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于常人的样貌总将他们置于险境,恐惧和不安蔓延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他们试图从重重迷雾中找寻方向,摆脱惊悸的梦魇,惴惴不安地面对未知的命运。”

在赤道以南,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命运十分悲惨。刚出生时就为父母带来耻辱,长大后被亲邻所忌惮,不但有着一身顽疾,甚至连日常生活也充斥着辱骂和凌辱。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1)

因为异于常人的样貌,他们的身体器官甚至被公开售卖。渔夫用他们的头发编织渔网,祈求一夜暴富;犯人将他们的头颅埋进地底,渴望得到金子

不但活着时要担心“赏金猎人”来割走他们的肢体,就连死后也要在坟墓上浇注水泥,以免遗体被人偷走·。

但这并不是骇人听闻的乡野传说,而是发生在非洲坦桑尼亚的真实案件。这不得不让人好奇,这群人究竟是谁?他们又因何种原因被世界抛弃?人类世界为什么充斥着暴力与疾病?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2)

被抛弃的生命

“你想要‘白鬼’的什么部位,我可以抓来杀了他!”

2014年的一部影片《白化病男孩》,揭露了这群人的真实生活,人们害怕白化病人的容貌,认为他们是“作恶太多”才会被上帝诅咒。

他们的降生甚至会让整个家族蒙羞,为此,很多婴孩在刚出生时就被父母亲手杀害。

“一个恐怖畸形的女孩显然不是人类。”

非洲坦桑尼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这里充斥着疾病与痛苦,一句“不幸”足以概括他们的一生,孩子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3)

2006年的七月份,坦桑尼亚的一个小村落里诞生了一个女婴,随着那声啼哭划破天际,男主人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

他迫不及待地搓了搓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可这份喜悦在看到婴儿容貌的一刹那,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新生儿的哭嚎,在这个破烂矮小的庭院里久久回荡。

2007年6月7日深夜,居住在坦桑尼亚西北部踏波拉地区的乔凡夫妇,已经进入了深度睡眠,这时门口突然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

被吵醒的乔凡正准备起身查看,却看见两个敏捷的身影翻过破落的院墙,朝他身边患白化病的小儿子走来。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4)

“我看见一个男人提着刀向我冲来,我害怕得发抖,我的眼前全是血,我的手没了......”

乔凡想要阻止,却被其中一个男子拿刀抵着喉咙威胁,另一个人则拿出刚磨好的砍刀朝着男孩的手臂狠狠砍去。

乔凡的妻子见状,不顾危险纵身扑向了暴徒,这才给孩子们赢得了宝贵的逃命机会,乔凡11岁的女儿赶忙背着弟弟往深林中跑去。

好在附近的邻居们听到动静后纷纷赶了过来,合力赶走暴徒后,人们整整搜寻了六个小时才在灌木丛中发现蜷缩在一起、浑身是血的姐弟俩。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5)

而这并不是个例,哭穷和落后给这个苦难的国家带来了痛苦与暴力。

据资料显示,身为农业国的坦桑尼亚生产力低下,人们每月只有约30元(折合人民币约200元)的固定收入,就连最基本的三餐问题都不能解决。

生活的苦难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人们开始本能地歧视这些身体有异样的病人,从最开始的歧视偏见,到后来的谩骂与责罚。

白化病人脆弱、敏感的身体,并没有为他们带来丝毫同情,反而人们将生活中的不幸越来越多地怪罪到这些病人的身上。

人世间的美好并没有降临到他们身上,白化病人脆弱敏感的身体让他们连门都出不去。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6)

据资料显示,坦桑尼亚每1500至2000人中就有一位白化病人,但是这个位于赤道以南的国家,所属气候条件却对这些特殊人群不甚友好。

坦桑尼亚这个国家,大部分属于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温度在21度左右,最炎热的季节甚至超过了45度。

病态的皮肤并不能为这些患者阻挡阳光,强烈的紫外线,甚至会让他们身上出现一个个难以消退的褐色斑点,这让他们本就迥异的皮肤在人群中愈发显眼了。

“泽鲁泽鲁~”,这是坦桑尼亚儿童对白化病人的称呼,寓意“幽灵”,因为疾病,患病儿童很难和正常孩子融在一起。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7)

同样居住在坦桑尼亚中部村庄的小男孩托纳,很不幸患上了白化病,父母为了保护他,从不会让他离开家门。

从记事起,托纳的世界就只有一个窄窄的院落,每当他想踏出大门时,就会被父母的责骂阻挡脚步,这个可怜的小男孩只能趁父母不注意时,趴在院墙上来窥探外边的世界。

慢慢地,托纳越来越大了,“走出去”的愿望也愈发强烈了。

终于机会来了,他趁父母不在时,偷偷跑出去,想要跟同龄的孩子玩耍,但是回复他的只有“泽鲁泽鲁”的咒骂声,以及好事者砸来的拳头和石子。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8)

托纳的母亲回忆道:“回到家后,我看到他的身上布满了可怕的水泡和伤疤。”

悲观者会认为死亡是“解脱”的一种办法,但骇人听闻的是,这些患者甚至死后也要遭受肢体分解的痛苦。

荒诞的巫师占卜

“白化病人不会死,他们有特殊能力,他们只是消失了而已。

在坦桑尼亚的一些地区,人们认为这些患白化病的儿童,具有超越常人的神奇能力。

他们从巫师的口中得知,这些白化病人的躯体具有驱魔的能力,能够帮人趋吉避凶,给人带来财富和好运。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9)

这也导致了“白化病产业链”的衍生。巫师宣称白化病患者的身体蕴藏着一种魔力,能够包治百病,并且如果受害者在被残害时惊声尖叫,所获魔力将会更加强大

许多人为了获得这一神奇的“魔法物品”,不惜铤而走险,肆意夺取白化病人的身体组织。

一开始,他们只是浅尝辄止,偷偷地获取白化病人的毛发及指甲,但是随着恶念的滋生,他们开始拿起屠刀,毫不吝惜朝着白化病人挥去。

白化病人的脆弱躯体,在这些“赏金猎人”眼里,成为了堪比黄金的珍稀品。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10)

2008年,警方破获了坦桑尼亚的一起凶杀案,当地五十多名白化病的患者被人残忍杀害分尸,肢解后的身体组织还拿到黑市上去贩卖。

一条手臂或是一条血淋淋的大腿就可以卖到3000美元的高价,折合人民币约两万多;而如果是一个完整的躯体,就可卖到75000美元的巨额数字,折合人民币约51万元。

对人均年收入只有7600元的坦桑尼亚来说,这可真是天文数字了。

因此当患白化病的孩子早夭之后,亲人们不但要秘密进行葬礼,还要对埋葬地守口如瓶,否则就会被贪婪的赏金猎人盯上。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11)

为了以防万一,大多数的家庭还会用水泥,将坟墓完全堵上,以防孩子的尸体遭赏金猎人的毒手。

2008年4月,两名暴徒闯入了位于坦桑尼亚的一个贫民家里,他们直接闯入了白化病妹妹的卧室,将前来保护的姐姐踢飞在一边。

而后手起刀落,狠狠地砍向了妹妹的双腿,瞬间血流如注,妹妹因疼痛嚎啕大哭起来,但那两名暴徒只是冷漠地拿起“战利品”,毫不在意地交差去了。

最终,这个可怜的女孩因失血过多永远离开了人世,她外出工作的父母回到家后,只看到流了一地的血液以及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姐姐。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12)

据当地政府统计,早在2008年1月份,坦桑尼亚的白化病患者就开始大量遇害。自2000年发现的首例到2016年,坦桑尼亚境内有统计的遇害人数已经达到了75名之多。

他们被当成商品出售,身体组织被任意买卖,在这里,你看不到一点人权,有的只是残忍与暴力。

现代科学表明,白化病实际上是一种遗传病。酪氨酸酶的缺少,会让这些病人难以合成黑色素,从而导致患者肌肤呈现不健康的乳白色,毛发呈现出白色或浅色。

除此之外,黑色素的缺乏也会导致患者的眼睛虹膜,出现缺少色素的情况。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13)

黑色素的缺少会让这些患者的皮肤异常脆弱,长期在阳光下暴晒会让这些患者出现激素紊乱的情况,黑素瘤的发病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百!

并且白化病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常见的疾病。

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每两万人就会出现一个白化病患者,也就是说一个在4200万人口的国家,白化病病人的数量占到10~20万人左右。

而在坦桑尼亚,这个比例甚至一度高达了三千分之一。这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为什么白化病在坦桑尼亚的发病率如此之高?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14)

月亮的孩子,生而耀眼

其实发病率高和坦桑尼亚的经济基础有一定关系。坦桑尼亚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至今国家的贫困人口数量也有百分之49左右。

经济上的贫困自然会导致思想上的落后,坦桑尼亚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封建思维,他们保持着原始的近亲结婚习俗。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遗传专家曾表示:出现白化病,是由于白化病人自身携带的隐性异常基因。

如果夫妻双方都带有这种隐性基因,那么他们生出的孩子,患上白化病的几率最少为百分之25。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15)

也就是说哪里奉行近亲结婚的习俗,哪里白化病的发病率也就越高。而且越封闭的部落,白化病发生的几率越高。比如有些印第安部落的白化病发病率就有1:140之多。

自2008年发生的“白化病惨案”以来,坦桑尼亚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到“白化病”这个特殊群体,他们陆陆续续地也修建了一些设施,颁布了一些政策。

比如修建一些居所或者学校,来充当这些病人的庇护所。

但据记者反映,这些庇护所目前都还不完善,无论是学校还是居所,住宿环境大多都很简陋。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16)

比如位于坦桑尼亚北部希尼安的一所白化病学校里,居住着大约40名白化病儿童,他们最小的才7个月,最大的只有13岁。

为了逃避赏金猎人的追捕,他们不得不离开父母,来到这个简陋的避难所里生活。和一群同样苦命的孩子同吃同住,几十个人挤在狭隘的房间里生活。

庇护所外有专门人员,负责二十四小时保护他们的安全,他们穿着仅有的几件旧衣服,在这里毫无自由地生活,直到三十岁平均寿命的终结。

可即便如此,能进庇护所已经是所有白化病人最大的心愿了。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17)

25岁的白化病人基加利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离开庇护所,他表示:“我现在只能待在警察局,只要一离开这里,我就感觉被判了死刑。”

事实上,基加利的话代表了一大部分白化病人的现状。

也就是说,其实政府目前所能帮助到的仅仅是一部分白化病人,现阶段坦桑尼亚仍有一大部分白化病人亟需救助。

不过好在随着这个群体的曝光率越来越高,也会有相当一部分爱心人士愿意对这些病人伸出援手。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18)

比如住在坦桑尼亚的某个小村落里的修女海伦娜·恩坦布瓦,就一直在尝试着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这些患者。

她会为这些白化病患者争取进入庇护所的机会,还和来自美国的哲学教授埃里克一起,在位于坦桑尼亚西北部塞伦盖蒂平原上,创办了一所足足有10英亩大的儿童庇护所。

类似埃里克教授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的善举就像水滴一样,汇聚在一起,终能汇聚成江流,冲走疾病与痛苦。

唐僧变成东北虎(非洲版唐僧)(19)

值得高兴的是,自2014年联合国规定,每年的6月13日是“国际白化病宣传日”开始,坦桑尼亚政府陆续出台了很多明确的法律法规。

在破除封建迷信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完善对白化病患者的帮助。衷心地希望这些被称为“月亮孩子”的白化病患者,有一天能自信地走上街头,说一句:“我生而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