀,好墨壹锭或二锭,好笔壹枝或二枝,好石壹块或两块,名香壹盒或两盒,此区区各取所需之旨,交易公平。惟如有以八寸以上旧研、各式旧笺、多年上好陈墨、旧石章、旧拓碑帖及百年前陶瓷、千载上之破铜烂铁见贶者,则白蕉大喜过望,视来者所需必有善报。 其友悲鸿书

吴昌硕润例

画家润格作品欣赏(民国大师的润格)(4)

民国时期,海派代表人物吴昌硕却是当时艺术市场毫不折扣的超级明星。1912年,吴昌硕定居上海后,其自订的润例就是同时代画家中的佼佼者。1914年,吴昌硕的润例是堂匾20两,斋匾8两,楹联3尺3两、6尺8两,横直整张4尺8两、6尺16两,册页纨折扇每件2两(每两折合1.4元大洋,下同)。

到了1917年,吴昌硕新订润例,堂匾20两,斋匾12两,楹联3尺4两、6尺10两,横直整张4尺12两、6尺20两,册页纨折扇每件4两,涨幅在25%至100%。

1922年,77岁的吴昌硕再推新润例,价格再次大涨:堂匾30两,斋匾20两,楹联3尺6两、6尺14两,横直整张3尺18两,4尺30两,扇子已经不肯画了。此价格,在1917年基础上又涨了50%至150%。

齐白石润例

画家润格作品欣赏(民国大师的润格)(5)

和吴昌硕同时期的齐白石的作品,除了陈师曾以外,几乎无人问津,生活非常窘迫。1921年,齐白石间接托人请画坛宗师吴昌硕为他订出了很高的润例(民国时期艺术家有请德高望重之人为自己制定润格之习俗):4尺12元(8.6两)、5尺18元(12.9两)、6尺24元(17两)、8尺30元(21两),册页折扇每件6元(4.3两),但也只相当于吴昌硕1917年的价格。

到了1922年,齐白石在日本爆红,迎来了他自谓的“好日子”。1931年,齐白石自订润格,花卉作品4尺20元(14两),8尺72元(51两),扇面2尺10元(7两),仍只及吴昌硕1922年润例的一半左右。

张大千润例

张大千1926年时推出首份润例,4尺作品为3到4元(2-3两),几乎为吴昌硕1922年润例的十分之一,连他哥哥张善孖润例的一半都不到。1928年时,张大千价格开始大幅上涨,4尺作品都在10元(7两)以上,扇面6元(4.3两)至8元(5.7两)。但仍只和1917年时吴昌硕的价位相当。

朱复戡自定润格

画家润格作品欣赏(民国大师的润格)(6)

感谢您的观看和关注!如果您是书画爱好者,小编邀请您搜索关注“hmyqart”微信公众号。

每天一篇有趣有料的深度文章,让你了解更多书画内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