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红颜知己孟小冬 京剧名伶孟小冬(1)

“不必提龙凤,还是论婚姻。你,貌美丽;你,性聪明。一见就倾心再见就钟情。你愿意,我带你进京城。我和你双双对对配龙凤,深宫上苑度晨昏。”

阳光暖而不媚,北京城内的梨花被风吹得一晃再晃,四散满城。胡同深处的一处梨园里,却是分外热闹。俊气的老生、秀美的旦角,乾旦坤生,颠倒阴阳,这唱腔与扮相当真是美极了。

一曲《游龙戏凤》唱罢,留得底下的看客意犹未尽:“须生之皇,旦角之王,王皇同场,当真是珠联璧合,赢得满堂彩啊。”

这里说的“须生之皇”,当指孟小冬;而“旦角之王”,便是梅兰芳了。

梅兰芳红颜知己孟小冬 京剧名伶孟小冬(2)

孟小冬擅长扮老气横秋的“须生”,梅兰芳擅长扮风姿婀娜的“旦角”,二人相得益彰、恰到好处的配合,被人称作是“前无古人之唱作”。。

彼时,尚且年少的孟小冬,万万没有料到,眼前这位婀娜至此的旦角与台下那位拍手称赞的看客,日后,竟成了她痴缠一生的两个男人。

01 年少成名风采绝代 孟梅成婚惺惺相惜

1907年12月,孟小冬出生上海。自小出身梨园世家,小小年纪的她,天资过人,也肯下苦功夫。九岁开蒙,十二岁登台。当时,年仅12岁的孟小冬便已在上海滩声名鹊起了。上海滩赞她“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

这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天才毫不费劲就能成功的故事。孟小冬确然是个天才,只是,她绝不满足于上海滩一方小小的天地。

梅兰芳红颜知己孟小冬 京剧名伶孟小冬(3)

于是,1925年,怀揣着憧憬的孟小冬离开了上海,来到了北京。北京城啊,古朴辉煌,多少人为之向往,又魂牵梦萦。

彼时,年方十八的孟小冬五官精致,眉目淡然,不卑不亢,好似一株空幽清远的兰花,带着南方女子特有的一股倔强与清冷,就这样只身闯到了北京城,也闯进了梅兰芳的生活。

梅兰芳和孟小冬,是在戏院的后台认识的。

梅兰芳红颜知己孟小冬 京剧名伶孟小冬(4)

一个是伶界大王,一个是坤伶须生泰斗;一个如日中天,一个光艳耀人,人人都称赞他们是旗鼓相当,亦是门当户对。在那么多人的撮合之下,梅兰芳与孟小冬惺惺相惜,越走越近,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只是,当时的梅兰芳已有两个妻子。大夫人王明华早年诞下一儿一女,双双夭折,自此身体孱弱,后来二夫人福芝芳为延续香火进了门。

对于当时的孟小冬来说,那些都不重要,她的一腔孤勇,都源于少女心中最赤诚热烈的喜欢,她只是深切地爱着眼前这个人,如此而已。

梅兰芳红颜知己孟小冬 京剧名伶孟小冬(5)

1927年,20岁的孟小冬与33岁的梅兰芳成了婚,就此告别舞台,归隐家庭。

若故事就此落幕,倒不失为一个平淡圆满的结局。只是生活哪能处处容易。才子与佳人的故事,总是事经坎坷。那柴米油盐的生活,本就与爱情有许多差别的。

02少年情谊终成灰 死生不复再相见

二人成婚之后,本也过着浓情蜜意的生活。只是梅兰芳的二夫人福芝芳一直对孟小冬心存嫉恨,不承认孟小冬的身份,一时之间孟小冬与梅家人关系颇为紧张。

导火线是一起枪杀案。某一日,梅家会客厅里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名唤王惟琛,是一名肄业的学生。他对孟小冬心仪已久,却无奈孟梅已为夫妻,因此怀恨在心,到梅宅寻衅。王惟琛到达梅家的时候,碰巧梅兰芳正在午休,代替梅兰芳出来招待客人的是梅兰芳的老友张汉举。王惟琛情绪激动,误杀了张汉举。

一时间,舆论把梅兰芳和孟小冬推向了高潮。流言蜚语之中,二人关系出现裂痕。

梅兰芳红颜知己孟小冬 京剧名伶孟小冬(6)

1930年,梅兰芳伯母逝世。孟小冬穿上孝服回家奔丧,却被福芝芳挡在门外,拒绝她进门,梅兰芳也在一旁劝她回去。

这一劝,当真叫孟小冬心灰意冷。

在那个年代里,穿上孝服,也代表着真正被婆家接纳。梅家将孟小冬拒之门外,她最深爱的丈夫却不相帮,可想而知,孟小冬内心有多绝望。

然而她是不肯低头的。因为她是幽兰,宁可抱香死。

梅兰芳红颜知己孟小冬 京剧名伶孟小冬(7)

孟小冬回到上海,在报上连登三天《重要启事》,宣布要与梅兰芳离婚:“冬当时年岁幼稚,事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人尽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其言,致名分顿失保障。毅然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短短一篇小字,道尽悲怆。

她离开时的决绝,一如她当年嫁给梅兰芳时的决绝。

这段爱情太短暂了,就好像水中花。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孟小冬要面对的,不仅是公众舆论的压力,更有婆家的重重阻挠。然而梅兰芳终究是怯懦了。他没有坚定地站在她的身边,护她周全。四年的婚姻生活将当初的爱情渐渐磨灭,如今,再剩不下什么了。

那曾经也是一个怀春的女孩儿,与丈夫浓情蜜意有时,缠绵缱绻有时。孟小冬的决绝,更像是一种自卫,对自己自尊心的最后保护。

梅兰芳后来恳求孟小冬复合,只是那时的孟小冬心意已定,决绝地只留下一句:“此生不再相见。”

曾经岁月皆成烟云。果然,而后他们各自人生的几十载里,风风雨雨,荣华名耀,至死,他们再未相遇。

梅兰芳红颜知己孟小冬 京剧名伶孟小冬(8)

03 再遇月笙重获温暖 终寻良缘觅得归宿

当年那一场令人拍手叫绝的戏里,台底下还有一个人,杜月笙。当年三十多岁的杜月笙,还没有什么名气,只是他爱听戏,更偏爱孟小冬。

如果说梅兰芳是孟小冬的白月光,在她情窦初开的年纪,给了她一份最纯真的心动,那么杜月笙就像一座大山,沉默不语,却给了她最坚实的依靠。

梅兰芳红颜知己孟小冬 京剧名伶孟小冬(9)

1947年,杜月笙六十大寿,彼时他已是威震上海滩的青帮大亨。他请来了孟小冬唱堂会。孟小冬在堂会上,一曲《搜孤救孤》,一声“娘子不必”,迷倒了多少人。

梅兰芳红颜知己孟小冬 京剧名伶孟小冬(10)

那场演出后,她陪在了杜月笙身边。这些年杜月笙对她的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她不是不懂的。杜月笙于她有恩,更有爱情。

1950年,缠满病榻许久的杜月笙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在家中办起了酒席,四十二岁的孟小冬再度成为新娘,而此时的杜月笙已经六十三岁。当杜月笙的所有儿女到孟小冬面前磕头,并叫一声“妈咪”时,孟小冬的心,百感交集。杜月笙给予她关心与温柔,更给了她渴望许久的归宿与名分。

梅兰芳红颜知己孟小冬 京剧名伶孟小冬(11)

只是终究,他们相遇得太晚了。

婚后一年,杜月笙病逝。孟小冬遵从丈夫的遗愿,就此告别了舞台。此后的二十六年,孟小冬洗尽铅华,一心钻研戏剧,教授弟子。1977年5月25日,一阵剧烈的哮喘之后,她突然昏迷过去,送至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至此,一代名伶孟小冬,告别了这个世界。

此时,距离梅兰芳逝世,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六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