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清明节相关的传统节日古诗 入东道路谢灵运(1)

与清明节相关的传统节日古诗 入东道路谢灵运(2)

【题解】

谢灵运(385-433),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会稽(浙江绍兴)人。

东晋、南朝宋时期著名诗人,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谢颜”。

出身太康谢氏家族,袭祖父谢玄爵位,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刘宋代晋,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务监、临川内史等职,不被重用。元嘉十年(433),被宋文帝以“叛逆”罪处死。

这首诗作于元嘉五年,诗人因与刘宋皇帝互生嫌隙,称病离京,去归故里。途中正值清明节,诗人以怀古表达避世心意。

整驾辞金门,命旅惟诘朝。

怀居顾归云,指途溯行飙。

属值清明节,荣华感和韶。

陵隰繁绿杞,墟囿粲红桃。

鷕鷕翚方雊,纤纤麦垂苗。

隐轸邑里密,缅邈江海辽。

满目皆古事,心赏贵所高。

鲁连谢千金,,延州权去朝。

行路既经见,愿言寄吟谣。

(录自《谢康乐诗注鲍参军诗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①金门:汉代宫门金马门,此处代指刘宋都城建康。

②命旅:启程。诘朝:清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杜预注:“诘朝,平旦”

③指途:指上路。

④荣华:繁花盛开,草木茂盛。《荀子·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

⑤陵隰(xí):山陵和湿地。

⑥墟囿:村落苑囿。

7鷕(yào):雉鸡的鸣叫声。翚(hui):长着五彩羽毛的山雉。雊(gòu):想鸡的鸣叫声。

⑧隐轸(zhěn):繁盛、富饶的样子。

⑨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末期齐国人,因其助赵破秦之围,平原君欲予封爵,鲁连拒之。

⑩延州:姓氏名,此处指代春秋吴王寿梦第四子吴季札。

吴王欲传位于他,辞而不受。《元和姓纂》:“吴季札封延陵、州来,称'延州来季子’,后裔有姓延州氏。”

【评析】

这首诗开篇承题,描述了清早赶路的情景。诗人准备好车马便离开京城上路了。

“怀居”句以天上行云流过与地上车马卷起风尘相对照,衬托怀乡归家的急切心情。“属值”句起,开始描写东归途中的风景。

正值清明时节,草木新生,蓬蓬勃勃,感受着和暖美丽的春光;山岭湿地杞柳葱绿,村落园圃桃花盛开;彩毛的山雉悲憾鸣叫,一束束麦苗伫立在田地里。

村落繁荣兴盛,江海辽阔遥远,诗人寓情于景,不吝笔墨描绘充满生机的大美春景,表达出内心重获自由的欣喜。

“满目皆古事,心赏贵所高”,此句说理,为下文称赞“鲁连”“延州”张本。诗人连用鲁仲连、吴季札之典表明观点:不被金钱、名位束缚的人,才是具有高贵品格之人。

同时,诗人也是借鲁连、延州表达自己辞官归隐的态度。

末句点明作这首诗的动机,以诗歌的方式寄托殷切思念。

整首诗有叙事、写景、说理、抒情,情感随着题材的转换而层层推进,正如王世贞《书谢灵运集后》所评,其诗“至秾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

【相关链接】

“春雨惊春清谷天”,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之称与这一天的物候有关。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清明风在农历三月,“此风属巽故,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国语》)。

古人将清明定于春分后十五日,《岁时广记》引《孝经纬》:“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

清明时节梧桐初华,“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天气转暖,雨水渐佳,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

唐之前,文献中关于清明的记载大多与农事有关,如东汉崔寒《四民月令》载有“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等。

,