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易水送别解读(出来混是要还的)(1)

让“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名动天下是他起草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据说武则天读檄文时,刚开始满不在乎地嬉笑,但越看越心惊,最后怒道“宰相安得失此人!”。虽然骆宾王文彩了得,但仕途落魄,薄宦沉沦。因此他牢骚满腹,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于易水送人一绝》就是在这种情绪下完成的。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日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的前两句讲叙了燕丹送别荆轲刺秦王场景,点出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荆轲深深的崇敬之情。后两句用对仗的形式从咏史自然过渡到抒怀,用昔日的壮别,来写今日送友人的壮别,倾吐了心底的抱负和苦闷,表现了彷徨无着、抑郁难伸的悲痛。

这首诗音节纡徐舒缓,读起来荡气回肠,冲破初唐宫体诗的樊篱,摆脱了委靡纤弱的诗风,艺术成就不容置疑!

诗是好诗,但骆宾王拿荆轲别燕丹的悲壮来类比,搞得自己也壮怀激烈,就有些可笑了。一是社会环境不同,诗人生活在经过“贞观之治”后的大唐盛世,而荆轲别燕丹,则是在燕国即将亡国之时,不可同日而语!二是人生在世,挫折在所难免,决不能遇到挫折就怨天犹人,不检讨自已,觉得社会不公,那样就会冲动犯错。诗人就是对现实不满,参加到李敬业的反叛中,最后落得自己不知所终!

所以,人要顺应潮流。否则就要有出来混是要还的自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