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在中国有非常漫长的使用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除非你穿越到西周之前,否则千万不能去做玻璃,因为做玻璃的是工匠,在士农工商身份序列里,做玻璃的人,社会地位比农民还低。

这里科普一个小知识,古人称天然形成的玻璃为“玻璃”,人工制作的玻璃为“琉璃”,古人把它们都看作是半宝石,这与现代定义的半宝石标准有很大区别。

唐代时期的琉璃珠子(自西周到隋唐南北朝都是重要的半宝石和奢饰品)(1)

天然玻璃即宝石——两汉

目前考古研究表明,从战国出土的琉璃珠,工艺已经相对成熟;而汉朝南越地区已大量存在琉璃器皿和琉璃饰品,玻璃已成为王公贵族们生活的常用品。

东汉时,炼丹房中频繁出现的“水精”和外国进口的“五色玉”,都是琉璃或玻璃的代称。

三国时期,广州刺史吕岱就曾向孙权进贡过不少琉璃制品,而且当时的玻璃已经有丰富的颜色,蓝、白、黄、红、绿都有,表明时人审美情趣的开放与时尚。

唐代时期的琉璃珠子(自西周到隋唐南北朝都是重要的半宝石和奢饰品)(2)

中国玻璃产业的崛起——三国两晋

在三国两晋时期,罗马的玻璃制作技术传入中国,大型的玻璃制品开始出现。除了碗盘等器皿以外,大型的落地玻璃屏风也出现在中国。

在孙亮(孙权的儿子)的皇宫里,就设置了又薄又透的大型落地琉璃屏风,把内殿和外殿隔开,但他可以从内殿看到外殿。孙亮命宫人在内殿里焚香,香气诱人,外殿却一点都闻不到。

满宠的孙子满奋,是西晋大臣,相传体态很肥,又很怕吹风。皇帝司马炎召见他时,非常体贴地让他坐在北面装有“玻璃窗”的位置。因为满奋没见过“玻璃窗”,不了解玻璃密不透风的特性,因此不愿意坐到窗口旁,被皇帝司马炎笑话他是“乡巴佬”。

同时,人造玻璃“琉璃”已经成为上流社会社交必备的奇珍异宝。

唐代时期的琉璃珠子(自西周到隋唐南北朝都是重要的半宝石和奢饰品)(3)

西晋时有个很清高的人叫崔洪,号称“嘴上不谈钱,手上不拿玉”。有一次到汝南王府作客时,其他宾客递给他一个装酒的琉璃杯,他认为这个杯子那么通透,一定是玉器,因此不肯接杯,认为手拿珍贵的玻璃有损德行。

唐代时期的琉璃珠子(自西周到隋唐南北朝都是重要的半宝石和奢饰品)(4)

西晋司马炎洗澡时盛澡豆(即古人用的“肥皂”,用豆子磨成细面后,添加多种香料做成的丸子)的盘子。就是用琉璃做的,东晋权臣王敦年轻时在司马炎的宫里见过,久久不忘。

司马炎一生爱琉璃,他自己可以用,却不乐意看到别人用。有一次临幸侄儿王济家时,看到仆人端上的果盘竟然是琉璃做的,看到侄儿如此穷奢极侈,一下子气得愤然离席。把皇帝气跑,一个琉璃碗就够了。

唐代时期的琉璃珠子(自西周到隋唐南北朝都是重要的半宝石和奢饰品)(5)

到了东晋时期,琉璃已经盛行于整个贵族阶层,其中罗马进口的红色琉璃最为珍贵,用吹管法塑形的地中海风格琉璃产品,一度风靡东晋上层。

东晋中期,还流行一种夹着金箔的琉璃饰品,被时人称作“金珠玑”,都是从罗马沿海运进口,全社会奢靡之风极盛。

玻璃珠宝地位的崩溃

南北朝以后,水晶作为一种纯洁、透明、结晶质的石英,被社会广泛接受,大量出产的水晶珠、水晶杯、水晶球开始取代玻璃和琉璃的地位。

同时,有机宝石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南北朝开始,中原底气从安南等地进贡大量玳瑁和砗磲。玳瑁,即海龟壳打磨而成的珠宝。砗磲,是一种用贝类动物砗磲的躯壳做成的珠宝,也是佛教七宝之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的鼎盛促使这些有机宝石得到社会自上而下的推广。

唐代时期的琉璃珠子(自西周到隋唐南北朝都是重要的半宝石和奢饰品)(6)

唐代时期的琉璃珠子(自西周到隋唐南北朝都是重要的半宝石和奢饰品)(7)

南北朝末期,由于南朝长期处于战乱状态,南方玻璃生产地区遭受战火的冲击而衰落,国产琉璃的生产中心开始从南朝转移到北朝,但北朝贵族阶层更喜欢从罗马地中海地区进口的高级玻璃器皿,从此国产玻璃的市场日渐萎缩,人才凋零,到了隋唐时候很多技术已经失传。

直到明朝郑和下西洋,中西文化交流以后,阿拉伯的玻璃制作技术重新传入中国,人造玻璃生产和销售又活跃起来,但作为宝石的价值,却大大下降了,但还是比银、铜稍贵。直至今天,玻璃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产品,早已脱离了珠宝的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