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行省制度是否有利于集权(元朝初创的行省制度)(1)

元代是由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草原游牧民族所建立。矫健勇猛、善于作战的蒙古大军,横扫亚欧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国家。蒙古族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从成吉思汗开始,经过多年的沙场征战,直到1279年元灭南宋,元代终于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空前的大统一。《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疆域,向北至阴山,向西过流沙,向东是辽东的尽头,向南越过了海表。面对广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复杂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各异的生活方式水平,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一个泱泱大国该如何统治呢?是沿用蒙古旧俗,还是借用汉制呢?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1、行省渊源,制度创新

早在1260年忽必烈称汗,蒙古人就已经开始注意吸收中原民族先进的文化,继承中原传统汉制的基本形式,但是由于一部分蒙古人对汉制的排挤斥逐,所以同时还保留着许多蒙古族的旧制度。忽必烈即位后,根据建议继续延续了采用汉制的传统,建立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行使宰相的职能,下设六部。

设置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直属中书省,受中央控制。“行省”原是“行中书省”“行尚书省”的简称,来源于金朝曾经在边境大量地设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按照窝阔台以后燕京、别失八里和阿姆河“行断事官”模式和仿照金朝制度,建立了行尚书省统管辖理一个大的区域的路、府、州、县四级。元朝统治者在前代的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新的制度。后来随着全国的统一,行中书省很快演变成为固定的常设的地方行政区划。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元朝行省制度是否有利于集权(元朝初创的行省制度)(2)

2、行省范围,分治天下

在全国范围内不断的调整、增置和撤销后,元代渐渐地固定为十个行中书省: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河南、辽阳、岭北。其范围北至今西伯利亚地区,南达今缅甸、泰国北部地区,西过今宁夏、内蒙古河套以西地区。

《元史·百官志》记载,行中书省,共有十个,掌握全国的军国事务,统治辖理各州省郡县,镇守边远地区,与都省互为表里……中统、至元年间,开始分别设立行中书省,根据具体的事宜设置官员,使其长官分领京都以外的事物……在如此辽远的疆土内,只设置了十个行省,所以每个行省所管理的地区都比较大,官员权力也比较集中。

元代中央为了改变自宋以来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防止因地方权力过大而形成的尾大不掉之势地方割据,对幅员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统治,在设计和调整行省制度时,在行省内部,中央设置有左丞、平章政事、右丞、参知政事等六七名官员直接管理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并且由蒙古人、色目人等不同民族的人受命充任,让他们之间互相控制、约束。元朝为了更好的控制行省,在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种族交参制,使他们既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又能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而且在地方设有监察体系为江南、陕西行御史台和二十二道廉访使司等,实行以行省为重点的地方监察,构成了预防行省越职、势力安然壮大的特殊机制。

元朝行省制度是否有利于集权(元朝初创的行省制度)(3)

3、犬牙交错,参差不齐

元代中央朝廷在行省区划的位置分配,为了加强军事政治统治的目的,在行省区划上做文章,打破自然地理界限,分开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行省规划犬牙交错的局面。例如,秦岭南部的汉中之地被划分到了陕西行省,以防范四川发生背叛战乱时,就不能以秦岭作为天然地势险峻的所在。“举凡钱谷、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大事,无所不辖。”

行省政治、经济、军事等所有方面的事情,均要向中央汇报批准后方可实施;行省内的大小官吏的去留都由中央做决定,有效地防止了地方权力过大。元朝行省区域内不仅疆域广大,而且各省界限犬牙交错,没有山川险要的地势的阻挡,向北门户大开,逐渐形成了以北制南的政治军事控制格局。

特殊行省

元代行省辖区内还设置了仍然接受朝廷吏部或枢密院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的宣慰司征东行省汉军万户等。征东行省是为了征服日本做准备的一个临时性的军事机构,元朝廷正式在朝鲜半岛的高丽王国设立了征东行省,行省首领由高丽国王兼任,但高丽国王仍维持着原来的整套官府组织,财赋也不入元帝国中央,后期其性质向羁縻政权靠拢。

与内地其他行省的性质并不一样。中国西部还有一个特殊的行省——吐蕃。吐蕃各派宗教势力鱼龙混杂,所以吐蕃宗教首领由中央直接任命并受中央的管理,还在中央设宣政院,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是同一个等级。宣政院僧俗并用其管理阶层的官员,他们既掌握着全国的佛教事宜,又直接统领藏族地区军政事务。宣政院的创制,标志着西藏地区正式纳入我国版图,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地方行政区域。

元朝行省制度是否有利于集权(元朝初创的行省制度)(4)

总结

元代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方便了权利的实施,是古代地方行使政治权利的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其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得表现为巩固了多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中国的省制。直至今天,我们国家现在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一般还称为省。当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在某些方面已经能够很好地改变草原游牧民族的统治来适应中原的农业社会。在这辽阔的疆域内,变化的不仅有政治制度制度,还有蒙古统治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他们建立了统一辽阔的元朝,来到内地世居中原,开始接受中原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中国其他各族劳动人民一起,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元史·百官志》

2、《元史·地理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