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9年七月初六。

幽州城外,残阳早已落下,远处的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却天地一片通红。那是埋伏在此多时的契丹将士们火把照耀的结果。

苍茫大地,顿时马蹄阵阵,杀声四起。

城内龟缩多日的契丹守军见了援军,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打开城门,竞相出击,发泄这么多天来被围攻的怨气。

快三十年了,早已习惯了乘胜追击、砍瓜切菜、大胜而归的宋军,哪里见过如此四面楚歌的局面?顿时节节败退,乱不成军,死者万余人。

混乱中,有一匹千里良驹跑得尤其快,快得宋军毫无发觉。但敌军主帅耶律休哥可不是吃素的。

耶律休哥虽然身中三伤,几乎昏迷,但他的目光从来未从这匹千里良驹背上的人身上离开过。他由别人用车载着,催促将士们不停地追着那人跑。

那人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苦。他只听得耳边风声呼呼作响,自己大腿不知什么时候中了箭,疼痛难忍。

前面跑,后面追。眼看追兵就要到了,怎么办?危急之下,他灵机一动,向手下一名猛士示意一下,两人兵分两路,由猛士去吸引主力,自己另择他途逃命去。

他一直逃到第二天黎明,行程百余里,终于抵达了西南方的涿州。

这座城池刚被宋军占据半个月,不知此刻兵败如山倒他们有没有反水,他有些拿不准。看来涿州是不能进去了,犹豫之际他腿上的箭伤又撕裂了,马是不能骑了,慌乱中他从路边找到一辆驴车,换掉衣服,继续南行,渡过国界——白沟河(白沟河是北据马河的下游,在今保定高碑店市白沟镇与南据马河合流,汇入大清河,直至通过海河入海),总算进入宋朝境内了。

惊魂未定的他这才发现,身边随从一个都没有、服装早已不知换了几遍、钱财更别提了。他在此呆了整整两天,才有一些将士找了过来,跟大部队联系上。

这惶惶不可终日的便是北宋太宗赵光义。

此战,他的大批兵器、符印、粮草、钱财以及从太原带来的北汉妃嫔们,全成了契丹的战利品。

高粱河一战,赵光义性命虽然保住了,可他心理的隐疾愈加严重。

壹 赵匡胤的光环

赵光义的心理阴影不知是从何时出现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心理巨大的阴影绝大部分源于他亲哥哥赵匡胤。

赵光义比哥哥小了整整一轮,12岁。小时候,赵匡胤曾是赵光义仰望的偶像。

赵光义才刚刚出生时,赵匡胤已经能够到处骑马打猎、饮酒交友了;当他还是个小屁孩时,赵匡胤已经结婚后来参军入伍四处打拼了;在往后,赵光义只好安安静静、老老实实在家读书,坐等哥哥打下一片天地来。

赵匡胤不负家人众望,在军中节节高升,最终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在哥哥光环照耀下,赵光义先后任殿前都虞候,泰宁节度使兼开封府尹、同平章事,成为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1)

赵光义

就赵匡胤而言,五代以来政权更迭频繁,自己儿子尚小,自然要做大弟弟的力量。973年九月,赵光义被封为晋王且位居宰相之上,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直至976年十月二十日那一夜。

赵匡胤召赵光义入宫。在寝宫内,宦官宫女被屏退,两兄弟酌酒对饮。

当夜,赵光义离去后,赵匡胤突然驾崩。随后赵光义冒雪入宫,在灵柩前宣誓即位。

哥哥已去,“烛影斧声”的秘密就只能留在赵光义一个人的心里。他终于坐上了自己梦寐以求、朝思暮想的帝位。看着朝内外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切,他有种油然而生的意气风发。

以前在赵匡胤时代,他时常想发出自己的声音,可天无二日,在哥哥的光环和威慑下,他的身影只能缩在一个角落,学着收敛隐忍。

现在,所有的限制都不存在了。自己是九五之尊,心中那种汪洋恣肆的豪气又迸发出来。

他急于在朝廷内树立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统治。虽然即位之初,他曾经说过,对哥哥的大政方针要“谨当遵承,不敢逾越”。但说归说,做归做,当务之急是祛除哥哥的一切光环和影子。

首先是要改名。自己都当皇帝了,其他人自然要避讳“光义”两个字。于是下令,官阶、州县名中有光、义两字的,全改了,这叫做“走光去义”。后来发现这样太麻烦,因为大家觉得这两字实在太好了,用得很普遍。没办法到了第二年他干脆自己改名赵炅,只取一个单字,而且是这么一个生僻字,这下总算是与众不同了。这也成了后来宋朝皇帝登基改名的传统。除了避讳,他还觉得部队的名字不美,又对禁军改名:铁骑改日骑、控鹤改天武、龙骑改龙卫、虎捷改神卫。这样听着就不会老觉着这是哥哥的部队,心里爽。

其次是改元。改元是封建政权统治的大事,按照常例,新皇登基会沿用上个皇帝的年号,直到第二年再改元,以示尊重。赵光义即位时已是冬天,很快就第二年了,但他仍迫不及待。十二月二十一日,改元太平兴国。这也创造了一个只有十天的太平兴国元年。

形式上的东西外,还要来点实际的。他马上剑指军队和藩镇。

赵匡胤之前的北汉进攻大计自然要放弃。赵光义立刻派使者传达诏令,命进攻北汉的部队停止进攻,全部原地待命,边境部队各安其地,不得随意行动。同时派使者告知契丹,意思是,我即位了,北汉我也不打了,原来咱们的和议还是维持吧。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2)

随后,枢密院和禁军主帅大多换人。

还有其它戍边的将士。赵匡胤当年对他们太好,给的权力、利益太多,保不准他们现在有什么异心。

那就缩减他们权力。977年正月,赵光义下令,禁止他们原本合法的长途贩运生意;如有违反,各地及时上报。这样,边将们不能自己收税、不能自由贸易了。养兵、养眼线的钱从哪来?你要存活就只能依靠中央拨款,这必须靠新皇帝的支持。

这样,大家谁还敢有异心?

当然,钱少了,活自然就少干,边患由此不绝。

这又能怪谁呢?本来,赵匡胤给他们权、给他们钱,就是养他们卖力干活的。现在,新皇帝这么不信任,大家也不客气,消极怠工来应付。冤大头只能皇帝自己来当。

除了军中变动外,那些开国重臣领衔的藩镇的好日子也该结束了。赵光义下诏,削减藩镇之权,实行强干弱支之策,原本受藩镇管辖的支郡全部直属中央,藩镇成了空壳。

理顺了军队、藩镇关系,赵光义的皇位愈发稳固。但这还不够,只是削弱了哥哥的影响,自己的班底、政策还是没有建立。

赵匡胤以武起家,他的班底和影响主要在部队。虽说他“杯酒释兵权”,但那影响的主要是老将,在赵匡胤时代,当兵做武将还是比较划算的。起码战争还在继续,建功立业机会太多了,随便一次出征,即使升不了官,怎么都有赏赐。再说,除去中央禁军,边将们很不错,要权有权,要钱有钱。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就是国王。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3)

但读书人就不行。赵匡胤虽然自己爱读书,也常叫其他人读书,但他毕竟是个武人,是个实用主义者,最喜欢的当然是文人习武、武人学文。但文武全才的人毕竟是少数,他推行读书,主要还是要大家懂些忠君爱国的道理,他才不在乎什么学问。他根本不喜欢虚头巴脑的东西,认为之乎者也,能有什么用?在这样的观念下,读书人的前途也少。赵匡胤一朝的合格进士,最多那年才30来人,少的一年才6人,近二十年统治一共才录用180余人。好不容易考中了进士,成绩相当,定状元的时候,赵匡胤的办法也很奇特。他说:“两人打一架吧,谁赢就是谁的状元。”

这哪是读书人?分明是武人。就算考中进士,也不算是仕途坦荡了。因为新科进士还要再通过吏部铨选,才能授官。授官也只是进入仕途了,因为起点太低,顶多干个从八品。想出头千难万难啊。

赵匡胤的当朝大臣多是旧朝留用、幕府中人及勇猛武将。他是生怕当官的人多,他的观点是“吏员猥多,难以求其治,俸禄鲜薄,未可责以廉;与其冗员而重费,不若省官而益俸”。

简而言之,统一全国他得依靠武将;至于读书人就别想了,他就是要取士少,官少少的,钱多多的。

赵光义不爱习武好读书,他要兴文教、抑武事,选择的班底自然是读书人。崇文抑武的国策应运而生。

977年正月,赵光义即位两个月,科举扩招,史称“龙飞榜”。我们看看以下数字:5300余人贡士进京参考;选拔进士109人(仅此一项,就是赵匡胤时期最多那年3倍多),诸科207人,都赐进士及第;还有,礼部去翻阅资料把在赵匡胤时代参加考试、但一直没能中选的找出来,赐进士出身,计184人;最后,还有一些怎么都不够条件但太老了的,照顾一下,特赐同三传出身,计7人。

总共507人,十分之一的录取比例。全部穿绿袍——六七品官服的颜色。

这代表着,朝廷已经承认你踏上仕途进入官场了!读书人的时代真正到来了!进士及第的,直接做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同进士出身的送交吏部,不用再参加吏部铨选,任为初等职事及判司簿尉。

等于考试一过,就直接当官了。这还不算完,等他们庆贺好,接到通知前往任职时,赵光义再每人赐钱20万,并淳淳叮嘱:“到了地方上,有什么事记得马上汇报。”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4)

这500多个新科进士,一撒出去,就像龙入大海,帝国的各个角落、朝堂内外,从中央到地方,都被天子门生掌控了。而且不用十年,这期录用的吕蒙正、李至、张齐贤、王沔、温仲舒等人,将陆续升任宰执;而且,今后每年的取士规模不会比这少,起点授官也保持这种高标准。

在赵光义看来,帝国幅员广阔,不用这些读书人去治理,难道还像赵匡胤一样,重用军人吗?

一句话,好好读书,皇帝会重用,官大大、多多的,钱也多多的。

贰 赵光义功业的渴望

赵光义环顾朝内外,内部统治稳固,不禁心满意足,可总觉得还差些什么。对,功业!就差可以超越哥哥的开疆拓土的功业!

赵匡胤自五代十国的枪林弹雨中而来,只是承袭了后周地盘,他一举而平荆湖,再举而平后蜀,三举而平南汉,四举而平南唐,兵锋所向,如雷如霆,如摧枯,如破竹,无不陨灭。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赵光义延续哥哥的统一步伐,坐享其成,先是统一了南方,这太没有挑战性了。

接下来,他要消灭北汉,这才是一个硬骨头。当年,柴荣乘高平大战之余威亲征太原,结果未成功;赵匡胤最后一次攻打北汉被终止了,但他在位时是三次攻打北汉,其中还有一次亲征太原,结果也未成功。那我赵光义,必须要攻取太原!这是比柴荣、赵匡胤都要伟大的功业。

他召集大臣们商议,故意问道:“柴荣和先帝都曾亲征太原,为什么却不能攻下呢?难道因为是它的城墙太牢固了吗?”

明显就不是城墙的原因,他非得这样问,就是要强调柴荣、赵匡胤都没有成功。

枢密使曹彬开始以为赵光义真的是要探讨军事技术问题,就实话实说:“柴荣是因为败于契丹导致还师,太祖是因为很多士兵有腹疾导致中止,城墙根本就不是问题。”

言外之意,他们没成功都是偶然的客观因素,主观战绩还是很厉害的。

赵光义于是再问:“那我去打它,你觉得怎样?”

曹彬这才知道赵光义的真正目的,马上顺着皇帝意思往下说:“现在更加厉害,国家兵甲精锐,民心拥戴,现在去讨伐北汉,如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于是历经五个月谋划、亲征,北汉——这五代十国的最后一个割据政权终于被统一了。宋朝多了一块抵御契丹的屏障,多了一处养马之地。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5)

不管是坐享其成也好,还是另创基业也好,这毕竟是在赵光义手里统一的。

北汉已平,按原计划,赵光义东出娘子关、井陉,穿越太行山,进入河北,979年五月二十九日到达镇州,接着就要原路返回京城了。

可赵光义不走了,他要北上,他要拿下幽云十六州!

虽然北汉的战功让他有些飘飘然,但很快他从云端跌落下来。他清醒了,这不是他所追求的终点。因为无论是南方统一,还是北汉被灭,基本都是赵匡胤的既定战略,他只是在吃老本。而且朝中大臣说的确实是实话:“北汉就是鸡肋。如果打不下北汉,只能说明自己无能;打下了,也证明不了自己厉害。”把它作为丰功伟业,骗骗小老百姓还可以,大臣们和自己都心知肚明。

自己文治武功的落脚点应是幽云十六州!这块地盘被石敬瑭送出去几十年了,柴荣、赵匡胤都没能收复,尤其是赵匡胤只想着“存钱买幽云”。如果自己能够一举拿下它,那就远超哥哥了。

在这种建功立业的迫切渴望下,赵光义决定趁热打铁,开始了第一次北伐。

可读书不知打战难,临时起意仓促决策纸上谈兵容易,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深远谋划可就难了。

先是将士们难以适应。979年刚过完年就来打北汉了,长途跋涉,数月围攻,打得天昏地暗、粮草将尽、将士疲乏,差点都功亏一篑。按常理,该赏钱的赏钱,该升官的升官,犒劳一下饥渴的将士们,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样,才有下次出征嘛。不然白白地流汗流血、甚至牺牲,大家图的什么?可赵光义居然改变主意,他不行赏不班师,他要直取幽蓟!他这是在赌博,在追求与众不同!没人受得了!

而且,一战结束,将士们伤的伤、亡的亡,兵力、粮草都不足。怎么办?都要临时调配。

六月十三日,赵光义在镇州正式下令北伐。心中充满怨气的将士们只能踏上北取幽蓟的征途。

六天后,到达国界,随后契丹边关投降;沿途人民热烈欢迎王师,还敬献马匹;赵光义马不停蹄,昼夜兼程,于六月二十三日黎明时分,到达幽州城南,稍事休息。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6)

十天时间,没什么抵抗,就取下了岐沟关和涿州,幽州近在眼前。太顺利了。

顺利得让人怀疑契丹的战斗力。但赵光义丝毫不在意,他把顺利当成契丹的软弱。接下来,他没有先去消灭外围敌人,没有去抢占关隘,而是在幽州城外安营扎寨。

六月二十五日,攻城正式开始。

二十六日,赵光义继续督将攻城。晚上,乡兵四百余来降。

两天后,蓟县老乡们百余人牵牛载酒,过来犒军。

三十日,赵光义再次督将攻城,钻隧道与登城墙两种战法一起上,结果隧道被守军堵住,乘夜登城的人被守军抓住。当天进攻的两种方法都宣告失效。

七月初一、初二,史料未载,发生何事;

初三,顺州(今顺义)投降;

初四,赵光义继续督将攻城;

初五,蓟州投降;

初六,赵光义再次督将攻城。

顺利吗?顺利得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太顺利就是异常。这天终于有了异常。

契丹耶律沙率大军从西北的古北口杀到了。

赵光义见幽州难攻,大敌又至,马上率领部队进击,两军战于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耶律沙不敌,败退而走。

继续追!于是,赵光义像拿着鞭子一样,使劲催着部队前进。结果,从中午追到晚上,只追了十余里。宋军从镇州出发到现在不到一个月,中间急行军十余天,攻城十余天。一句话,大家太累了,也不愿意再干了。

在这种情况下,突然眼前一亮。是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率精锐从两侧小道出现了。契丹军每人手持两个火把,将天地照得一片通红。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7)

赵光义下令,停止追击,依托高粱河据守。

耶律沙调转回头,与宋军再战;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则左右夹击;幽州守军开门出战。

赵光义陷入包围。

随后便是他带伤逃命,消失的两天。

之前他纸上谈兵,觉得打战不过如此;看赵匡胤打战,觉得立功如此容易。现在看,天下哪有容易的事!

一想到赵匡胤,赵光义便羞愧难当。

叁 高粱河后遗症

赵光义在高粱河独自逃命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众位重臣、武将以为他跑得太慢,被契丹逮住了,所以,他们准备立随军的赵匡胤大儿子赵德昭为皇帝。

赵光义得知消息后,气急败坏道:“混蛋!他们不知道我跑得比谁都快吗?当我不存在、不听指挥啦?赶紧派人去告诉他们,叫他们班师!”

就这样,大军方知皇帝去向,终于赶来集中。

赵光义心中足够郁闷的。

想之前,从镇州出发去幽州的路上,简直是黄沙铺地、人民出迎、举城投降、竞相奔赴;看今天,回朝途中,将士们垂头丧气、阵容不齐、蓬头垢面、萎靡不振。

而自己,恐怕更加难堪。坐着驴车逃跑,身上受了多少外伤、内伤,只有自己知道。

这一切,是谁造成的?恐怕将士们都在看我的笑话吧?他们居然还要另立新君?他们集体拥戴赵德昭,是不是对我即位有不满?他们是在怀疑原本就应该由他来继位吗?

看我怎么收拾你们!也算是为此次败仗担责。

走了一路,他想了一路。

八月初,石守信因“督前军失律”调职,刘遇、史珪因“所部兵逗挠失律”分别由节度使降为观察使、由刺史降为行军司马。

之后十几天,没有动静了。兴许,他是在养伤吧,身体的伤、心灵的伤。

但将士们也有伤啊。太原一战,胜了没奖励;幽州一战,败了没说法。这样下去,今后谁还替你卖命?

没办法,大家找到赵德昭:“当初大伙可是拥立过你的!现在,你去为大家请示一下赏赐吧,手下士兵们不好安抚啊。”

赵德昭没有多想。或许,这是他对将士们的一个承诺,也是朝廷对将士们的一个信誉。

八月底,他找到赵光义说:“回来那么久了,请陛下赏赐将士们。”

赵光义火大得很:“个个不卖力,都打了败仗,还有脸要赏赐?!”

赵德昭:“北伐幽州虽然失败了,但是不能抹杀消灭北汉的功绩。”

赵光义心想,还来提北汉的事,当初打完我就没有封赏,拖到现在,你却来请赏,由你做好人,是想收买人心吗?想到这,赵光义再也忍不住,大怒道:“等你当了皇帝,再行赏赐也不晚!”

这就是把自己的疑心表露了:赵德昭,你们是盼着我早死吗?!

接下来的故事,匪夷所思或扑朔迷离:

赵德昭惶恐地回到王宫中,问左右:“你们谁带有刀?”

左右不敢接话,借口说:“宫中规矩,我们都不敢带刀。”

于是赵德昭跑到茶酒间,关上门,取出水果刀,自刎身亡。

时年28岁。

赵光义听说后,过去抱着他,大哭了一阵:“痴儿,你何以至此啊!”

因此,高粱河一战,宋军这边,牺牲的是赵光义的声誉,最终要的却是赵德昭的性命。

对于契丹来说,赵光义这一亲征,好似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契丹见赵光义如此窝囊,绝不放过任何报仇的机会。

休整了两个月,秋高马肥的季节,契丹从河北进军决意复仇,所幸前线将士改变了赵光义亲自授予的战法,取得了满城大捷。

次年,契丹大军从代州雁门关(即西陉关)入侵,所幸潘美、杨业击败来犯。但此战在宋史中连数量是“十万大军”还是“一万大军”都搞不清楚,在辽史中更是毫无记载。或许,这一切,都是为了赵光义,为了安抚他那颗不够强大、很是脆弱、容易受伤的心灵。他需要刺激,需要持续不断的胜利来冲淡高粱河的伤痕和阴影。而戍边武将们已习惯了报喜不报忧。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8)

980年十月初一,契丹皇帝厉兵秣马准备了一年,决定带兵亲征,从幽州南下雄州(瓦桥关)。赵光义被逼无奈只好亲征,却一直到十一月十七日才走到澶州。此时,契丹在边关大胜三场,凯旋而班师返回幽州。两天之后赵光义到达大名府,瓦桥关上报说:“契丹都逃了。”

赵光义摸摸还在“扑通扑通”乱跳的小心脏,言不由衷道:“好,敌人这是望风而逃啊。”契丹鞑子,你们怎么不等等我,连再见都不说一声!

赵光义还是挺高兴的,写诗说道,“一箭未施戎马遁,六军空恨阵云高”。十足的洋洋自得。而他心里明白,战局没有这么理想。

所幸,981年,契丹发生内乱,给赵光义一些时间喘口气。他那意气风发、图谋幽云的雄心壮志,就这样在两国的相互交战中开始消散。

肆 赵普的神助攻

边境不稳,必有内忧。

赵光义深知权力斗争的阴险狡诈,所以整天忧心忡忡,担心内患。他坦言:“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赵德昭的被拥立,给他带来了警示;赵德昭的死,更给他带来了启示。既然一时难以建立功业,那就更加需要在身份上加以正名。

高粱河的潘多拉魔盒一开启,赵光义重新笼罩在哥哥的阴影里。

981年三月,即赵德昭自杀一年半后,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赵德芳卒,时年23岁。

至此,赵匡胤的儿子全部死掉,赵光义再无赵匡胤一脉抢夺帝位的担忧。但是,更大的担忧随之而来。

朝内外大多知道“兄终弟及”的传言(或许这是赵光义当初刻意传播的言论),这也是赵光义能够登基的关键和群众基础,可有什么依据能够证明这点?如果不能证明,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又都无疾而终,这将造成多大的思想混乱?

另一方面,如果真的是“兄终弟及”,那之后难道是要赵光义传位弟弟赵光美?赵光美会不会也学自己,来个“烛影斧声”?

这种担忧随着赵德芳的死、赵光义的箭伤发作,再次扑面而来。

现在,赵光义迫切需要有人去跟他分担,为他谋划。

要为皇帝正名,要替他解决身份危机,要解决传承难题,资历、威望肯定要与皇帝齐名,权谋、智慧必须缺一不可!

赵光义不禁想起了以往的政敌——赵普。也只有他资历足够,也只有他能替自己干这些脏活累活。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9)

赵普,大宋的顶层设计者,也是赵光义曾经最大的政敌。

赵普出生河北,与赵匡胤相识极早,是他最早的幕僚,而且因为都是姓赵,又曾替赵匡胤照顾父亲,两人超越了上下关系。赵匡胤由此将赵普视为兄弟手足。

赵匡胤继位没多久,赵普便成了宰相,开启了总设计师之路。我们熟知的“杯酒释兵权”、“稍夺其权,制其钱财,收其精兵”削弱藩镇的计策、“先南后北”统一战略便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赵光义母亲还曾经让赵光义跟随赵普多学习,赵普的地位一直在赵光义其上且一直看他不惯。之后两人明争暗斗,终以赵普落败结束。

973年八月,赵普罢相,出京调任河阳三城节度使;九月,赵光义被封为晋王且位居宰相之上,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再往后,便是云遮雾罩的千古之谜——“烛影斧声”,赵匡胤突然驾崩,赵光义灵前继位。

赵光义登基以后,赵普节度使被罢,他没有怨恨,那在意料之中;北汉被灭人人有赏,唯独他没有,他也不在意。

而现在,赵普的处境很危险。亲人被害(或许这也是赵光义的一种谋略),他陷入了一种绝望的情绪中。只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方能体会那种无言的伤楚。

想当年,自己与赵匡胤一道,亲手创建这个帝国,并力保其稳定;谁成想,赵匡胤为了赵光义,调头对付自己;而赵光义即位以来,自己处境更加艰难,现在都要殃及家人乃至自身性命。

权力就如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挥洒自如,亦可让人寸步难行。人,要想改变自己的状况,必先转变自己的心态,适应这个社会!赵普必须出山了。

赵普深知赵光义急于解决的难题。虽然他内心很不情愿携手赵光义,很不愿意对付赵光美,但是,于公、于私,他都需要摒弃个人意愿,主动适应帝国现状,然后改变这种状况。

于公而言,赵匡胤的儿子都死了,必须承认赵光义的帝位,为他正名。赵普个人也希望保持自己亲手打造的帝国的稳定,维持该有的嫡子继承制度,真正终结兄终弟及的异常现象。

于私而言,失去权力太久的赵普,迫切需要改变自己及家庭的处境,他要让政敌付出代价。

981年九月,赵光义原来府邸的文人幕僚举报说:“秦王赵光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

告发的内容是赵光美“将会有阴谋”。这是一种宣传,一种造势,其实只是一个由头。

赵光义就此找到了赵普。双方如何交谈,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两个权谋大师,心有灵犀,无须多言,只要一个态度即可。

两人肯定敞开心扉,达成了一致。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10)

随后,赵光义返回宫中,按照赵普的指点,终于找到了杜太后遗言及赵普罢相时的上表。两件关键的东西,终于浮出水面了。

杜太后的遗言便是赵普所讲的这个故事:

961年六月,杜太后病重。赵匡胤悉心服侍,不离左右。这天,杜太后把赵普叫进来,当着赵普的面,问赵匡胤:“知道你为什么能够做皇帝吗?”

赵匡胤哭着,未做回答。

杜太后说:“我是大限将至,你哭也没有用,我问你的乃是大事。”

赵匡胤只好敷衍道:“我做皇帝都是因为祖上及您的恩德。”

杜太后笑道:“不对,那是因为柴荣传位给幼儿,如果后周有年富力强的皇帝,怎么会轮到你做皇帝呢?我这辈子生了五个儿子,大的和最小的都死了,剩下你们兄弟三个。现在,你35岁,光义23岁,光美也快14岁了。长大了,我都放心了。如果想不让外人得利,就定下规矩,你之后传位给两个弟弟。这就是社稷之福。”

杜太后知道赵匡胤孝顺,更是个兄友弟恭的好大哥。果然,赵匡胤没有拒绝,哭着答应了。

杜太后还叫赵普在纸上记下来,末尾署名“臣普记”。

见赵普记下了,杜太后要赵普出去宣光义、光美、德昭进来,告知他们。

赵普连忙阻止,说:“你放心,这事我们记下了。贸然向他们宣布,还怕他们有其它想法,不利于稳定。不如我把这盟约封入金匮之中,交由皇上找个口紧的人藏起来,等有需要的时候再公布。”

杜太后一听,觉得也有道理,就答应了。

史载为“金匮之盟”,亦是一桩迷案。随着杜太后去世、赵匡胤驾崩,知情者唯有赵普。

赵普被赵匡胤罢相时上表言道:“外人都以为我轻议、打击赵光义,实际上他忠孝两全,怎么能被离间呢?我这么做纯粹是因为杜太后的遗命。知臣者君,只有陛下你能明白我的心意。”

赵光义在宫中找到的便是这两样东西。这对他无异于神助攻。但随后,赵光义发现了太后遗言的致命诱惑和危害。它既是自己继位的法定依据,亦是今后传承的难题。

如何解决?赵光义的想法,可能是能够改掉遗言最好,让杜太后讲明白,赵匡胤传我就够了,别再往赵光美传下去!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11)

赵普直言:“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言外之意,遗言本就有错,但我不改遗言,只有这遗言能够证明以往我没做错;现在,我仍然坚持遗言有错、我没错!但,我会替你解决问题!

对赵光义而言,这不是最优选择,但是次优选择。有赵普为自己正名,遗言公布与否,就无所谓了;有他接下来替自己干脏活累活,足以稳固自己的统治。

赵普的出手如涓涓细流,不绝如缕,水到渠成。

伍 联手打扫政局

982年三月,开封城外的金明池及水心殿完工了。这是好事,今后朝廷既可以在池中练习水战,也可以供大家游玩。

赵光义龙心大悦,准备前往泛舟。但事情突然终止了。

因为据说有人举报,赵光美将趁机发动阴谋;如果不成功,他还留有后手,准备在府中诈病,等赵光义前来看望时再作乱。

首先,我们要知道,赵光美想在金明池偷袭,基本无成功可能;其次,如果成功无望,事情必定败露,赵光义再上当的可能性也基本为零;第三,即使赵光义上当,赵光美敢在府中弑君的胆量也基本为零。

不过,不在于事情真假,关键是需要一个由头。

赵光义摇摇头,苦笑一声说:“我是真不想公布这事,但事情既然发生了,我们总要直面真相,对不对?这样吧,就只是变动一下他的职务吧,免得大家瞎议论瞎猜测。”

于是,赵光美被罢开封尹,改任西京留守。

四月初一,赵光美正式离开开封、调往西京。曹彬为赵光美在金明池边的琼林苑饯行。或许,这就是特意的安排,不知此时此地的赵光美是何种心情。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12)

大树将倒,官场地震继续。

初四,罢左卫将军、枢密承旨陈从信;罢皇城使刘知信;罢弓箭库使惠延真;罢皇甫继明、罢范廷召、罢王荣。

这罢官名单里面,既有赵光义的幕僚,也有资深的将官。全部因为结交赵光美,或不明形势接受了赵光美的宴请,而被罢官贬职。

调离只是第一步,被罢、被贬的都只是小萝卜头。

四月初七,宰相卢多逊结交赵光美的事被爆。

赵光义大怒,下令将卢多逊贬官为兵部尚书;同时,逮捕多人,令翰林学士李昉、扈蒙等人审讯。

这一审讯,就审出了惊天大案!被逮捕的人都交代了哪些事?我们一个个看看:

卢多逊在中书的下属赵白曾多次受领导要求,将机密泄露给赵光美;去年九月,卢多逊还派赵白告诉赵光美,意思是,赵光义在高粱河受伤惨重,希望他早日归天,好尽心服侍赵光美;赵光美还有来有往,派了王府的阎密告诉卢多逊,说:“你所言极是,我也希望赵光义早点去死。”并赠送卢多逊弓箭。

这是最关键的一条罪状。赵光义是有箭伤并时常发作,但赵光美有否意图,是否确实,未知。但有人交代就可定论。

这已是谋逆大罪!其它的啰七八嗦的事都是附带的罪状,作用就是把案子办成铁案。

至此,赵光美、卢多逊等人图谋不轨,已是昭然若揭。

四月十五日,赵光义下诏百官议政。这是宣告天下并要百官表态的时候。

太子太师王溥率74人上奏,要求将大逆不道的赵光美及卢多逊诛杀,将赵白等人处斩。

第二天,赵光义为表明自己仁义,免除了赵光美和卢多逊的死罪,下诏:

卢多逊削官去爵,株连九族,带家属流放崖州(今海南三亚);赵光美回家反省、关禁闭;其他小吏,全斩!抄没家产!亲属流配海岛!

接下来,废除赵光美子女皇子皇女的称呼;西京那边的留守判官阎矩、前开封府的推官孙屿,管你辅助工作的时间长短,总之辅导效果不好,全部贬职!

赵普一出手,虽如涓涓细流,却势如雷霆,连根拔起。

至此,赵普恢复了自己的独相时代。

事情还未结束。

当年五月,赵普觉得赵光美留在西京,终究不便。

于是开封府知府李符会意上言说:“赵光美不诚心悔过,仍有怨气,不如将他调离更远的地方,以防有变。”

很快赵光美被贬为涪陵县公,迁往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安置。并再次专门任命知州、通判,严密监视赵光美。

赵光美外迁后,李符却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赵普怕事有泄密,再找了个理由,将李符贬职。

七月,赵光义将长子赵德崇封为卫王,次子赵德明封为广平郡王,并为同平章事。赵光义让两个儿子跟随赵普这个政治老手,好好学习政务。

但赵普的好日子也没有持续多久。

十月,赵光义为五个儿子全部改名,排行由“德”变为“元”字,以跟赵匡胤、赵光美儿子区别开来,并全部封王,全部加同平章事。

赵普则再次被罢相,出镇邓州(今河南邓县),远离中枢。

赵光义说:“赵普于国家有大功,与我又是布衣时结交,现在他老了,我怎么忍心让他劳累?只好选个好地方,让他好好休息。”

就这样,赵普的使命似乎已经完成了,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赵光义为赵普赐宴饯行,并赐诗一首。

赵普老泪纵横,说:“我当将这诗刻于石上,以后与我一起埋葬;今生我是再无机会报答陛下,来世再效犬马之劳!”

生离死别,闻者落泪!这是多和谐的一幕。

赵普,这位开国重臣,为了完成历史使命,凭借一人力挽狂澜,终于证明了兄终弟及的危害,保证了赵光义政权的稳定,同时为帝国权力的继承明确了制度。赵光义怎能容忍他继续呆在朝堂之上呢?

而属于赵光美的故事也很快结束了。

984年正月,赵光美抑郁而终,死于房州,时年37岁。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13)

赵光美

赵光义听说后,再次表现出自己的宽容,再次向大臣们证明自己的兄弟感情,而这种感情他总是要在亲人离世后方才体现。

他痛哭流涕地跟宰相们说:“赵光美从小刚愎自用,长大后更加凶恶,我只是念及兄弟之情而予以照顾,让他在房州反省,本来我已经想赦免他、准备重用他,没想到他这就离我而去,我痛伤奈何!”

如此伤心悲泣,感动左右。

哭完后,事办完了,戏也该收场了。

赵光义从容地对宰相们阐述了自己深藏心底的秘密:“实际上,赵光美的亲妈是我的乳母耿氏,他只是我同父异母的兄弟。后来耿氏嫁了赵氏,生下赵廷俊,因这层关系,所以我重用赵廷俊为军器库副使。没想到,他俩密谋造反,如果真的追究起来,赵光美罪不容诛!我比较宽容,只是让他去西京留守。而他却不思悔过,胆敢埋怨!我没办法,只好将他迁往房州,对赵廷俊我也没有重罚,只是贬官而已。我丝毫没有对不起他们,算是仁至义尽了!”

大家一听,全明白了。不过,李昉说了一句颇值得玩味的话。他说:“赵光美谋逆,天下皆知;而宫中的秘密,如果不是陛下你说给我们听,我们何从知晓!”

这一下,赵光美连亲生母亲都被人改了。生前事、身后名,都随风飘去、任人谈说了。

陆 最后徒劳的努力

赵光义运气不错。

小时候有个好哥哥,高粱河后又有个赵普;外患吧,982年九月,契丹皇帝耶律贤驾崩,两国冲突告一段落,边境三年无大战。

赵普的身份正名、契丹的暂时停手,再次给赵光义带来了对功业的渴望。

此时,赵光义既无燃眉之急,又无内政隐患,胸中那颗功业之心再次澎湃不已。

六年前的高粱河,是赵光义心中永远的痛,是他腿上经久不愈、年年发作的箭伤,是北宋开国精锐的耻辱之地。

不复此仇,难以顺心。

经过这几年的休养,军中也应该恢复了元气,该再次北伐了。

986年正月,赵光义调兵遣将,三路北伐契丹:

曹彬为、崔彦进、米信,率兵二十万从东面的雄州出发。此为东路大军。

田重进、袁继忠从定州领兵数万,经飞狐(今北口峪,位于河北张家口蔚县与保定涞源县交界)出关。此为中路大军。

二月十四日,再命潘美、杨业、王侁和刘文裕从雁门出兵。此为西路大军。

史称“雍熙北伐”。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14)

北宋大军一出兵,三线展开作战,进展还不错。

东路军形势大好:三月初五,进攻固安,破敌于城南,接下来攻克固安;而后又攻下新城(今保定市高碑店);之后打涿州有点惨烈,但相持不久,到三月十三日攻占涿州;接下来骑兵渡过涿河,打退来犯之敌,斩首千级。

中路军方面:三月初九,大军破敌于飞狐南,而后到达飞狐北,抢占数个营寨,俘虏契丹西南面招讨使大鹏翼;三月二十三日,飞狐举城投降;三月二十八日,灵丘举城投降。

西路军方面:大军从雁门出关,战一场,斩首五百;追到寰州(今山西朔州东),又斩首五百;三月十二日,寰州举城投降;随后,大军围攻朔州,又是举城投降;三月十九日,潘美再转攻应州,还是举城投降。

顺利吧?太顺利了!这让赵光义想起上次北伐,一样的顺利,他开始心有余悸,开始埋怨了:“不是叫曹彬‘持重缓行’吗?他怎么急行军似的?万一粮道被敌人断了呢?”

于是,曹彬在三月十三日攻取涿州后就命令部队待在这不动了,大家就只吃粮食不打战。

因为皇帝说要“持重缓行”,所以咱们不能整“兵贵神速”消灭敌人有生力量那一套。

大军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五六十公里外的幽州城,静静地看着萧太后亲征,静静地看着契丹不断调兵遣将;静静地等着中西路的消息,静静地等着赵光义的下一步通知。

一直从三月十三日等到四月初。

要命的是,当初北伐时,赵光义压根没有知会中书,导致筹粮、运粮等后勤供应没法保障,准备严重不足。再加上耶律休哥不断地采取削弱、疲敝的小部骚扰战术,赵光义所担忧的“粮道被断”,果然发生了。

曹彬大军的粮食被吃光了。后继无援。兵马已动,不能没粮。

四月初,曹彬当机立断,从涿州退兵,撤往雄州。

其实这算是回到战争的起点:主力留在雄州,能补充给养,充分牵制、吸引敌方主力,待择机决战;即使牵制不了,契丹主力西移,那么宋军就可以及时威慑并夺取幽州。

这就叫将错就错,错有错着。

但赵光义改变主意了,他要修改战略:“敌人主力都上前来了,怎么能撤兵筹粮?曹彬真是失策、失策!”

他急忙遣使命令曹彬:停止后撤,率军沿白沟河与米信会和,然后沿河待命,择机与中西路大军合兵,再与契丹决战。至于粮食嘛,朝廷会供应的。

曹彬大军只能调转方向,沿着白沟河前进。四月十五日左右,曹彬米信两路大军会师,然后渡过据马河。

大军这样没有方向地来回奔波、折腾了一个多星期,疲惫不堪。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15)

四月十六日,萧太后令耶律休哥等人严防死守,尤其是盯住水道,防止曹彬重新进入涿州。

此时的涿州由宋将卢斌防守,而耶律休哥率部驻守涿州南,南北列营六七里长。涿州守军就此被耶律休哥阻断,孤立无援。

十八日,孤立无援的卢斌率兵万人后撤,契丹收复涿州。

二十日,萧太后到达涿州东部五十里,亲临前线。

二十三日,契丹集结于涿州东部的固安,次日收复固安。

曹彬这边休息了几天的将士们开始发牢骚了:中西路大军的捷报不断传来,曹彬居然同意卢斌撤出涿州?本已收复的涿州、固安居然丢失了?手握重兵却只能在这干耗着?当初撤往雄州的举动会不会被追责?咱们不能落后,我们要立功!万一以后失败了,咱们丢城失地的责任由谁来负?

儒将曹彬已经失去主见了,制约不了下属。之前攻占涿州被赵光义埋怨,后撤雄州又被批评,现在还被下属部将所攻击。既然这样,干脆让他们自己做主!

在七嘴八舌之下,曹彬下令部队带上干粮,重新攻取涿州。

这正中敌人下怀,耶律休哥就在涿州前面等着。

耶律休哥采取的仍是老办法,就是趁宋军白天吃饭、晚上休息时,就出兵。骑兵来得快去得快,一阵冲击,宋军就会乱,落单的就没法活命;等宋军好不容易组织起来,骑兵又逃了。

每天整几次,搞得宋军首尾不能相顾,自救不暇,又寝食难安、饥渴难耐。

时间已经进入五月。就这样,炎炎夏日下,且行且战。渴了,只能找溪水;敌人骑兵来了,只好结成方阵,同时挖沟垒墙。

走了四天,才向前推进了百余里,慢慢地接近涿州。但粮食又快吃完了。

虽然涿州就近在眼前,但敌军主力准备充分,严阵以待,萧太后率领的大军虎视眈眈。自己这边,则是军士疲乏、饥渴难耐,所带的粮食又将吃光,后面运粮的数万挑夫还在岐沟关。

怎么办?退师吧。无可奈何之下,大军再次后撤,想回到边界线。

但大军一后撤,契丹反攻的时机就成熟了。

五月初三,天降大雨。

曹彬让老幼先撤,大军掩护在后。可大军来回折腾了一个月,仓促疲敝后撤,哪还有阵型?

而契丹这边,斗志昂扬,终于可以乘宋军溃乱,主动出击了。契丹的骑兵一路直追,到达岐沟关北。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16)

宋军的疲敝步兵,原来前进时很慢,现在面对暴风骤雨般的骑兵队伍的冲击,只能争先恐后的退却、逃离,正如一片落叶被秋风吹起,无法自主决定方向。根本无法抵挡,什么粮车、辎重都被拿来当作壁垒,可这能管什么用?

兵败如山倒。将士们四散溃退,人喊马嘶,曹彬与米信仅凭身边的几人几骑冲出重围。而后,他们再集齐剩余军队,准备乘着夜色,渡过据马河,然后宿营于易水之南。

但耶律休哥不让他们休息。他率领轻骑奋起直追,疯狂扫荡。苍茫夜色下,据马河边,铁蹄声声,寒光闪闪,惨叫连连。

宋军将士或溺死、或自相践踏,伤亡不可计数。曹彬率领数万残兵败将继续往易州逃去。逃到沙河(即易水,后汇入据马河),逃不动了,开始埋锅造饭。

他们忘记了耶律休哥在高粱河因何一战成名。正如当年追赵光义一样,这次,耶律休哥还是紧追不舍。他循着炊烟,率领骑兵,来到了沙河。

见耶律休哥如此阴魂不散,曹彬肯定想起了当年赵光义的逃离,立刻崩溃了。

接下来,完全是重复刚才据马河的逃命结局。半数宋军就此阵亡,沙河为之断流!

剩下这些活命的,没敢再休息,一路逃回宋朝境内的高阳关。路上又被契丹追着打,丢盔弃甲,死者数万。

总之一句话,据马河、沙河的大溃败中,宋军死伤大部,剩下的各自逃命。

这场岐沟关之败,更甚几年前的高粱河之败。二十万大军,大部阵亡,北伐主力及全国精锐消耗殆尽,二次北伐的失败就此注定!

赵光义和赵匡胤差几岁(巨大的心理阴影源自哥哥赵匡胤)(17)

五月初九,赵光义得到了岐沟关大败的消息。

朝廷已是一片凄风苦雨。国家遭此大难,基本把赵匡胤打下的部队基础毁于一旦,把建国二十多年的财政基础挥霍一空,把赵光义和所有军队将领的面子丢了个尽。

当此国难之际,谁能力挽狂澜?下一步何去何从?

赵普挺身而出。他深知,赵光义处境艰难。

他责无旁贷,他义不容辞。在赵光义尚未发出撤兵诏令时,他向赵光义递交《班师疏》。

《班师疏》言辞恳切,包含深情,富含谋略。大意是,马上秋季了,行军不利,建议班师;北伐准备不足、时机不对、偏听偏信,建议惩罚小人;要安定内部、孤立契丹,择机再举。

赵普的再造之恩不是第一次。赵光义不像哥哥那样久经阵战、谋定后动,既不懂用计,又不会选将,他等着的就是这个台阶。现在终于他可以超脱于战局之外,准确无误地甩锅了。

他在答复赵普的手诏中说:“我本来都部署好了的,结果将帅不遵照执行,尤其是曹彬率二十万大军出征,急于求成,后来又往回撤,来回劳苦,导致兵败,所以责任都在他们啊。”

对赵光义而言,雍熙北伐的失败就是彻底断了他开疆拓土的功业念头,断了他威望远超赵匡胤的念头,就此休战吧。

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使帝国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军事危机;它更是政治上的失败,个人心理上的失败。

赵光义希望以武功来提高威望、巩固政权的企图成为泡影,再加上当年赵匡胤之死留下的阴影,他面临着如履薄冰的危机。

这种危机不会动摇他的统治,但对心高气傲的他来说,大臣们质疑的眼神,他懂!所以,他更难忍受!他内心里残存的自卑时时发作。

这一辈子他都活在哥哥的阴影里。他千方百计想走出这个阴影,却发现越走越黑,越走越混乱。一统天下的豪情,早已化作英雄迟暮的伤感。

他功业未成而战火不断。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他仍然要忙于平乱、打战,他留给儿子赵恒的是一副烂摊子。

他日益年老而且箭伤不断发作,身体上、心灵上饱受北伐的折磨。

997年,赵光义终于崩于万岁殿,终年5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