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平生做了滔天恶事,到头来幡然醒悟就可以立地成佛,看来佛教的根本不在修行,而在天分,佛祖也是看人来的。那些作恶多端的人是不可能幡然悔悟的,他遭受的是世人的憎恨排斥和自我内心的折磨,心境是清净不了的。鲁智深虽然酒后闹事,但清醒时所做的事都是因为正义,无需纠结,才恍然顿悟。

鲁智深圆寂的暗示(鲁智深听潮圆寂)(1)

能有大成者谁不是有天分的,顿悟而来。王阳明修文龙场一夜开悟,释迦牟尼菩提树下顿悟,悟就是一下子找到了万事万物的规律了,看透了各种循环。超然世外,超脱了,这当然要有悟性,悟性就是天分嘛。心性的本来!此时是你在看世人!世人就是什么样子! 我的心性的本来!不知是否和佛相同!但就此时而言绝不和你想通相同!难道我就能代表佛说这世界就是我看到的样子吗? 你认为的不能代表佛!更不能代表我去断定佛就是你说的那样子!

鲁智深圆寂的暗示(鲁智深听潮圆寂)(2)

鲁智深本性善良,对世间的东西执着得少。换句话说他受五欲六尘的污染少,保持了人的本性的纯真多。学佛就是要恢复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也就是接近于婴儿般的纯洁。一面镜子污垢越多越是照不清楚东西,镜子擦干净了,万事万物就照得清清楚楚。道理很简单,但做起来是真难。

鲁智深圆寂的暗示(鲁智深听潮圆寂)(3)

熟读水浒你会发现,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武松就是个正常人,别人把他兄长杀了,他为报仇把别人杀了,纵观一生基本上属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鲁智深从出场拳打镇关西,到最后坐地成佛,一直是为别人打抱不平,基本上属于甘于奉献的人。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都是为了帮弱者,反观武松,没成“行者”以前,都是为了报仇: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属于典型黑帮火拼抢地盘),后来成了“行者”—出家人,倒是在蜈蚣岭解救了一个被掳来的女子。

鲁智深圆寂的暗示(鲁智深听潮圆寂)(4)

大家悟得都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区别。问悟到什么没什么意义,回答悟到什么更是滑稽。文王望而不见者既是,悉达多树下三藐三菩提既是,老子所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既是,基督徒明心见性所皈依者I am既是,论说起来无穷无尽,所以滑稽无聊。如此说来,每个人生而为佛,婴儿都是率性而为,没有任何杂念。是生活和社会把婴儿教育成了人,人有七情六欲。而佛教就是再让人还原成婴儿的境界,如来时的样子。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怎么就不能顿悟成佛?佛与魔,本就是一体两面,一线之隔,所以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有时杀人就是为了救更多的人!一年有四季,春生,夏长,秋天便是万物肃杀的季节,因此若要有大成就,大智慧的人,都必须要有杀心,方可成大事!

鲁智深圆寂的暗示(鲁智深听潮圆寂)(5)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佛祖,神仙的实体存在。自人类历史宗教也是变化进化。到如今我们修行的就是自身,是理念,是思想境界都提升,自己顿悟自己的人生真谛就算是修成了正果。信教而企图获得福报必须先奉献后回得福报。

网上总有人叫嚣恶人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这不公平。可真的不公平吗?你见过几个恶人能放下屠刀的?由善入恶易,改邪归正难。让一个恶人改邪归正的难度丝毫不亚于一生行善。鲁智深是虚构人物,所以以此为案例,创造者本来就有目的,也是不净。大彻大悟之人应与自然为一体,不为人知晓。

鲁智深圆寂的暗示(鲁智深听潮圆寂)(6)

神魔一念间,魔是放下执念的开悟者,佛是放下执念的开悟者,无所求,才会所得!有所求便会无所得,如来者自来,善者自福,慧者自乐!现在出家是一种职业,古代出家是信仰,求解脱。现在要出家当和尚,要大学本科以上或者要有关系才行!寺院是宗教局和宗教协会的直属单位,属于事业单位!待遇好,工资高,五险一金,现在不是你想当和尚就能当的!

这本水浒传原著能帮我们了解鲁智深的故事,也不贵,大家读一读,看能不能也达到鲁智深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