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9-12真书的技法4

〔7〕点画连写

孙过庭说,真书一是点画,一是使转,这是基本概念,使转组织点画,产生了笔势,而笔势来之于行草书,所以真书自然会受行草书的影响,真书经常有点画连写的情况,其实就是行草的孑遗。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1)

钟繇《宣示表》这个「愛」字,中间的「心」两点连写,智永《千字文》「愛」中间的「心」,两点和长撇三笔连写。这在正楷规范字中是不可以的,正楷字只有点画没有使转,所以一点一画必须分开写,这在概念上跟真书要求不同。

两点连写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2)

再举个例子,如智永写「雨」字,中间四点组成菱米势,智永一气呵成,菱米势左右各两点,都用了连写,笔锋怎样运动,可以参考关中本。就连「雨」字头的字同样如此,显然不是偶然的。连写给人动感,他的学生虞世南近于布棋势,跟老师不一样,褚遂良等人跟虞世南差不多,唐人写碑正襟危坐,跟写私人作品心境不一样。柳公权《神策军碑》「雨」菱米势写得相当好,但《玄秘塔》四点改用四横,实在不足为法。

三点连写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3)

三点水,如果三点分开,我们知道这是散水势,如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海」字。行书用隔水势最多,有些书甚至把隔水势称为行书式。智永《千字文》中有三点水的字很多,可以看到,隔水势可以直接移植到真书中。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4)

我们同学临帖时,要习惯看笔势。欧阳通写绞丝旁,用蟠龙势、开三点两个笔势,智永写「絃」,绞丝旁用蟠龙加连波势。

绞丝旁这三点在真书中能不能用一笔替代?可以,智永《千字文》「结」把三点合并成一笔,关中本写法同样如此,显然这来之于行书。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和欧阳询《千字文》就明白,王、欧行书绞丝旁可看成蟠龙势三开,行书写法跟竖笔势三开差不多,一条线连续往下写,但在真书中还是归入蟠龙好,因为两折另起笔,不连续。智永关中本是蟠龙势三开,墨迹本只有两开半,蟠龙势最后一点直接往下拉,比关中本少一笔。

四点连写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5)

「騰」字,右下是「馬」,「馬」下面有四点,智永只写三点,这是用了连波势。真书中横排四点可不可以像草书一样写为一横?可以,智永《千字文》关中本就是用一横的。狮口里面加四点、或三点、或一横都属驼头势,这里三个字就是驼头势三种表现形式,可以选用。它们都是真书,如果规定只能用四点那就变成印刷体了。

横笔连写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6)

真书中除了点可以连写,横画也可以,如「此」字。正楷字「此」左右两部分独立,颜真卿《麻姑仙坛记》照正楷写,共六画,有关颜体的特征,我后面还有专题介绍。其实晋唐用这写法的很少,大多数如智永所书,把左右两边的横画打通写,连为一长画,共享五笔。这写法显然来之于《兰亭序》,行书写法只用四笔。注意四笔不是草书写法,草书只用三笔。书法这件事其实不容易,细节很多,要很小心。

竖笔连写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7)

竖笔连写,如《阴符经》「焉」字,「焉」是一种黄色的鸟,《五经文字》认为是象形,马叙伦先生以为上面的「正」是声符,下面是「鸟」之省。这个字正楷字分上下两部分,写完上面再写下面,真要这样写,把大圈搞没了。真书把箭头所指的上下两竖,连接为一笔,这一来大圈很简单:横竖,曲尺势移位,或用「五势」来表述,为奋笔势一开移位,接下来羊角势、两横奋笔势,最后驼头势。讲到这里,你可以知道,真书对正楷字基本结构进行改造,使之容易使转,也更好看。

「2.1真书大圈的取势手法」小结

真书技法讲了四堂课了,包括这一堂,共讲了七点。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8)

主题是讲大圈,解决真书取势中的一些问题。第﹝1﹞﹝2﹞﹝7﹞三点,可以择机而用,第﹝3﹞﹝4﹞﹝5﹞﹝6﹞四点,不是随便可用的,实际上是在历史上流行的繁简两体中选择一个。这要有一些文字学基础,现在网上很容易查到古文字资料,对比之下,就可以明白智永等书法家为什么这样写。所有这些方法,都是为了打造真书帖体,帖体方便时转,又富有变化,跟正楷字相当不同。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9)

举个例子,曾经有同学对我说,「脩」、「修」和「條」这三个字,起手第一势是立人势,但接下来就是单独一竖,他很不喜欢这单一笔势,认为破坏了使转。「脩」字是声旁「攸」加下面的「肉」,「修」字是声旁「攸」加下面三撇,这字读音是Shan1。「条」字是声旁「攸」加下面的「木」,在《说文》中「攸声」的字有14个,独立一竖属于「攸」字。这问题可以解决,至少有两个办法。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10)

第一个办法,我在讲笔势时候说过,张旭的「五势」,包括了线条组合的一切可能。「攸」字左边的一撇两竖,共三笔,可以当它是一个复合笔势,用「五势」解决。立人势本来就是一个转,如果写完立人势后继续转,写出第二竖,那这个复合笔势就是钩裹势。如果立人势写完后,用折写第二竖,这就是弧线和直线转不动的组合,应该属于钩努势。这两种情况,你可任选其一。不过,这只是就文字表面形状来分笔势,如果你想用其他笔势,替代掉这单独一竖,那就要研究一下文字起源和演变,弄清楚这单独一竖是怎么来的,知道了它的来历,就有办法置换笔势。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11)

第二种办法,「攸」字中间一竖表示什麽呢?《说文》:攸,「从攴,从人,水省」,你看《说文》小篆是看不懂的,要找金文,金文左边是人,右旁是攴,中间原来是水,表示河流。徐锴说:「攸」是水中有人,拿着手杖,这解释很勉强,有关「攸」字义的解释很多,这里不讨论。对于书法取势,我们只要知道中间这个是「水」就有办法了。《说文》小篆把金文中间的三点水写为一竖,类似草法,据此而来的隶书有隶变、有隶定,后来成为正楷字的来源。《绎山刻石》小篆把中间的「水」写为一点一竖,等于后来的隔水势,隶书也可以见到这种写法。金文中间用三点,有没有隶定或隶变写法呢?有。你查《集韵》或《康熙字典》等字书,「攸」字中间用了散水势。这一来解决了「攸」字中间单独一竖的问题,你至少有散水势和隔水势两种笔势可供选择。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12)

「脩」中间一竖改用隔水势,战国印玺上就有了,一直到清代书法家,还经常这样写篆书,这么一算,时间跨度非常长,足有两千多年。秦代到两汉有隶书,隶书中用隔水势也非常普遍,马王堆在什麽地方?在湖南长沙,马圈湾在什麽地方?在甘肃敦煌。这两地距离很远,但「脩」字写法竟然相同,说明「脩」字中间用隔水势是全国普及的统一写法。到八分才流行把「水」简化为一竖,依据《说文》写法。如果有同学非常痛恨「攸」中间这单独一竖,你可以换用隔水势,给你带来小小的幸福感。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13)

立人势旁边有单独一竖,如气候的「候」字也是,但跟「攸」字完全不同,这里单独一竖不是「水」。你拿现在正楷字「候」去查《说文》是查不到的,《说文》中只有单人旁一个「矦」,这是「候」的本字,睡虎地秦简上有这个字的隶定。如果把「矦」左边的长撇,变成一竖,再加上左边本来就有的立人势,就变成《开成石经》这样的「候」。赫赫有名的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写法相同,但虞世南右下角部件用「夫」字形,《开成石经》用「失」,跟小篆比较一下,「夫」是隶定,「失」是隶变。《开成石经》和虞世南写法看起来好像有两个立人势,把「侯」头上向背势第一撇拆出来,和下面一竖组成的立人势用竖替代,好像草书那样,于是讹变为现在通行的正楷字「候」。在这个字例中,你不想写单一笔势这一竖,只要把这一竖归还给右旁的「矦」,照虞世南那样写,就没有这单独的一竖了。

智永《真草千字文》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14)

据我统计,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一千字,有437个字不同于标准正楷字,占44%。几乎每写两个字,就有一个不同,比例非常高。现在研究书法,条件比以前好得多,可以利用计算机做全面的统计,然后总结出一些规律。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15)

这些跟正楷规范字不同写法的,习惯上称为帖体,是改造过的写法,查一查都是有根据的,不是乱写,大致来说,包括在前面所说的七种手法之中。

《阴符经》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16)

《阴符经》全文461字,有134个不同于正楷,但智永《真草千字文》一千字,没有重复字,《阴符经》重复字很多,实际用字195个,其中帖体所占比重也相当大,等一下我出个题目给各位。剩下那些表面看来跟正楷字完全相同的字,如「上王方」之类,书法中使转写法未必合正楷字的笔顺,这在下一课中会解释。

谢谢。

本节要点:

黄简讲书法兰亭笔法(真书的技法04-真书大圈取势手法)(17)

复习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