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要说吃茶(古人是怎样吃茶)(1)

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米油盐酱醋,我们知道这是六样东西是厨房里做饭是必不可少,好像唯独茶对做饭毫无关系。那么,既然没关系,人们为什么还要把茶跟其他几样放在一起说了?

茶,它是一片叶子,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植物,它也是世界三大饮料中最为人们所喜好的,在某种程度上饮用它被视为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权利的象征,财富的象征,。现在在世界很多地方都盛行喝下午茶原因就在于此。那么,茶它到底是才哪里来的,人们饮用它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发展过程。

每当我们翻开宋元时期的小说、戏曲时,往往就会看到有关于“吃茶”的描写。我们现在饮茶的习惯主要是以冲泡为主,那么,在宋元时期的戏曲、小说中为什么要写成“吃茶”了,难道在那个时代人们饮茶是以吃的方式来食用吗?

没错。我们在一些有关毛主席的影视作品中往往会看到毛主席有个吃剩茶的习惯,这一方面体现出毛主席生活的节俭,不浪费任何东西,即使是喝茶剩到茶杯底部的茶叶也不放过;另一方面,他是真真懂如何饮茶才对身体有益处的。

时代在前进,文明在进步。时间来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对茶又有了新的使用方法。之前苦涩的生吞的被淘汰,而取代它的是一种更为文明的方法。这个时期的人们开始将采摘来的茶叶放在锅里跟食物一起翻炒和蒸煮。这样原先苦涩的茶叶在食物和各种佐料的搭配下变得可口美味,此时的茶已经远远超出了药用的范畴,更为广范的进入到千家万户,民正言顺的进入到百姓的饭桌上。

古人为什么要说吃茶(古人是怎样吃茶)(2)

时间再次往后推,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茶的食用方法又有了新的改进。这时出现了一个新的词语“茶粥”。这种“茶粥”是怎么来的了。因为这一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僧侣们为了节省时间,开坛打坐。一天仅吞服几粒名叫“茶苏”的东西。这里的茶苏其实就是“茶粥”,茶粥的制作方法,首先是将新采来的茶叶烘干、研末,再和小米一起熬制,最后形成一种类似药丸的东西。当时,这种“茶粥”可是一种奢饰品,造价昂贵且一般人家很难制作成功。

到了唐朝,陆羽所著《茶经》一经问世,便在社会上产生了轰动。《茶经》在茶的发展历史上可谓是一次跨时代的大革命。它从如何采茶、制茶、用什么水煮茶、如何饮茶等等方面都做了系统的解释和说明。这时的茶已经开始从食用的范畴分离出来,出现了煮茶的方式。煮茶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煮茶叶,而煮的是茶末,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冲剂,饮用时连汤带水一起喝下。人们觉得这样饮茶还是有点苦涩,于是就在煮茶的时候,喜欢往茶中添加一些姜、枣、橘皮、菊花、桂圆等等一些辅料,使茶变得更加清香,爽口。这种吃法一只到宋元时期还极为流行,广受文人雅士喜爱。

要问吃茶的习惯到什么时候结束,我想这个问题是没法回答的,因为现在在一些农村时常还会见到这种饮茶的习惯。但是,到了明朝,文人开始在其著作中大量广范的记载冲泡茶叶的习惯,如此看来冲泡茶叶的习惯是从明清时期才流行起来的,也不过三四百年的历史。同样“吃茶”逐渐变成了“饮茶”。

古人为什么要说吃茶(古人是怎样吃茶)(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