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曾经的千亿级白马,先与国美寡头对决,后与京东分庭抗礼,奈何近年来直线坠落,堪称“价值股”灾难。

2020年11月开始,苏宁的债券就开始频频暴跌,信用债风暴之下对苏宁债券违约的担忧逐渐加剧。

2021年2月,因拖欠意甲转播费,苏宁旗下PP体育暂时被剥夺意甲转播权。据悉,PP体育已拖欠转播费费用达半赛季之久,苏宁资金链紧张情况可见一斑。

面对经营上的窘境和资金链的紧张,苏宁开始引入国资股东。今年2月28日苏宁公告称,包括张近东在内的公司股东拟将公司23%的股份转让给深国际控股及深圳市鲲鹏资本。在计划引入深圳国资后,6月2日苏宁再度公告,称公司股东苏宁电器集团与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苏宁电器集团拟将持有的公司5.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59%)转让给新零售基金。资料显示,新零售基金的股东为四家江苏国企,背后实际控制人均为江苏省人民政府。

但引入国资过程还比较漫长,苏宁现金流极度紧张的情况并没有缓解。苏宁易购被曝出售员工公寓,要求一个月内搬走。员工表示:口头通知,很突然。爆料中提到,苏宁易购提供的员工宿舍名叫紫金嘉悦,租金比市价便宜,原本只租给校招生,上个月突然开放给全体员工,并且只接受预交6个月租金,(卖了员工宿舍后)第二个月就赶人出门。如果不是资金面严重吃紧,也不会爆出此等荒唐事。

6月15日早间,苏宁易购的连发2份公告,全是利空。

受利空影响,苏宁易购跌停,股价创8年新低,距离2015年最高点已经下跌74%。6月16日,苏宁易购股票临时停牌,拟披露重大事项。

苏宁能生存吗(苏宁这样的陷阱)(1)

苏宁的业务近年来每况愈下,2020年营业收入合计2523亿元,同比下滑6.3%;归母净利润亏损42.75亿元。

2021年一季度,苏宁易购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继续下滑,虽然其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扩大。

而主要的竞争对手京东,自从完成了基础设施搭建,就一直在盈利的路上狂奔。在营收方面,2021年第一季度京东集团录得收入2032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39%。

苏宁近些年的溃败,主要原因还是管理公司的人不行。市场给了苏宁十年时间,苏宁曾经拥有那么好的政商关系和线下门店资源,以及那么高的信息化水平,可以说苏宁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人之过。管理层很多决策是那么的想当然,内部管理内耗严重。

2016年,管理层讲了一大堆未来要做的各种大事,件件都是需要极大资源投入的。也正是从2016年开始,战投入股恒大200亿元,现在恒大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张近东的这笔钱暂时是拿不回来了。2016年夏天,苏宁拿出2.7亿欧元买入了意甲豪门国际米兰70%的股份,随后在2019年1月又下了其余的30%的股份,实现了对国米的完全控股。截至目前,苏宁已经收购国米五年,五年来苏宁集团一共为国米投入了5.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42亿元。

2019年苏宁27亿元收购万达百货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年中又出资48亿,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看似风光,但正是这些四面出击,频繁耗巨资并购,让苏宁走了下坡路,并将公司的现金流一步步比入绝境。

这就是成长股投资之父费雪为什么强调要投资那些具备业务和管理竞争优势的企业的原因,费雪把公司的管理层必须诚实且具备充分的才能作为选股的前提,通过公司的竞争对手去了解目标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一家公司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以此来区分公司的成长究竟是因为运气还是因为能力。

正如著名大V唐朝《巴芒演义》书中所言,与优秀的人管理的优秀企业打交道,我们常常能不断收获惊喜。相反,与烂人、烂企业打交道则会常常带给我们惊吓。越是优秀的人,制造麻烦的概念就越低,因为好的习惯能让他们有意无意避开潜在的麻烦。而麻烦不断的那些人,有时候并不是运气不好,而是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习惯里,天然就隐藏着滋生麻烦的种子。这样的人管理的公司,注定解决一个麻烦,后面可能跟着一串麻烦

对于苏宁而言,因为体量和对地方的重要性,彻底炸雷可能性不大,但在去年11月爆出财务危机之后就果断应该回避了。现在因为是问题企业,里面的机构资金早就剁了,剩下的除了大股东就是一些不断“抄底”的散户了,后面就算国资引入了,渡过困境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这里面本身还有很大不确定性。

金钱是有时间价值的。与其把资金押注在烂企业的困境反转(鲜有成功的案例),倒不如投资于优质企业坐享优秀者努力的成果。往往,因为优秀所以更加优秀,反而能不断挑战成就的上限,而烂企业的下限总是能够超乎你的想象,不但能让你亏损累累,还能让你心力交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