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白家后人为什么不如孙家(关家和白家几代人的恩怨)(1)

关家和白家的恩怨起因是:白雅萍失手摔死了关家唯一的儿子,加上三爷白颖宇的挑拨。姑爷白少沂硬是把这笔账记在了白家的头上。

要说这笔账该不该记白家头上,我觉得该。

首先,孩子确实是因为白颖宇那一脚踹门的声音,白雅萍才失手摔死的。

其次,好好的孩子死在了白家,无论如何白家都应该解释清楚。该承认错误的承认错误,该道歉的道歉。

可白家偏偏选了个不嫌事大的白三爷去送信,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把事情往不可控的方向引导了。

大宅门白家后人为什么不如孙家(关家和白家几代人的恩怨)(2)

之后关家和白家的积怨越来越深,终于到了不可调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了。

其实,仔细想来,这段牵扯几代人的是非恩怨,有一个人是有能力化解的。但因为她的不作为,最终报复来,报复去,伤害了两家几代人。

那个人,就是白家的老姑奶奶---白雅萍。

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

用“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来形容白亚雅萍再合适不过。

原本她和关少沂的夫妻关系还是很不错的。有次关少沂专门来白家接她回去,二奶奶还调侃道:

你瞧,三天摸不着,五饥六受的,快回去吧你。

可是这位白姑奶奶回答:

我就不爱回去,我们那口子,整个一个艮萝卜辣葱,他浑身上下就没有一点热乎气。还有他们家那个老爷子,当了翰林院的编修,这出来进去,他从来没个笑脸。

关家姑爷就这样白跑一趟,没有接回白姑奶奶。

大宅门白家后人为什么不如孙家(关家和白家几代人的恩怨)(3)

从白雅萍的话里,我们不难看出,她和关少沂的婚姻出了问题,最主要的矛盾就是缺少沟通。可她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想办法加强沟通,减少夫妻矛盾,而是一有问题就往娘家跑,还带着儿子一起跑。

而她公公不待见她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她一跑娘家就是个把月,而不认真操持家务引起的。

是什么造成了白雅萍这么乖张的性格呢?

首先,可能是来自父兄的溺爱。白家在白萌堂这一代财富的积累达到了一个小顶峰,而白萌堂生下4个儿子才有了这么一个女儿,想必也是宠得很。

从二奶奶对她的态度,不难看出,至少白家大爷和二爷也很宠她。三爷虽不宠她,却有点惧她,这从她嚷嚷着要告发三爷中饱私囊,为大爷主持公道这件事就可以看出。

大宅门白家后人为什么不如孙家(关家和白家几代人的恩怨)(4)

其次,自身的软弱。她明知道孩子摔下来,和三爷那一声踹门声脱不了干系,却什么都不说。事情发生后,白家上下都在想着怎么和关家交代,怎么撇清关系,却没有人想着惩罚凶手。

哪怕她告诉白萌堂实情,也算给了关家一个交代。可她什么都不说,任由三爷将战火转移到二奶奶身上。

性格决定命运,这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相比老姑奶奶白雅萍,小姑奶奶玉芬就聪明得多。她从小父亲就远走他乡,母亲自杀,但她在远嫁济南之后,照样将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从她每次回娘家大包小包地带东西,可以知道她在婆家是有话语权的。白景琦在济南创业的时候,就离不开她的帮衬,她不但在男人堆里混得开,而且有着自己的投资。

论出身,白玉芬完全比不上白雅萍,可她就是过得比白雅萍一生顺遂得多。

大宅门白家后人为什么不如孙家(关家和白家几代人的恩怨)(5)

撒切尔夫人曾说过:

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

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命运就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习惯构成,你走到哪一步,其实命运早就标好了筹码。再好的出身,也挡不过自身没本事带来的下等命运。

转机

二奶奶经常说:

出了事啊,就要往最坏处想。到了走投无路呢,要往好处想。

若白雅萍能有二奶奶的觉悟,抓住最后的机会,也不至于后半生孤苦无依。

大宅门白家后人为什么不如孙家(关家和白家几代人的恩怨)(6)

关少沂来关家理论的时候,说要摔死白景琦为他的孩子陪葬。当二奶奶叫丫鬟把孩子抱给他的时候,他看着不知危险将近,仍然咯咯笑的孩子,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但最终把孩子还给了二奶奶。

这说明关少沂的心中尚有一丝良知存在的。虽说关家是书香世家,关少沂为人木讷,但并不是如白雅萍所说的没有热乎劲。

这个时候,若白雅萍服个软,认个错,说明事情的原委,再和关少沂回去,俩人好好过日子,关家看在白家的面子上,也不会休妻的。

即使后来关少沂娶了姨奶奶,生了儿子,她仍然是关家的太太。加上白家这座坚强的后盾,她的日子想必过得不会太差,也不用和女儿香伶几度分离。

大宅门白家后人为什么不如孙家(关家和白家几代人的恩怨)(7)

她不管不顾,名不正言不顺就这样住到了娘家。在那个年代,若不是有二奶奶的庇护,恐怕她的日子举步维艰。可二奶奶也有自己的难处,不能时时护着她。因为那是个“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时代。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时候,关家和白家举家逃难。关家派人来接香伶,在二奶奶看来,接回白雅萍也是情理之中,就让他们母子跟着关少沂回去了。

可那时候,关少沂对白雅萍的憎恶已经达到了顶峰,根本不可能带着她一起逃难了,,就残忍地把她留在了北京。阴差阳错之下,被白三爷带到关家的日本人糟蹋了,从此更加疯癫了。

看不清现实,却又没有能力改变现状。拥有一个好娘家,却不知道以此为跳板,只知道完全依赖。自我放弃的人,即使出身再高贵,周围的人再给力,也是枉然。

大宅门白家后人为什么不如孙家(关家和白家几代人的恩怨)(8)

一同去世

白雅萍死在了给二奶奶送葬的轿子里。

我觉得,这不是偶然,而是有一定寓意的。随着二奶奶的倒下,老姑奶奶白雅萍再无庇护者,她只得跟着去了。

回想白雅萍的一生,她原本有机会逆天改命的,也有机会解开两家的世代之仇的,但她都没有把握住机会。

她不但没有把握住自己的人生,也毁了女儿的人生。

大宅门白家后人为什么不如孙家(关家和白家几代人的恩怨)(9)

她能一生顺遂,主要归功于有个好娘家。她不会想不到自己的女儿也需要一个好娘家。她把女儿强行留在自己身边,不为孩子的将来考虑。

她这一生,没活明白,也活得自私。


我是心晴,写世间温情,聊百味人生。你若心晴,岁月无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