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光

再次

回到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

我会试着把

那一年的故事

再接下去说完

电影好看主要在打动人心,一部优秀的电影,总会让人会心一笑,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心灵得到极大的滋养和慰藉。《海角七号》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这是一部描写台湾南部小镇恒春普通人生活场景的电影,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集合了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的矛盾与冲突,糅合了民族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宽容与和解,使青春叛逆的城市性格与传统包容的本土习俗融为一体,互相认可,互相感动,最后打动人心。

海角七号沙坪坝(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1)

六十多年前,台湾光复,日本人撤离。一名日籍男老师只身搭上了离开台湾的船只,也离开了他在台湾的恋人—友子,无法当面说出对友子的感情,因此,他把怀念与爱恋化成字句,写在一张张的信纸上。

海角七号沙坪坝(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2)

六十多年后,台湾的样貌早已完全改变,各个角落的人为生活而努力,失意乐团主唱代班邮差阿嘉、老邮差茂伯、修车行修理工水蛙、唱诗班钢琴伴奏小学生大大、小米酒销售商马拉桑、以及交通警察劳马父子,这几个不相干的人,在当地人的坚持下,为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竟然要为一场在恒春夏都沙滩酒店沙滩上举办的日本著名歌星大型演唱会组成暖场乐队演出,于是阿嘉、马拉桑,水蛙、劳马、茂伯、大大七拼八凑组成了一个“破铜烂铁”乐团,这让个性严谨、心情烦闷的演唱会日本籍监督友子小姐伤透脑筋,其中总是不肯好好配合练习的主唱阿嘉更是无时无刻不惹毛她。随着演出时间愈来愈近,两人的冲突也愈演愈烈。

海角七号沙坪坝(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3)

由于老邮差茂伯摔断了腿,于是将送信任务交到阿嘉手上,不过阿嘉每天除了把信堆在自己房里外,什么都没做,他在邮件堆中找到了一个来自日本,写着日据时代旧址“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的邮包,他好奇打开邮包,发现里面的信件都是日文写的,根本看不懂,因此不以为意的他,又将邮包丢到床底下,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

海角七号沙坪坝(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4)

演出的日期慢慢接近,这群小人物发现,这可能是他们这辈子唯一可以上台实现他们音乐梦想的时刻,每个人开始着手练习,问题是阿嘉跟友子之间的火药味似乎越来越重,也连带影响乐团的进度。终于,在一场镇上的婚宴,大家借着酒后吐真言,原来阿嘉跟友子两人都是孤独的异乡人,解开心结的两人发现了怒气下所隐藏的情愫,于是发展出了一夜情。在阿嘉的房里,友子看到了日本来的邮包,发现那居然是来自六十年前七封未及寄出的情书,她要阿嘉务必要把邮包送到主人手上,然而,日本歌手要来了、邮包上的地址早就不存在、第二首表演乐曲根本还没着落、而贝斯手茂伯依然不会弹贝斯……而友子,在演唱会结束后,也要随着歌手返回日本,开始新的生活。阿嘉终于决定打起精神,重整乐团,他们的音乐梦是否能够实现?沉睡了六十年的情书是否会安然送到信件的主人“友子”手中?而阿嘉跟友子的恋情,是否能够继续发展下……这就是《海角七号》所表达的内容,电影里每个人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每个人都有血有肉,个性突出,连那个人小鬼大的小丫头大大也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戴着橘色的ipod nano旁若无人地唱着半生不熟的歌词,一群成年人用皮鞋为它打着节拍,剧中这样的情景很多,让各个人群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草根映射,从而在内心达到认同与熨帖。

海角七号沙坪坝(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5)

《海角七号》作为文艺片的巨大成功,应该归功于它扎根草根的本土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特别是剧中茂叔弹起古曲的意象很是深远,从海岸线到天际线,从时间轴到爱情的脉络,都通过那如诗如画的音乐铺散开来,显得温润而伤感。其中,有暗自涌动的爱恋,不管是水蛙对老板娘破除世俗偏见的爱,还是思念成灾的警察心口守候的护身符,都展现出普通人生活中最真最美的体验,阿嘉与友子从死对头到有情人的转变,完全是对信件的现实版复刻,这样的对应显然更加符合观众期待。

海角七号沙坪坝(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6)

为《海角七号》增色不少的是它的几首插曲,《国境之南》、《各自远扬》、《野玫瑰》,无论是范逸臣还是中孝介的歌声,都让人如痴如醉,十分着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