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

李青老师写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如他所说,在这个城市活了四十多年,找一百个理由是随手的事儿。

2011年初夏,觉得好玩就在微博写。我懒,断断续续写了60个。在这个城市活了四十多年,找一百个理由是随手的事儿。140个字里的绍兴,我的绍兴。

——————————————————————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绍兴。

它再怎么着被那些王八蛋从河道纵横的绝对东方威尼斯拆分成极度迷你的威尼斯,从吴冠中画里的府山鸟瞰下的全部白墙黑瓦拆分成芝麻样的白墙黑瓦,可我还是爱它,它毕竟从很远的时间之河流淌过来,有古早笔墨气味和思想聚集,它弹丸且像把帖了英文标签的古琴,但总还是一把古琴。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2:莲花落。

一种十分草根的民间曲艺,俚语和日常场景的粗加工,幽默清口,绍兴话从头到底。莲花落艺人上台如不能让笑声此起彼伏就最好不要上台,款式不多的伴奏音乐又极美,与越剧珠联璧合,横扫绍兴中老年市场。周立波来绍兴,大家都觉得一般,因为这儿有比周立波更立波的莲花落。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4:书店。

当然不是新华书店和卖教科书的那些不是书店却写着书店的书店,是为1990年代中期新建路和鲁迅路的那些烈士式书店,红枫叶、越州、新空气、墨润堂、开元、孔乙己等一长溜啊。书店年代断层在2010年接上气,南方两家连锁、新青年三家连锁是新标杆,为绍兴地图描上了文气。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5:桥。

有桥意味着可以站得比平地高一点看风景,桥下肯定有河和微风。旧时的桥头是微博,是信息聚集地。绍兴的桥不是蔡国庆唱的北京的桥,是质朴的石板和智慧垒砌的桥。因为有桥,有车的人要下车,没车的人会慢走。它的两岸有柳树和炊烟,看上去就是慢慢的生活。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6:黄酒(1)。

刘洋说我,在这个黄酒岸边不湿鞋可惜了,那天他在咸亨酒店试了一下,就微醺。是的,我知道这种黄橙橙的液体是这座城市的血液,那落在桥头或巷子深处的酒馆,那戴着毡帽就着茴香豆咪酒的同乡,那做荤菜定要加点料酒的主妇们,你们是黄酒的官人和情人。绍兴,因黄酒而微醺。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7:周云蓬。

老周和绿妖说,每到一个城市他俩就打分,有山有水加十分,行道树好看十分,饭好吃加十分,酒好加十分,一个朋友加十分,两个加二十分,以此类推,绍兴得分很高,所以他住下了。由于老周已经成为绍兴业余文艺工作者,本市民间群众文艺活动就相当活跃,我也给绍兴加十分。

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2)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8:越剧。

这个到了上海才获得地位和影响力的剧种来自绍兴嵊州民间,那些贫穷的孩子从小走上了破烂的舞台,以方言官话加平湖调创造了全国第二大剧种。和京剧相比它懒洋洋,和昆曲相比它俗西西,但在本土,它完胜对手。越剧给电台创造了极佳收听率,也迎来众多客户,所以我爱它。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9:菜泡饭。

不像干菜肉、绍三鲜、臭豆腐那样有名;不像小馄饨、小笼包、生煎那样走上街头;更不像沈永和粉蒸肉、荣禄春麻酱拌面那样消失在远方。普通的就是青菜和饭煮透,加些高汤和猪油。考究的像个仪式,黑鱼虾仁,小菜切得细碎,米饭中有新鲜锅巴,添上油渣和猪油,那是极品啊。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0:环山路。

环山路是环府山的路,那是全绍兴最幽静的马路,谈恋爱,散步,发呆的理想地。那儿的梧桐是越城区最粗的梧桐,走一圈时间不长不短刚好一张唱片,沿路尚能忆起龙山张岱闻到绍饭油淋虾球看见仓桥直街青 石板和宝珠桥上的风景,还有城墙上的时间和那些无处不在的老年越剧。

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3)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1:黄酒(2)。

有人拿黄酒装兜里当它终生知己,有人当它是暖被子的爱人,有人当它完美恋人,有人当它热恋情人,像我这样与酒没缘分的也有几次和它上床,留下永久深刻记忆。后劲儿十足是绍兴人在餐桌上打败白酒和洋酒的秘密武器。高价太雕是忽悠外地人的,我们只喝简加饭。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2:绍兴。

因为它不叫嘉兴,并看不到嘉兴日报。(这条是赌气的,当天看不惯嘉兴某报某总的样,就揶揄了一番。)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3:小巷。

城市在变大,小巷就更小了,说羊肠都说大了,成鸭肠了。这里是邻居这个词汇传统涵义的遗产。每一根电线杆都粘着一撮小道消息,每一把屋前的小凳都坐着一段童年。青梅竹马容易在这里诞生,邻里间的吵架 是精彩的俚语戏文。而每一条小巷的名字,又是一个个旧生活的牌照。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4:梅雨。

它应该叫霉雨,说梅雨那是欲盖弥彰。一下下大半个月,把人都下出林黛玉了。这种雨的好处是让绍兴具有淅淅沥沥的说话声,让城凉爽,让沈园更哀怨,让东湖刨去了粗劣接近婉约,让兰亭更兰,让屋檐更屋檐,让睡眠安全而有质量。梅雨,最好住在能发霉的屋子里,那才是老生活。

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4)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5:绍兴话。

一种听上去很硬但充满香糕味的方言,绍兴籍文人都喜欢说绍兴官话而死不改悔不说普通话。绍兴人吵架是一场绍兴地方俚语中损人项目的星球大战,听要好的绍兴人聊天是看一场充满野草和鲜花的乡村电影。地道的绍兴话是幽默到底的文气市井腔调,那些高手绝对是周立波的平方。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6:台风。

台风的前端是可怕的,但台风的末梢是可以的。绍兴的台风在夏季热的前端来,用台风的末梢干掉高温,这样的风超越中央空调和全夏天的冰激凌。那些怒吼像吃饱了之后的一个懒腰,有点小刺激,增强了睡眠的有效性。台风,在绍兴它就是一口井水里降温的西瓜,让冰箱成为浮云。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7:霉干菜。

霉干菜和梅雨没有关系,是阳光照耀的的产物,它和猪八戒是绝配。在夏天和河虾组成汤的形态,在春天和汪刺鱼清蒸,在冬天它开始等待被晒,在秋天它的颜色渐深。有一种绍兴是霉干菜提供的解释,朴素内涵,无论贵贱。它就像民谣,本土扎根,是人民的味道。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8:干菜扣肉。

肉和干菜是可以谈恋爱的,并且可以天长地久地过一辈子。它俩不是孙海英和吕丽萍的那种关系,是乡村版的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那种婚姻。做干菜肉的方法很音乐:一层干菜一层肉,再一层干菜一层肉。如伟大的回旋曲。

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5)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9:四季。

不是四季酒店,是说一年四季分明。冬天比哈尔滨还冷,因为湿冷和没有暖气;夏天比正被越南占领的南沙部分地区还热,因为闷热虽临海但没有海风;春秋比较好,可以和全球最佳气候地区媲美。爱四季分明,不是爱衣柜里多花钱买的四季衣服,是爱你可以享受地球的各式冷暖。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20:府山。

从望海亭望下去是一幅吴冠中著名的作品,围着山一圈是大通学堂、西园、全绍兴最幽静的环山路、绍兴博物馆、宝珠桥、仓桥直街。张岱的家在山里,山里还有文种墓、摩崖石刻、飞翼楼、越王台和风雨亭。山中寺庙无人,清白泉清清白白,树木岑天,能把几米外的喧嚣扔得极远。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之21:大饼油条。

油条肯定不是肯德基或永和大王那种小资油条,大饼绝不是必胜客绚烂的大饼,是一种纯粹的带着年代气息的适合1984年前的味蕾,它配套青石板杨柳石桥小巷的场景。一套大饼油条6分加一两半粮票,肚子一上午不叫。新出炉的大饼油条的气味可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6)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22:台门。

台门是好几进的房子。原来一个台门一户人家,可能住着当年民国500强,走进走出的是旗袍张曼玉、师爷和周氏兄弟。后来500强被收编,住进赤脚医生、绍钢工人和国营粮店营业员,台门成72家房客。绍兴台门曾星罗棋布,那种内俭气质和建筑美学绝对秒杀当下土豪的假洋鬼子庄园。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23:绍剧。

绍兴Opera,类秦腔,高亢,尾音有黄酒的绵长,总体很摇滚,与婉约的越剧形成夫妻档。猴戏和鬼戏是拿手戏,六龄童并不是绍剧的全部,来自三大街杰出的底层演员才是民间绍剧的龙虎斗。绍剧给了绍兴铿锵,给了讲话细腻的江南一次烟喉的突破。在没绍剧什么事的时代,我怀念。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24:春天。

柳枝新绿像初到纽约的迪伦,小草似十八岁林青霞,雨下成林忆莲和自动雨伞。每一个窗口都是陆游,望出去都是剑南诗稿,层层叠叠,即便来了雾霾也是一首朦胧诗。风懒洋洋,小河是古琴的弦,乌篷船里,船夫一口黄酒一口笋炖肉。青石板更青,红酥手更红,春天的绍兴,很糯。

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7)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25:塔山。

塔山在市内偏南些,山上有座塔,原来的那座跟雷峰塔一样倒了,弄了个新的从延安路方向看像个剪影,很漂亮。山北是和畅堂的秋瑾故居,山南是花鸟市场和章学诚故居,一圈文气。听半张汪峰刚逛一圈,另半张留在伽蓝殿听完,那儿是文青和二青的聚集地,普青们则在山上看风景。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26:蕺山。

别称王家山,王義之的别墅在兰亭但家在山麓,和书法家同小区的是蔡校长元培,他俩还有个邻居叫刘宗周,刘师傅的书院在山上。山脚下很绍兴,直到咖啡馆书店酒吧餐厅驻扎替代老手工作坊和大饼油条店,这里有些像平江路了。如果府山是吴奇隆,塔山是陈志朋,蕺山就是苏有朋。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2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语文课本里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时候的鲁迅跑跑2分钟,走走大概5分钟。当年路叫都昌坊,据说尼克松要来绍兴拓宽成鲁迅路。课本里的文字已成五A级景区。老场景消失,新景观启动。谁的童年没背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个早字和高高的皂荚树。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28:沈园。

小园林,南宋风格,野趣,小葫芦池的瓢和残墙上的红酥手黄藤酒。当年陆游和唐婉住在附近,先恋爱后分散,多年后在此偶遇,伤感得像漫天雾霾。让都教授范冰冰来演这个票房会过十亿。有人在沈园弄相亲会,这基本不靠谱。特别提醒,隔壁沈园堂和沈园没关系,不是景点是足浴。

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8)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29:仓桥直街。

宝珠桥始鲁迅西路止,一条窄巷子,联合国给了保护奖,理由不光光把红旗路恢复成仓桥直街,主要是修旧如旧,居民没走,生活场景真实,更没弄成旅游小商店集散地。地道绍兴私房菜和游客饭店共存,台门生炉子和文青咖啡馆并排,橘红糕和韩国菜交叉。新旧绍兴,就在那儿。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30:八字桥。

最早的立交桥,晒腌菜晒被子加立体闲聊。站桥上,一会儿看云一会儿看船,发现看云时很近看船时很远。教堂在西边,尖顶高度被不远处的皇冠假日甩得远远,北面是另一座牛逼的广宁桥,南面为繁忙的东街。雨天桥上走过油纸伞,晴天是尼康咔嚓声。绍兴多桥,这样的只有一座。

有一搭没一搭地写到60条了。140个字。想过了,写完爱,接着写同样对象的不爱。哈哈。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31:东风剧院。

绍兴最早国营电影院之一,当年也演绍剧和越剧。新时期很辉煌,我童年一半电影在这里看。地处繁华地段,正对小江桥、大江桥和江湖萧山街,东边蔡元培故居,后改名孑民电影院是向校长致敬。2000年代转身演艺剧场,费翔叶佳修等都喊过:后面的朋友们你们好吗?我爱你们!

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9)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32:同心楼。

诸善弄和大街的交叉口,从家骑自行车2分钟。从不碰面的我,是同心楼启发了对面的好感。麻酱伴面美味极了,类似惠特尼. 休斯顿,或者民谣的特雷西.查普曼。小馄饨比斜对过的望江楼好一万倍,蛋丝小虾皮葱花的组合完爆全绍兴。在和女同学去河边坐坐的年代,我常去同心楼。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33:荣禄春。

油包超一流,芝麻豆沙和猪油成为一个包子的核心价值,是童年最美味的逛街小吃之一。隔壁新华书店的连环画、对面文具商店的乒乓球拍和荣禄春大油包组成孩提时代的三大轻音乐。冬天小笼包子热烈的蒸汽,夏天冰砖梅糕的冷气想象,荣禄春,具备了一家江南老字号的所有内涵。

爱绍兴的100个理由34:避塘。

许多城市“避风塘”是饭店,绍兴是地名,一个有古迁道和湖的地方,迁道上石板歪歪扭扭告诉世事沧桑。和镜湖湿地的妩媚相比,避塘像个老人,戴毡帽的科恩或者胡德夫,乡村质朴和民谣质感混合成最老派的绍兴风光。避塘的一边风平,另一边浪涌,像这个连飞机都找不到的时代。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35:上大路和下大路。

平行,中间隔一条河,上大路宽,下大路窄。东头都是大江桥,西头古越龙山的酒厂。上大路的屋子高,法国梧桐对冲;下大路可以闻到酒香,酒坛沿着北海桥一字排开,像安迪沃霍尔的先锋艺术。桥沟通两条路,1984年,一个少年,一会儿酒香一会儿法国梧桐,那就是我。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36:夏天。

对,它到过44度,令在绍兴的非洲人回家避暑。童年去大滩游泳好比去巴厘岛,西瓜扔到井里的自然凉度超越冰箱的工业感,知了一声声如张国荣的童年时,那小弄堂青石板闪着金光。全绍兴的蒲扇在纳凉,角落的虫鸣构成小夜曲,而台风驱走酷热带来睡眠安全主义。绍兴的夏,清爽。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37:秋天。

法国梧桐的叶子洒一地胡椒粉,鉴湖水自动酿成简加饭,天高云淡是碗亲切的干菜虾汤,湖蟹带领蟹黃占领每一顶餐桌。每座桥是一壶酒,每条河是一个秋波,那秋波不再是眼神而是秋天的菠菜,桂花香等于小饭店飘出的邓丽君。嗯,是的,绍兴的秋天是位米其林大厨,且从不加味精。

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0)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38:萧山街。

和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地萧山没关系,和芝麻桂圆荔枝批发有关系。西起小江桥东至梅园,蔡元培老家和王羲之故居隐藏头尾。满街店铺不小资,却讲述着底层生存。码头没有风云但有江湖,隐约弥漫70、80年代绍兴影子,场景有弄堂和台门以及沿河老屋构成。爱逛萧山街的都有情怀。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39:青菜油渣面。

肥猪肉熬油,熬啊熬,将穆铁柱熬成马云。油即白富美的猪油,渣即黑瘦瘪的油渣。油渣搁点糖或盐是两种粗糙吃法,青菜油渣面才是面世界的民谣。油渣的内涵被激发了,诚恳容貌,淳朴气味,质朴口感,诞生悠然缭绕的诗意境界。青菜作词,油渣作曲,这首歌由吃面人唱。

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1)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40:环城河。

政府网站比喻为项链,日报头版写着珍珠项链,我觉得它只是一条正常的河。河景楼盘升值中,文青去河边朗诵诗歌,广场舞和太极拳占领空地。新砌的城墙城门很郭富城,亭台楼阁啊萧亚轩,柳树草地呦张曼玉,河埠头六龄童,廊桥上旧对联。环城河,就是绍兴人自个画的一个圈。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41之一:茴香豆。

先生让孔乙己出名,孔乙己让它出名。从清末民初至80年代,绍兴用一口黄酒一粒茴香豆放慢时间,但看客气闷得像两个乒乓球削球手在比赛。茴香豆并非美食,煮豆子加茴香而已。今天,全绍兴的茴香豆都在鲁迅故里,土著不吃给游客。时代让茴香豆失去原意,变成一枚乡愁邮票。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41之二:茴香豆。乡愁

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2)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42:臭豆腐。

其实挺讨厌它,这东西应该不允许在户外油炸销售和边走边吃。我一直认为它是小吃界的杨臣刚或者郑源,受欢迎却徒有虚名。之所以成为理由是:那些有良心店家做出来的臭豆腐越来越像宋冬野,以及鲁迅路上某些弄堂里那些纯朴价格质朴口感惊爆气味的民间路子的臭豆腐很臭美。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43:兰亭序。

1660年前,王羲之去城外28里处兰亭乡间别墅组织派对。谢安孙绰支遁都来了,这41人海马老屁,吹牛聊天,最后坐到一条溪沟两边,看着由仆人在上游放下去晃晃悠悠飘来的酒杯,假装斯文喝酒,顺带炫耀自己分行的微博。最后,王羲之写了条长微博,名「兰亭序」,被转发至今。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44:东湖。

采石,采着采着就釆出了一个湖。不管采石匠们当年有意无意,样子是山水盆景的放大版。绍兴东湖,这个运河旁文武双全的女汉子陡峭俊朗,婉约抒情,拥有精雕细琢的文人雅风和天然的武打片场景。陶成章的陶社,陶公洞的诗句,乌篷船的穿梭。如果这里要搞音乐节,就搞摇滚的。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45:斜桥。

斜桥不斜,和别的桥比算小儿科,但它是著名萧山街江湖的重要节点。早年,桥东大饼油条店桥西酱园,一桥一河一路一埠。小孩桥下摸螺丝,大人桥上玩扑克,恋人倚斜桥看斜阳。桥在蔡元培老家和王羲之老宅的中间偏西,挺牛逼的。小时候的斜桥像野孩子,今天的斜桥像莫西子诗。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46:东街和西街。

高中最漂亮的女同学在西街,小学最铁的死党在东街。西街没拆,和嵇山路的交叉点是王羲之的戒珠寺;东街拆了一大半,留着八字桥一段。西街是赵牧阳,东街是羽泉。走西街像走1980年代,逛东街像逛实体淘宝。两条街平行相距3里路,如喧哗时代的理想和现实,永不相见。

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3)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47:雪。

绍兴下雪不是碰运气,它下,大到暴雪堵路,小到披萨上的一层芝士。下雪时,绍兴是刘德华,下完后成唐国强。过去的孩子在雪地里像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般打雪仗,今天的孩子呆在空调的屋子里玩诱人的iPad。雪,对绍兴而言是一次外遇,谨慎,心砰砰跳,是非主流恋情,讲究过程。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48:鲁迅路。

原来叫都昌坊,细细的巷子很戴望舒。先生成了旗帜,改叫鲁迅路,现在是鲁迅故里。游客汹涌澎湃,来绍兴必到处,全绍兴的梅干菜臭豆腐茴香豆都在这里,先生小说里的人物登上了店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本意境消失,转身成为西装阿Q。想念梧桐树和老台门构成的老路。

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4)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49:解放路。

绍兴的南京路,像一首转基因流行歌曲,叫它大街的都是老派绍兴原住民。由北向南,两边可以名人故居一日游:蔡元培周恩来秋瑾徐渭王阳明章学诚王羲之。这条路延长了好几倍,像是一首Remix版的小苹果。精华段节点有府山、塔山、轩亭口、大江桥、和畅堂。就是路名太难听。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50:墨池。

墨池是书圣故里的胸,如果去掉这口戒珠寺前王羲之洗笔的小池塘,西街这一带就变成大头照。墨池的水不墨,它其实是一口大大的井,居民在边上晒太阳,孩子们绕跑着玩耍,每天经过的人会熟视无睹,如赵牧阳,任他卖唱不给钱,上了电视才去惊讶。墨池有飘摇感,像个孤独老人。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51:雨。

绍兴的雨,青丝,看着弱,不撑伞的会淋成朦胧诗。女人在窗前看雨看成林忆莲,男人雨夜读禁书读成李承鹏。湖岸乌蓬孤独蓑衣横竖徐志摩,雨巷青石寂寥门槛左右戴望舒。雨中的告别更告别,重逢愈重逢。这雨,白天是中式宋词,夜晚如西洋夜曲,无雨不成江南,一下就下成钗头凤。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52:大江桥和小江桥。

解放路上的筷子兄弟,一座大一座小。以前它们是绍兴的中心,河流哗啦啦唱着李双江和郭兰英。等到唱费翔时城市巨变,大哥掐着要道折腾无数,小弟万幸留着原来的石桥模样,只是没人理会了,像赵本山。每当夜晚走过,好似听到大江桥对小江桥说:年轻人,不要熬夜。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53:弄堂。

一条弄堂,姚明;二条弄堂,陆游和唐婉;四条弄堂,披头士。弄堂是毛笔字里的竖横,一竖一横又一竖再一横,构成了传统绍兴的毛细血管。弄堂的四条屏是:夏天邰肇玫,秋天施碧梧,冬天施孝荣,春天叶佳修。弄口的旧茶馆,弄底的老虎灶,似序跋。白墙黑瓦台门紧闭,像默片。

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5)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54:青藤书屋。

明朝摇滚乐手徐渭的老屋,小院子有青藤像看上去很穷的民谣。主人生前狂野才华澎湃,笔墨文章类绍剧高腔或崔健呐喊。在民间他是明朝佐罗,有关他的故事最著名那个叫“都来看”,但爱唱小苹果的游客基本不来看。今天它被麦当劳和星巴克包围着,只好退到大乘弄独自幽静。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55:劳动路。

原来好像叫保佑桥河沿,被sb改成了sb路名。八十年代第一批个体户诞生于此,我买过牛仔裤和邓丽君。周恩来祖居在中段,隔壁是贺知章贺秘监祠,斜对面老汽配厂成餐饮集中营,梧桐树烦死来往的游客和尾气,不过旧绍兴气味依然存在,像树枝一样的弄堂和小巷给它呼吸和生命。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56:鱼栅。

绍兴是湖泊和河流的母亲,这些孩子蜿蜒动人。有水就有鱼,有鱼就有鱼栅。晨曦中鱼栅似柯蓝,晚霞间鱼栅很柴静。它在湖面画出文人小品:留白、简括、冷寂,顺带着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运动:碎裂、解析、重组。乌篷船上的渔民像王宝强,他们的媳妇是朱新建手里的翘屁股女人。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57:书法。

拿惯了iPhone,别说毛笔,圆珠笔都够呛。兰亭序诞生于此,绍兴人骄傲得不行。这儿练字的孩子比哪儿都多,对联自己写,玩曲水流觞雅致。住高层的沈定庵一万一尺,徐渭的狂草早无价。王羲之以来,书香写好字不丢人,寒门苦抄书为命运。这儿一块砖砸下,砸中十人有八个练过。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58:兰花。

银霞的《兰花草》流行和兰花定为市花差不多时间。浬渚兰农名气比国企浬渚铁矿大,但兰亭比兰农更大。王羲之弄了个别墅派对玩大了,兰亭序里的兰幽香穿越至今。兰的科目种类如室内乐,长得时而林徽音时而上官云珠时而章子怡,肯定不是LadyGaGa。兰是花木中的文艺女青年。

绍兴的一万个理由(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16)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59:安昌。

华东地区的水乡小镇千篇一律,像凤凰传奇所有的歌,但安昌例外。酱缸和乌蓬船,香肠旗帜般飘扬,宝麟酒店并不好吃,隔壁从不刷新的老茶馆才是精隧,墙斑驳,店招想起林家铺子,谢添演的掌柜,阿Q进出。一个拒绝改变的古镇才是古镇。饮烟是烧自家的饭,桥上走过谁家女?

爱绍兴的一百个理由60:吼山。

勾践在绍兴建都,和苏州打仗最后赢了。越王台是他的天安门,投醪河是喝庆功酒之处,而吼山是他养狗的地方,现在成名靠桃花。春天一到,山周围停车比较困难,在这里搞相亲交桃花运比沈园靠谱。吼山的奇石是东湖的缩小版,比羊山时髦。去过一两次,春和秋,像杨钰莹和毛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